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關於“九二共識“的另類新思考
2022/09/04 12:09
瀏覽1,519
迴響3
推薦10
引用0
“九二共識”最近又因為曹興誠先生的一番話而引起討論。我也想在此抒發我的一些想法。我對曹先生關於九二共識的說法,既不完全贊成,也不完全反對。但是我想強調我這不是在和稀泥。在不同階段我有不同的想法,但想法並不含混,而是很明確的,而且我並不認為這裡面有什麼矛盾性。
雖然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並不是“九二共識”的創始人,卻是最強調、最堅持“九二共識”的一位國家領導。綠營執政,對“九二共識”棄之如蔽屣,理由是兩岸之間根本沒有共識,九二那時候也沒有確立什麼共識。所以,九二共識根本是假議題。
九二共識究竟有沒有共識?我認為是有的。雖然共識的內涵不是很清楚,但是並不等於完全沒有共識。我認為共識在於:彼此都願意承認兩岸之間有某種認同上的同一性,以及兩岸之間應該盡量維持和平關係。至於雙方對所謂九二共識的宣告,實質內容並不完全一致,這意味著同時還存在著非共識的部分。對此當然也值得討論,但是這不表示共識完全不存在。我們先就共識的部分稍作討論。
有人也會質疑說:這個共識是幾時形成的?是在九二會談的時候嗎?對此,可能沒有肯定的答案。共識的形成可能不是在九二會談的時候,而比較適合說是在兩岸領導人都在公開提出“九二共識”這個詞的期間(未必有確切的時間點)。
那麼,這算是有共識嗎?
否認九二共識的人,我認為太執著於形式,要問確切的共識條文、共識的簽訂程序...等問題。沒錯,如果是真正的條約簽訂,確實會講究這些。但是,這其實不是條約。而且,兩岸之間即使真簽訂了正式條約,那又如何?“香港五十年不變”,這應該是條約了吧?但是,現在怎麼樣?在結構有矛盾的前提下,條約幾乎必然是脆弱的。以一次大戰以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德國不就很快堂而皇之地毀棄了條約嗎?而英國不也就接受了毀棄條約的現實?兩岸之間當然也存在著基本的矛盾,所以想要依靠條約來解決問題,並不現實。
總之,條約不條約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實際對待態度,以及對維持態度的意願表示。
兩岸之間真正要講究的是雙方的對待態度,特別是願意和平相處與否的態度。互相承認九二共識,意味著的是彼此願意維持和平對待的態度。否認九二共識,則等於是否決了這種態度。而後面這種態度則明顯不利於維持兩岸和平。
當然,九二共識還涉及認同上的同一性。這在當前台灣也會引起極大爭議。有些人堅持他們不是中國人,不願意認同中國。或者,有些人未必不願意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如果表示認同,卻怕中共藉此獲得兩岸統一的正當性。其實,這裡提到的是兩種不同認同態度的人,不過,在不願意接受所謂九二共識這一點上,兩者卻有一致性。
我的想法是:台灣人本來就是”中國“人,認同中國,並沒有什麼不妥。”中華民國“的簡稱就是”中國“。”中華民國“的國民就是”中國“人。這本來其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有些人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這又另當別論。不過,我估計這種人並沒有那麼多。而且,這種態度更不現實。)
真正會引起部分台灣人疑慮的,是中共藉此獲得主張兩岸統一的正當性。對此,我認為,相對於激使中共直接對台灣進行武統,容許中共主張統一並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
面對中共主張統一,台灣的策略應該是:強調”和平“原則優先;以及為統一訂條件。譬如以中國大陸的民主化作為統一的必要前提條件。
如此,我認為台灣始終站在有理有節的立場。中共方面很難提出什麼異議。
這裡,還隱含著一個重要的考慮。那就是台灣若認同中國是容易得到廣大中國大陸民眾同情的;從而,台灣強調民主作為前提條件,也就比較容易得到他們的認可。而這對台灣的生存是非常有利的。
統一可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彼此還可以有許多的互動、對話。誰說一定不能導出較理想的長期性安頓方式呢?重要的是首先要能維持和平、乃至和諧的兩岸關係。而現在這種對峙局面,台灣能夠落到好處嗎?
