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楊振寧先生103歲辭世,各界紛紛致哀、悼念。他是二十世紀全球物理學的巨人之一,其對「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宇稱不守恆」異例與量子「楊-巴克斯特方程」(簡稱QYBE)的提出改變了人類對物理世界的理解。然而,當我們在讚頌他的學術成就之際,也有必要冷靜檢視他作為「知識菁英」在中國歷史與政治現實中的啟示意義。
楊振寧先生的學術成就足以名垂科學史冊,但在民族記憶與道德史上,他所留下的印象卻複雜而矛盾。
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卻不是一位敢於挑戰權力的思想者;他有深厚的「愛國情懷」,卻缺乏對自由與人權的激情。他的人生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知識菁英的光榮與侷限:聰明有餘,勇氣不足;才華耀眼,精神境界卻存在局限。
當全世界都在回顧楊振寧的成就時,我們或許也應該冷靜地問:他究竟為中國或華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他代表的不只是中國與華人走向現代科學的一步,也代表一種在專制與現實之間左右權衡的華人知識人格——一種聰明至極卻道德上猶疑的典型。
在中國文革動亂未歇的70年代初,他對中共的態度卻是高度肯定;在八九民運血腥鎮壓之後,他選擇了沉默。這不是出於無知,而是出於計算。楊先生懂得何時該遠離政治、何時可以「適度靠近」權力,這正是許多中國菁英長久以來的生存智慧——也是中國知識分子最深的傷口。
在那個被壓制的時代,許多人或許只能沉默,但楊振寧的沉默卻有著不同的意義、不同的象徵性的重量。因為他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被視為「國家良知」與「民族驕傲」的代表;而且,他也有說真話的較大空間(即使顧慮當時他在大陸的親友)。當他選擇不說話,那沉默就變成了一種默許;當他選擇肯定評價,那肯定就被體制拿去作為宣傳。
誠然,楊振寧長期旅居美國,也許不願捲入中國的政治漩渦;但當世界都在為天安門的血腥鎮壓而震驚時,作為中國最具象徵性的知識分子之一,他的沉默,無法不被視為一種道德上的失語。
我當然肯定楊先生在物理學上的巨大成就,也尊敬他為推動中國科學所做的努力。但在這個哀悼的時刻,我更想多談談另一面:他作為知識菁英與諾貝爾光環巨人對中國的擁抱心態與他所代表的一種菁英心態。
楊先生一生強調「愛國」,他確實也為中國帶回不少學術資源與精神鼓舞。然而,他對政治的態度卻讓我難以苟同。文革期間,他曾公開肯定中共的某些作法;八九天安門事件時,他選擇沉默。那不是單純的「不談政治」,而是一種對現實權力的順從,乃至屈意奉承。
對一個被寄望成為「國家良知」的知識分子來說,這樣的沉默或奉承,其實是無比沉重的。
若從人格與心理層面觀察,楊振寧的選擇並非偶然。他強調自己「愛國」,並確實為中國的科學教育與人才培育做出貢獻。但他選擇回國的時機極為謹慎──既避開了1949年建政初期的政治風暴,也迴避了1957年的反右運動與1966年的文革浩劫。他沒有在1949、1957或1966年回國。那時候的他,如果真的回去,很可能早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者。
他等到改革開放以後才回到中國長期居住,那時中國大陸的政治環境相對穩定,政治風險已經小得多,而他也有了極高的名望、地位與因此而生的保障。這當然是聰明的選擇,但也是一種「精緻利己」的體現。只是,他只讓自己閃避開可能的政治風險與壓力,卻未去爭取有利於更多人的自由發展空間的體制。他對中國的愛,表現方式可能是在潛意識利己的前提下的選擇。他以巨人之姿對中國的擁抱,可能讓不良制度更得以在中國延續、強化。
