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古亭】失婚的家庭 破碎的心靈
2025/06/24 11:54
瀏覽8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失婚的家庭 破碎的心靈

(/課輔老師 趙靜華)

突如其來的變故

于倩化名升上二年級時,家中經歷了一場變故。她的媽媽因一時糊塗,誤信朋友成了車手,被捕入獄服刑兩個月。雖然這段時間,家裡看似恢復平靜,但對于倩來說,這只是風暴前的寧靜。

寒假班開學第一天,我接到了一通來自鄰居阿嬤的電話。

「老師,今天寒假班還有名額可以報名嗎?在哪裡上課?上下課是幾點?要帶環保餐具跟午休的棉被嗎?」鄰居阿嬤焦急地問。

我立即回應:「還有名額喔!在富水里教室上課,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要帶環保餐具跟午休棉被喔!是誰想報名寒假班呢?」

「是于倩鄰居阿公在問啦!」

「是于倩要參加寒假班嗎?」我問。

「好的好的!歡迎她!」我立刻將這狀況回報給社工和主管。

無辜的孩子,被拋棄的恐懼

鄰居阿公,他跟于倩並沒有血緣關係,只是因為就近之故,出於善意的關心和協助。早上九點,他把于倩送來上課。我將于倩送進教室後,立刻詢問阿公發生了什麼事。

阿公眼眶泛紅,語帶鼻酸述說:「于倩媽媽交了新男友後,就住到男友家去了。某天,在完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她突然把于倩所有的衣服、褲子,以及上學的書籍通通打包好,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土城她爸爸家。」

結果,她爸爸又立刻將所有東西原封不動送回了鄰居阿公家,害得于倩當晚哭了一整夜。事實上,阿公也不清楚于倩爸媽是如何溝通的,他只是心疼無辜的孩子,不僅邊哭邊說,心中還充滿不捨。

信任裂痕 出現閃躲的行為

經歷了這場「被拋棄」的經歷,于倩在寒假班的性情,似乎開始出現了變化,她對人的信任感明顯降低,每天進教室不再像以前一樣,會主動叫我或打招呼,當我輕輕摸她的頭時,她會閃躲,不讓我摸。

過去,她每天總會跟我說上十幾次「小美老師我愛你」,現在這些話語也消聲匿跡了。當我主動想抱她時,她也會閃躲跑開。原本可愛活潑的小女孩,心靈是否受到了被父母親拋棄的傷害?這讓我非常心疼與擔憂!

監護權轉移與就學困境

經過社工與于倩父母的溝通,我們才了解,母親已經將于倩的監護權和戶籍都轉移給父親,這意味著于倩開學必須轉學到土城。社工也與台北、土城兩地的學校進行確認。然而,由於轉學程序上的時間問題,于倩一度面臨無校可讀的困境。

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是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解決,經過社工花了一周時間,與學校多方溝通協調,她最終能回到原來的古亭國小二年級,同時可以在原班級繼續就讀。但後續,似乎又遇到了另一個難題…

漫長的通勤之路

我深入了解後得知,早上爸爸騎摩托車載于倩到古亭上課。放學後,由阿公接送到據點,下課後,阿公再接于倩搭計程車,送她回土城。隨後他再搭計程車回台北。我下課後會幫忙叫計程車,這樣台北到土城往訪的計程車接送,持續了一週。

我總是找機會和于倩多聊一聊,想知道她在土城被照顧的情況。她說:「親阿公五十多歲了,但她沒見過阿嬤。阿祖的年紀更大,大概八十歲了。」

第二週,接送方式有了變化。早上仍由爸爸騎摩托車載她到古亭上課,放學後由阿公接到據點。據點下課後,改由于倩親阿公,從土城騎摩托車來台北據點接于倩回土城。

孩子的心聲 我不想轉學

大約三週以後,某日下課時,阿公來接于倩。于倩忽然吵鬧著跟親阿公說:「阿公,我三年級還要讀這邊的學校!」

親阿公回答:「不可以,三年級要轉回去土城,我們沒辦法這樣接來接去的。」

于倩一直吵著說:「我要讀這裡,我要讀這裡,我喜歡讀這裡!」

阿公無奈地說:「沒有人要送你來台北讀書,這樣太遠了!」

我趕緊打圓場說:「好好好,我們回家跟阿公好好商量。」

之後,我回報狀況給社工和主管:「于倩家裡應該有商量過,可能三年級會幫她轉回土城念書。」

最終轉學 只求孩子有個安身之處

一周之後,在無預警的情形下,于倩最終還是轉學了。畢竟,阿公每日土城、台北兩頭跑,這樣的奔波也太辛苦了。社工接到消息時,于倩已經轉走了。社工仍積極地幫忙打聽土城國小附近的課後照顧班,確保下課後有地方寫功課。

孩子不應該成為父母報復的工具,更不是失婚的籌碼。有些婚姻對象,雖然不是好的伴侶,卻可以是好的家長,只要願意對孩子負起責任,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依然可以好好成長。

最令人擔心的是,父母的離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造成難以抹滅的傷痛,特別是覺得自己不被父母所愛,甚至淪為燙手山芋似的,被互踢皮球,甚或拋棄不顧,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希望于倩在爸爸、阿公、阿祖的照顧下,能夠度過難關,享受到家庭的溫暖,健康快樂地長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