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月下旬,赴英國旅遊十多天,從倫敦希斯洛機場(Heathrow)入境,往北至劍橋大學、約克(York)、愛丁堡(Edinburgh),再到蘇格蘭高地的因佛尼斯(Inverness),沿蘇格蘭知名的景觀公路A82,經尼斯湖(Loch Ness)、威廉堡(Fort William),轉向往南,到格拉斯哥(Glasgow),再經湖光山色秀麗嫵媚的溫德米爾湖區(Windermere)、利物浦(Liverpool),走訪莎翁故鄉的史特拉特福(Stratford)、神秘的巨石群(Stonehenge)、牛津大學,再回到倫敦;繞了一大圈,才剛抖落一身征塵,想想上一次去英國,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其中兩次是過境,只在機場轉機,只有一次有出海關,真正踏上英國的土地,但也只有一天不到時間,能在倫敦走馬看花逛一下,這次旅程相對長很多,也看了較多,自是能多一些觀察與體會。
如果要選英國人最喜歡的顏色,無疑我會投紅色一票。在英國太多地方可以看到火豔的紅色了,倫敦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的紅色雙層公車,是很多遊客對倫敦第一印象,各城市的觀光巴士90%是紅色的,國王或女王居所的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身穿艷紅上衣的衛隊,是遊客腦海中難忘的記憶;英國人甚喜愛足球,足球實力世界名列前茅,英格蘭的利物浦及曼聯(Manchester United)隊的代表色是紅色,被稱為紅軍(The Reds) ; 另外皇家郵政的郵車、郵筒也是紅色,此外雖然有了手機,公共電話已經很少人用,但街頭的紅色電話亭,像刻意保留當裝置藝術,仍然有不少,還有大街角落的警用巡邏亭,加上地下鐵,及公車候車亭的圓形紅色標示,再加上部分城市,如牛津的紅色市徽,選用紅色當識別標誌的公家單位,相對在英國多很多。
另外公家或個人建築的室內裝潢、商店外裝、建築外牆,英國人也愛用紅色,像蘇格蘭民族象徵-愛丁堡城堡的大廳室內牆壁,是整片悠悠的紅,保存皇冠寶劍等蘇格蘭國寶,不准拍照的展覽廳也是;白金漢宮The State Room 的招牌,史特拉特福莎士比亞紀念館的裝飾,皇家歌劇院紀念品店招牌,曾在哈利波特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愛丁堡大學地下道標語,也都是用大紅色;另外哈利波特作者,最近老愛對台灣女拳擊手說三道四的羅琳(J.K.Rowling),其未成名前常去寫稿,位在愛丁堡的咖啡廳the elephant house,全部店面漆成很顯眼的大紅色,此行中也在倫敦、牛津、約克都看到有類似外裝的店面;紅色是華人傳統的喜慶色,但用成商店外觀主色,則幾乎不曾見。
雖然美國共和黨的代表色也是紅色,但紅色通常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左派等的象徵,像紅色中國,紅色蘇聯等;本文標題的紅色的英國,則僅就其紅色的表面意義,並無其他任何影射的意涵。
顏色是識別標誌的重要元素,占有不小的視覺效果,假如我們想像將IBM的藍色商標被換成紅色,或是將可口可樂的紅底白字商標換成黑底黃字,一定很令人突兀;國內職業棒球,各隊的識別顏色紅、黃、綠、紫、淺藍也不同,比賽時常見各隊球迷手持捲成圓筒狀各色紙棒,配合同顏色的旗幟一齊揮舞,旗鼓相當時,更見旗海飄揚,情緒高亢,假如有人拿錯紙棒或旗子的顏色,一定會被當成另類或遭白眼。同樣的政黨亦是如此,美國的紅、藍兩色,台灣的藍、綠、白色、涇渭分明。
心理學的研究,顏色的喜好,多少代表一個人的個性,城市或國家最多人喜好的顏色,也應多少代表一個城市或國家的個性;紅色代表熱情奔放,到處有著紅色的英國,似也應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國度;但在世人的印象中,英國人拘謹而保守的,在深色燕尾服的襯托下,英國紳士是人們口中保守冷漠的象徵,但從另一角度看,英國過去數十年也曾引領世界潮流,像披頭四、迷妳裙、龐克族等前衛風潮,就是由英國吹起,時而新潮,時而保守。似如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一書中,英國最具爭議性作家之一的勞倫斯(D.H.Lawrence)筆下,外表冷漠,其實內心熱情的伯爵夫人,英國的個性似也和倫敦有名的霧一樣,令人有些撲朔迷離。
▲▼倫敦的紅色雙層公車,是很多人對倫敦的第一印象,照片是國會大廈旁的大橋路(上,Bridge Street),及大喬治路(下,Great George Street)上成排的紅色雙層公車。
▲▼行駛在倫敦小街道的紅色雙層公車。
▲▼牛津(上,Oxford),約克鎮(下,York)及愛丁堡(下下,Edinburgh)的紅色雙層觀光巴士,這點英國並無特別,全世界約80%是紅色。
▲▼穿著傳統鮮豔紅色上衣、黑色滾紅邊長褲的制服,剛值勤完(上,摘自Wikipedia),及正在值勤(下)的白金漢宮御林軍。
▲▼倫敦大眾運輸系統的地下鐵及公車,也是以紅色圓形環為標誌,照片分別是地鐵倫敦橋站(上,London Bridge Station)及河堤站(下,Embankment),兩站都在泰晤士河附近,和公車候車亭的站牌標誌(下下)。