他與李政道之間的失和,雖然外人難辨其中是非,但終究透露出他對世俗名位的在意。從這點看,他其實很「中國」——愛面子、重地位、盼榮耀。他深陷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心理之中。這樣的性格,雖無損於他的科學才華,卻限制了他的人格高度。用我偏好的語彙來說,他被傳統中國「社會網絡」羈絆住了,包括他對自我生命意義的定位。這種人格結構,讓他難以超越世俗眼光,從而缺乏像愛因斯坦那樣的超然胸懷。楊振寧是科學的巨人,也可說是當代中國社會的國民楷模,卻不是人類精神的巨人。
楊先生早先曾表示希望中國二十年內能誕生諾貝爾獎得主,然而這個願望遲遲未能實現。屠呦呦女士的得獎固然是榮耀,但她的成就與楊振寧似乎無關;也很難說是楊先生推動中國科研體制改革的努力結果。而這或許正說明:當科學菁英缺乏思想自由與道德勇氣,再多的智力與技術也難以孕育真正的創新。問題可能不只是對科研制度本身的注重與改革,而更涉及中國知識菁英的可能深層局限:他們可能懂科技,甚至也懂管理、懂權力平衡,卻不懂如何反思體制;有時還成為不良體制的庇護者。而不良的體制,卻會限制許多可能的菁英的潛能開展;更甚者,還會製造出無窮的悲劇。
中國的問題不在於缺乏聰明人,而在於太多聰明人在面對權力時,甚至是面對不公義時,卻選擇沉默,甚至選擇奉承、膜拜。當菁英為專制背書,以維護自身地位,他們其實也在無意間幫助拖住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腳步。
楊先生也許正象徵了這樣一種「高智商者的困境」——他代表的是中國菁英的光榮與侷限:理性有餘,勇氣不足;聰明無比,卻缺少真正的自由靈魂。
真正偉大的科學家,往往同時具有哲人或宗教家的胸懷。愛因斯坦之所以令人敬重,不僅在於他的理論成就,更在於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懷與對權力的警覺。
楊振寧雖然聰明卓越,卻缺乏這種「超越社會眼光」的精神境界。他對權力的態度過於寬容,對體制的不公過於沉默。這樣的態度,使他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卻未能成為一位具有道德引領力的公共知識人。
中國不乏聰明的知識菁英,但許多菁英在歷史關頭選擇了沉默,甚至為體制背書。這樣的現象,不僅反映個人性格,更是文化結構的問題。
當一個社會的菁英階層與專制體制形成共生關係,知識就不再是推動文明進步的力量,而可能成為鞏固權力的工具。楊振寧的例子,恐怕就揭示了這種結構性的悲劇。
楊振寧的一生,提醒我們:知識與道德之間,存在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一個人可以擁有極高的智商、極強的學術造詣,卻仍可能在權力與良知之間選擇沉默。
今天的我們,也應該問自己:當我們看到不公與壓迫時,會不會也選擇「不談政治」?當權力壓制真相時,我們是否也覺得「保持中立」比較安全?沉默,有時看似中立,其實是對惡的默許。
真正的知識分子,要敢於面對真相、揭露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楊振寧先生的故事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只是他的侷限,更是我們整個文化對「聰明」的迷信與對「勇氣」的貧乏;愛國則既是一種精神安慰,卻也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面具。我們甚至因為愛國,而失去了應該有的批判意識。
願我們不只追求聰明,更能追求精神的高貴。因為一個民族的進步,主要不是靠最聰明的人,而是靠那些願意站出來說真話的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2樓. 貓靈子2025/10/24 18:05
給11樓:
其實版主身兼兩種特質,一種是大糊塗蛋,另一種則是政治上的投機客,這兩點源於他對西方民主票選制謬論的信仰,就貓爺的看法,民主票選制及其配套的西式民主思想,本質上適用於洗腦蠢蛋用的邪教思想,要談論真正的民主,重點有二:
(1)法治優先
政客要守法,民眾一樣要守法,王(掌握政權的政客)在法下,民一樣在法下,不遵守法律(規矩),任何發言都無意義.
