從AI技術的發展反思對藝術領域的影響(投影片)
2025/04/15 15:37
瀏覽1,247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感謝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蔡佩桂所長的邀請,讓我這個對藝術略有愛好的理工人有機會藉由AI的技術發展來談對藝術領域的影響。雖然我個人目前沒有參與這方面的研究,但也是一直關心這方面的問題,並且希望藉由這次的演講做些整理。但已經有許多類似的文章了,我所能提供的也很片面,也請各位專家朋友不吝指教。
我的想法是先回顧過往2百多年來,藝術領域對於科技發展所回應的方式,整理出為何AI雖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卻也本質上干涉到藝術領域的兩個核心行為:「創作」與「欣賞」。這兩者是透過「作品形式」(感性)與圍繞作品的「詮釋文字」(理性)來發生交流關係。
但是AI的發展讓「作品形式」(特別是圖面與影像)與「詮釋文字」都可能被同時快速生成,就讓「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失去可信任的連結,有被AI虛假取代的可能。對此我目前並沒有甚麼更好的建議或想法來防範(著作權或創意挪用的問題後來一定會被規範,並非核心問題),但是希望藉由從AI技術面與藝術面多層次分析這些問題,或許可以將未來著力的重心更多在於如何讓創作者與欣賞者的連結更為緊密,提升互動的多元性與深度,讓「藝術作品不只是作品」,反而可以帶來更多難以分割的連結,也因此會不容易為AI單向的模仿,也並且在藝術教育與產業環境上有所改善。
畢竟AI自身完全不懂得「藝術品味」,他只能模仿類似的行為或文字語言,讓我們以為他懂得創作欣賞。在這虛假與真實之間,我相信有些人類彼此間的神祕連結,還是無法用數據所掌握。只是這需要我們更多的努力來證明。而這個對自身存在或意義的追尋,或許正是人類與AI不同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