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事與冗員
報載,台北市柯市長說:政府如果取消冗事,公務員裁掉四分之一,都沒問題(註一)。但什麼叫「冗事」?誰是「冗員」?恐怕柯市長也難以認清。
柯市長號稱「政治素人」,他對政府所為何事?公務員角色如何?即使主政一年,還停留在先入為主的觀念。一般人對政府的印象,總覺得盡作一些「等因奉此」的事,對國計民生裨益有限;至於公務員,無非整日「喝茶看報」,只領錢不作事;尤其是,曾遭政府處分或申訴不能要領時,往往成為「反政府、醜化公務員」的急先鋒。這種現象,在某些媒體的刻意操作下,於今尤烈。
政府為什麼會有許多冗事,其實與「眾人之事」有關,即以「用錢」為例,業界只要老闆信得過,如何調度?怎麼挪用?不會有疑義。政府每一筆經費都要有預算,而且買油的錢不能買醋(註二);用錢過程中,還要符合法令規定,簽辦(會辦)程序一個也不能少,最後還要經得起檢驗,讓監察機關確認用錢沒問題。這麼複雜的過程,不可能會有效率,如果廢掉所有綁手綁腳的法令,大家憑良心作事,那就不會有冗事,問題是:大家信得過嗎?
至於「冗員」,學術界稱為之「無效人力」。無效人力的產生,大都歸責於:能力不足、適應不良、個性孤癖,以及缺乏工作熱忱...等。這種無效人力充斥於各行各業,只是公務員受法律保障,比較容易產生「冗員」;尤其,當政黨輪替之後,某些人無法獲得新政黨的信任,又依法不能免職,只好予以「冰涷」,以至於終日無所事事、坐領乾薪。職是之故,若要減少「冗員」,必須建立制度,只要「冰涷」一段時間,若無法調任新職,即須辦理退休或資遣。
有人認為:柯市長是冗事的製造者。(註三)此言不假,他自稱新手上路,常做錯事,只好重來一次,無形中製造許多「冗事」;特別是,他遇到問題時,常以「這個要想一想」、「我們來研究一下」等回復。殊不知每一件「想想」、「研究」的事,要耗用多少時間及人力,其結果又多半白忙一場。所以,有人戲謔:把柯市長換掉,就可以化解冗事,也不會創造冗員。
有道是:民主就是自作自受的事。既然大家把柯P選出來當市長,只好忍受他每天在媒體講一些無厘頭的話,除可增加茶餘飯後的話題外,台北市是不會有進步的。
註一:參閱http://udn.com/news/story/6656/1390631
註二:參閱【買油的錢不能買醋】乙文。
註三:參閱http://times.hinet.net/news/16789347
- 1樓. 唉!下次不會投他了。2016/01/05 12:54
上任滿周年 柯文哲:現在才開始準備當市長
2016年01月04日 08:32中時電子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上午接受廣播主持人周玉蔻專訪,談到就任滿周年,是否滿意施政團隊?他說,沒有什麼滿意不滿意,最主要是一開始和這些人不熟,他像在當股長、科長,「現在才要開始準備當市長而已」。
本人在【還缺有用的人】乙文。(http://blog.udn.com/chhsia1113/38199678)提及:柯P上任至今,正好滿一年,看不出有什麼成績。身為台北市民只覺得他好像是一位「搞笑節目的主持人」,每天面對媒體說一些「無厘頭」的話,只可以添加閒聊話題,不能改變什麼。由此觀之,嫁錯人可以離婚收場,選錯人還真無可奈何?這就是「台式民主」的悲哀!
夏老師 於 2016/01/05 19:0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