(2)民享重於民治
搞政治的目的在於提升民眾的福祉,這才是政客這個行業的職責,至於在完成這個職責的同時,政客私下幹了那些狗屁倒灶的勾當?只要沒有被捉到違法的證據,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一個政客的施政不能替治下的民眾帶來福祉?這個失職的政客就該滾蛋.西方民主謬論一再強調民治(其實是資本民治),而忽略民享,真實的目的在創造資本民享以及政客爽,所以那套本質就是騙人的邪說.
版主實質上連這兩點都不懂,一直轉述西方無恥文人用於欺騙群眾用的騙術,本就坐實他是個大糊塗蛋.另外就國際政治對抗而言,近期中俄聯盟大佔上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節節敗退,聰明人都懂得要趨吉避凶(如T兄),甚至室改換門庭(這個不好說),版主硬要與趨勢對抗?就是不精之至也!至於他現在企圖由藍轉綠?也一樣室非常低能的政治判斷,綠營的核心是閩南籍漳州幫地主集團,這個集團十分排外,連同屬閩南籍的泉州系人士,甚至是客家籍(勞資祖上就是客籍地主)都會被排擠,一個七十餘歲的外省二代現在要搞政治投機,只差沒校掉勞資的大牙,這種政治判斷相當於在四一二事變(清黨)發生的當下主動參加共產黨以及1945年冬天(國民黨被驅逐來台)時,主動參加國民黨一樣,都是政治上的高危操作.
其實只要還有一丁點的頭腦,都曉得危邦不居,亂邦不入,除非你有恃無恐,尊駕的質疑,相當於提醒版主,別只會批評別人在路上沒穿衣服,卻忘了自己曾在大街上裸奔!
註:這年頭在道上做一個有格調的壞人,還是很難的.
- 11樓. !#@$%^&*()_+2025/10/23 14:22.
我也想知道,
這麼大義凜然的老年人,
年輕時候怎麼在蔣介石時代
還有蔣經國時代活下去啊?



- 10樓. Taiga2025/10/22 22:06版主:「但他選擇回國的時機極為謹慎──既避開了1949年建政初期的政治風暴,也迴避了1957年的反右運動與1966年的文革浩劫。」
楊振寧的元配夫人杜致禮是杜聿明的女兒,有這層關係,楊振寧怎敢在那個時間回國?你把他寫得好像政治小偷一樣,我從未看過像版主這樣窮極無聊的文人。 - 9樓. bill2025/10/22 10:598樓貓靈子這個五毛從十年前在天下縱橫談當副市長(市長YST現在完全沒消息大概已經死翹翹)開始千篇一律的中共宣傳八股,這些中共八股完全背離真實歷史卻不斷被五毛們拿來洗腦中國人民,適時是毛澤東死後中國經濟瀕臨崩潰更談不上打下工業化基礎,若非美國菁英階層及時同意中共與其勾結的請求則中共政權早已垮台,即使現在美國菁英階層想讓中共政權垮台也不難,先不提中共經濟主要靠美國菁英階層縱容其偷竊科技來維繫才能鞏固極權,只要美國駭客集團傾巢而出必能突破中共網路封鎖揭發共黨中國社會黑暗面(例如活摘嬰幼兒器官)和中共歷史謊言(三年大饑荒餓死數千萬人),再稍加散播民主人權理念點燃數十年人民對中共的積怨如星火燎原很快就能讓中共政權垮台,現在五毛們的宣傳早背離了真正的共產主義而是類似二戰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的極端保守民族主義法西斯,這種法西斯推演到最極端就是如同北韓的變相帝制復辟,說穿了五毛們宣傳一種最落伍最反動的奴才思想來對抗民主普世價值觀,民主社會裏頭任何一個心理正常的人都無法接受這種奴才思想,其實宣傳極端保守民族主義法西斯的五毛們背後的太子黨也快被習近平核心整肅完畢了,五毛們思想崩潰的日子很快就來了。
- 8樓. 貓靈子2025/10/21 20:21
版主的確是書讀不通-愚昧低能的書生,和一流水平的知識份子判若雲泥,說白一點,就是弱智!