▲▼英國的電話亭是紅色外觀,手機普及後,公共電話亭幾乎已失去其原有功能,部分變成街頭的裝置藝術品,照片是倫敦科芬園(上,Covent Garden),愛丁堡城堡(下,Edinburgh Castle),及倫敦一不知名街道轉角(下下)的公共電話亭。
▲牛津的市徽,大紅的牛,此市徽很充分表達Oxford一字為牛渡河處的意涵,附帶一提,中文牛津翻譯得相當好,翻譯三原則信、達、雅都兼顧了。
▲英國的郵車、郵筒也是紅色,照片是蘇格蘭高地西部,人口一萬左右的小鎮,威廉堡(Fort William)的一個郵筒。
▲格拉斯哥(Glasgow)一處紅色的警察巡邏亭,格拉斯哥是蘇格蘭最大城市,全英國第三,都會區人口近200萬。
▲▼英國甚喜歡以紅色為裝潢的主色,照片是愛丁堡城堡的大廳(上,Great Hall),該大廳於1513年啟用;及位在史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亞紀念館內裝(下)。
▲英國人也喜歡以紅色為招牌的底色,照片包括白金漢宮The State Room(上左),國立歌劇院紀念品店(上右),曾在哈利波特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愛丁堡大學地下道標語(下右),及牛津大學最大的基督學院大門標示(下左)。
▲▼紅色是華人的喜慶色,但幾乎沒見過全部外觀漆成紅色的店家,但英國各地卻都可見全部或大部分漆成紅色的店家,雖然也並不是很多。照片是愛丁堡的象屋(上,the elephant house),是家咖啡廳,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當初就是在這裡開始寫這本小說;及牛津愛麗絲的店(下,Alice’s Shop),現在賣售愛麗絲相關商品,是童書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一書的原型地。
▲約克市最古老的肉舖街(The Shambles)上一家賣甜點的店家,外觀也是漆成全紅色;約克市位在英格蘭北部。
▲英國有不少咖啡紅外牆的房子,咖啡紅也可算紅色系列。照片是倫敦的諾維羅劇院(Novello Theatre),此劇院以演出媽媽咪呀(Mamma Mia)歌劇著名,位在奧德維奇街(Aldwych),購物區科芬園(Covent Garden)附近。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黃 發2024/08/24 19:28感謝崇銘兄,紅色の英國旅記,內容圖文精彩の分享。
日前,提到台灣嘉義阿里山森林鐵路與瑞士布里恩茲~羅特峰登山鐵道,
締結姉妹鐵道外,此外,阿里山林鐵更早於1968年1月與日本靜岡縣大井川鐵道
及2010年4月與日本北陸富山縣黑部峽谷鐵道締結姉妹鐵道。
此三張寫真供參考,詳細內容個人FB首頁可供參考可。
敬祝 健康 快樂
謝謝永發兄資訊。
我今年五月曾去黑部立山,對黑部峽谷鐵道的背景略知一二,其最初目的是為運送黑部川水壩建造時的建材及員工用,軌距762公分,跟阿里山鐵道,及台糖的五分車鐵道的軌距一樣;黑部水壩完成後,1971年劃歸黑部峽谷鐵道管理及營運。 Charles Lin 於 2024/08/25 16:15回覆Charles Lin 於 2024/08/25 16:20回覆 - 3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4/08/22 05:40
人總是愛其所愛,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作者是慧眼獨具吧!
總之,在倫敦市內,除了特定的廣場和公園可見到具有紀念性的雕塑人物之外,另外,在車站、碼頭、商場,甚至在建築物內及街頭的一個轉角處,都會不經意的發現雕塑的作品。
<旅遊見聞>歐遊掠影(7)英倫史蹟瀏覽 博物館趕集(上)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6974992謝謝中子兄賞光及留言。
確實雕像在英國相當多,說是歐洲第一,大概八九不離十,就如中子兄所說,大街小巷,廣場公園,公共場所等等,到處可見。當然人物大部分是英國人,但也有外國人,像西敏寺大門拱門上的中國籍苗族的牧師王志明(1907-1973)
附上幾處我拍到的雕像供參閱,依序為愛伯特親王、亞當史密斯、威靈頓公爵、丘吉爾,及王志明牧師(最右邊)。 Charles Lin 於 2024/08/25 16:14回覆Charles Lin 於 2024/08/25 16:16回覆Charles Lin 於 2024/08/25 16:18回覆 - 2樓. 陳正華 牧師2024/08/16 05:00
挺好看的。
賞心悅目...
謝謝陳牧師賞光。
我一個朋友回應說,大部分所附照片的紅,依三原色光模式,是所謂深紅(Strong Red,如下表),大概也可稱英國紅。 Charles Lin 於 2024/08/18 00:14回覆Charles Lin 於 2024/08/18 00:15回覆 - 1樓. Kevin(黃坤山)2024/08/14 10:00哇!真的沒注意到英國人這麼喜歡紅色。謝謝Kevin賞光及留言。
除了喜歡用紅色當識別標示,我還有一些其他的觀察,打算寫一篇「閒話英倫」。
另外我們先前也聽說部份蘇格蘭人爭取獨立的事,這趟旅程約有一半時間在蘇格蘭,對此事情也多了一些了解,我也打算寫一篇「兩格蘭的恩怨情仇」。 Charles Lin 於 2024/08/14 19: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