綜上所述,我原本是希望”九二共識“能夠得到肯認的。我認為那是在兩岸矛盾關係下較有利的操作途徑。
話說回來,此刻我已經不再對九二共識抱持指望了,也不再覺得適合再提出九二共識這種說法了。簡單說,時機已經不適合。現在中共已經擺出了武統的姿態,之前九二共識對”和平“原則的強調,就已經失去意義。中共也不可能真地撤消武統的姿勢。和平,那本來就是訴諸雙方的主觀意願,本來就並不容易堅持。現在這個意願已經消失了。這時候,所謂”共識“就更不知所云了。
中共之所以對台灣擺出武統的姿勢,部分涉及中共的統一國家的意志,但也有相當部分是中美緊張對峙關係的結果。台灣作為美國防中、抗中的第一島鏈,捲進去以後就很難再擺出”和中“的姿態,而中共也基於戰略考慮,更急於拿下台灣。這裡面也許還有要維繫國際間威信的考慮。
總之,此刻兩岸雙方都很難再擺出一副願意和平對待對方的姿態。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和平原則的意義已經不再。這時候再要強調九二共識,就真是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了。
至於究竟是誰破壞了維持九二共識的可能,一則這個問題可能很複雜;再則,追究也已經沒有意義。
我以為,當中共比較自信的時候,兩岸和平比較可能維持。但是,當中共陷入窘迫處境時,兩岸和平就很難維持。而現在就是後面一種情況發生的時刻。所以,台灣處境也會陷入危境。只是,要拆除台灣的危境,主動權大體並不操之在我。
我相信,此刻的中共領導層會覺得自己幾乎已經瀕臨絕境。經濟下行,而且不知伊於胡底。疫情牽連出來的所謂”動態清零“讓人莫名其妙,但是,民眾顯然會非常反感。民眾反感卻依然要堅持,背後必然有其主觀上覺得不得不的理由。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為要控制民眾。而加強控制民眾會變得那麼必要,反映的恐怕是民心的極度不滿或背離。這是一種兩難之局。因為民心背離,所以必須加強控制;但是,加強控制的結果,民心就更背離。這本來就是專制體制的宿命。
就習大大本人來說,他可能已經和許多紅二代形成對立。他大概也極度沒有安全感。堅持連任,部分是為維護安全感的做法。當然,連任很可能也與對統一大業的承諾有關。究竟哪個才是主要理由,可能連他本人也無法清楚分辨。但是,統一大業因此被迫要急於完成,恐怕已經是事實。就此而言,現在中共擺出武統姿態,是不需要太歸咎於綠營執政及其對兩岸事務的作為的。
我以為,對中國而言,中共的角色已經到頂了,是應該要考慮退出中國的政治舞台了。至於怎麼樣才能漂亮地下台、和平的轉型,考驗的其實是中共高層的智慧。如果他們能夠做得好,歷史會給他們寫下讚歌的,就猶如台灣民眾對蔣經國總統那樣的歷史評價。
當前台灣當然不宜再去刺激中共,但是,加強自我防衛卻是必要的。至於加強自我防衛是不是也等於是在刺激中共,這是詮釋的問題。對此,我認為應該是藍營需要調整詮釋觀點。如果可能,也應該向中共方面解釋台灣的動作:努力自保並不等於攻擊或刺激。中共主觀地把台灣的自我防衛定義為某種侵犯或刺激,是過當的解釋。他們應該跳出自己來看自己,看見自己的滿身突刺的樣貌。能夠看見自己,才能夠開始思考自我調整。世界如此劍拔弩張,其實各自的主觀是要負起很大責任的。不是這樣嗎?
中國人中有很多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有上述的想法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 3樓. Taiga2022/09/07 08:47上大人:「施捨要不要?ECFA怎麼不反對了? 有飯就吃吧﹗」
上大人說得好!
版主的話很有意思,他說:「他們應該跳出自己來看自己,看見自己的滿身突刺的樣貌。能夠看見自己,才能夠開始思考自我調整。世界如此劍拔弩張,其實各自的主觀是要負起很大責任的。不是這樣嗎?」其實這段話對美國說更合適,貿易戰是美國掀起的,譬如說,孟晚舟是美國抓的,中國能一點反應都沒有,唾面自乾嗎?
版主又說:「現在中共擺出武統姿態,是不需要太歸咎於綠營執政及其對兩岸事務的作為的。」馬英九時代只不過才過去數年,版主就忘了馬和習曾在新加坡會面嗎?那時有「武統姿態」嗎?
「不需要太歸咎於綠營」,書呆子的話連蔡英文都聽不進去,蔡英文會想「老娘辛辛苦苦的捧美國的LP」,唯美國之命是從,你「不歸咎於我」,那不表示老娘的工都白做了嗎? - 2樓. 上大人-沒出息2022/09/05 00:09施捨要不要?
ECFA怎麼不反對了? 有飯就吃吧﹗ - 1樓. 狐禪2022/09/04 21:47同意彼此的不同意。這沒有共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