真正的政治家或是參謀群,都是能理性判斷問題,正確分析所處時代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從清末民初到中共建政初期,中華民族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只有兩個,一個是財政(由於不斷向列強賠款-政府與民間都有金融枯竭的問題);另一個主要矛盾就是國防,國防能力不足,外敵隨時會入侵搶掠,不會跟你客氣,否則他們怎麼叫做帝國主義?
面對這個嚴峻的問題,國民黨與共產黨政兩個民國爭天下最主要的參與者,一個主張資本主義,一個則主張共產主義,而歷史證明-中國走資本主義這條路,一開始就是錯的,原因非常簡單,你資本不足,只能選擇依附某個帝國主義,從而導致自身的資本連同國運都會為這個帝國主義所操弄,而喪失對自身少量資本的控制權的後果,就是成為某帝國主義的尾巴國,不斷為其所吸血,從而鎖死中國國家發展的上限;至於中共的發展戰略,一開始就是正確的,採用的是為了復興中華而堅決衝擊兩大矛盾的主體戰略,先能保證國防,直接上馬重工業,走斯大林的發展模式,同時堅持財政上的自我積累和獨立自主,不惜採用最極端的方法(三反五反一直到文革)來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
在中共搞國防與建立財政自主的過程中,有兩批人是倒了血霉的,一者是公知,二者是黨內不願意合作的官僚(劉少奇系統,鄧小平則比較狡猾,有他自己的生存之道),根本原因是國家缺錢,而這兩夥人有錢,不願意交錢?那就納命與挨整吧!毛澤東勢力百戰而取天下的絕世梟雄,除掉幾個該死的笨蛋(擋了中國自立自強的財路),他不會在乎的.
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獲益者,就是楊振寧等理工技術專家,當然他們主要獲得的是名,而不是利,最多能在物質上能到少量特供而已.
有智慧的人才能明白,最符合中國利益的是完成工業化後的國富兵強,而非歐美傳媒用於欺騙蠢才用的自由民主和票選制的歪論.
- 7樓. 狐禪2025/10/21 19:38不同角度的偏見。知道了。
- 6樓. bill2025/10/21 19:20這篇文章是以居高臨下的道德態度批判楊振寧和類似他的中國知識菁英,以居高臨下的道德態度批判他人的前提是自己在道德上優於他人,版主自認在道德上優於楊振寧和類似他的中國知識菁英嗎?在道德上不優於他人的情況下也能批判他人,但不能以居高臨下的道德態度批判他人,只能以一般社會大眾的平均道德水平批判他人,例如一個強姦犯可以一般社會大眾的道德水平批判性騷擾犯雖然強姦罪責嚴重於性騷擾,但強姦犯沒資格譴責婚外情因為譴責婚外情屬於道德高調,同樣道理,我自認為不會為了利益屈意奉承中共或任何有權有勢者,但我雖反共卻無法做到冒著生命危險去對抗中共極權,所以我不會大唱道德高調要求別人效法文天祥史可法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為了維護台灣民主與來犯共軍決一死戰,我只能要求別人不要相信中共極權謊言而已,曾經寫文章要求大家為了維護台灣民主準備與來犯共軍決一死戰的版主認為自己能仿效文天祥史可法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嗎?
- 5樓. frank0606062025/10/21 17:28一堆敗類被起訴逃兵
我懇求讓我來當10天檢查官,我來抓至少一百位台大醫學院畢業生
還有白痴記者訪問顧××,問他意見
我賽
4樓. BD2025/10/21 17:13哈 哈 哈
李敖哩?被不要臉的蔣介石國民黨白色恐怖迫害在大牢裏蹲了多久?- 3樓. 亓官先生2025/10/21 17:03哈哈哈
教授也看不出來
柯文哲被强力迫害!
綠色也滿恐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