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不少佛教寺院,像銀閣寺,南禪寺,龍安寺,高台寺及所謂「京都五山」的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及萬壽寺,都有或大或小的枯山水庭院,事實上日本寺院有枯山水庭園者,約有一半在京都,而這些寺院,大都屬禪宗的臨濟宗。枯山水的英文一般譯為Japanese Rock Garden ,或是Dry Landscape Garden,兩個英文翻譯都比原來的漢字,更容易了解枯山水的意思,也有翻譯為Zen Garden者,直接再譯成中文即是「禪花園」,這個詞就有些禪意,感覺有些高深莫測了。
相傳佛教最早於漢朝傳入中土,到南北朝時,達摩祖師由印度到中土,將禪宗傳入,後與梁武帝在當時的國都建康(南京),談論佛法,但相談不歡,達摩遂出奔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就是傳說「一葦渡江」的故事,達摩祖師被尊為中國禪宗的始祖,後傳到六祖慧能(638~ 713),開枝散葉,有所謂「一枝五葉」,也就是發展為五個支派,分別是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是唐朝以後的中國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六祖慧能也是我們熟知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必惹塵埃」的作者;但宋朝之後則僅賸臨濟,曹洞兩宗傳世。
根據聖嚴法師所寫的日本佛教史,佛教在繼體天皇時代(507~531,中國為南北朝)傳入日本,鎌倉幕府時代(1192~1333,中國為南宋~元朝),國家政權移轉到武士手上,開啓所謂「武家政治」,禪宗此時自中國傳入;鎌倉幕府和禪宗僧人往來緊密,使得佛教的傳播日盛,不止原來的公侯貴族,在新掘起的武士階層,及衆多普羅大眾間,也都廣為流傳,是所謂新佛教興起。再傳到室町幕府(1338~1573,中國為明朝),賡續前朝做法,佛教仍持續發展,甚至幕府的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早早就禪位給兒子,自己在京都的北山殿,出家為僧,但仍掌握實權,北山殿即後來的金閣寺;從這個事實,不難看出日本當時佛教禪宗盛行的情況。
由於獲得幕府支持,遂形成日本特有的佛教禪宗系統,跟中國原來的也不完全相同。武將出身的幕府將軍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家思想、禪宗、及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形成日本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即所謂「武士道」,也影響寺院庭園呈現的樣式,所謂枯山水開始出現,並且也影響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像茶道、花道、傳統文學等,都可以看到很明顯禪宗的影子。
在寺院庭園呈現樣式方面,為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寺院庭園擯棄以往的小橋流水、庭台樓閣,而使用一些白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有些也使用苔蘚,營造出所謂枯山水庭園,以象徵自然界的各種景觀,同時在單調的白砂上,掃出各式不同紋路,如漣漪、波浪、漩渦等,形成無水卻似有水之效果,以體現「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宗理念,強調佛的意義,在於頓悟,也當為信眾,特別是僧侶,修行冥想的輔助工具,讓人內心寧靜,見性成佛,「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每個人都有心,也每個人都能頓悟成佛。
像以枯山水聞名的京都龍安寺,1975年還獲得到訪的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皇青睞,指定要參觀;龍安寺的枯山水,在一片長方形平坦的白砂上,散佈五組,共15塊大小不一的岩石,石堆旁土上長滿青苔,不管從任何角度看,都有一塊石頭看不見,似在說明「人總有未見之處」。枯山水庭園一旁,大都有座位,提供信眾、僧侶靜坐、冥想,反思内在的空間,藉此洗滌並沈澱心靈,以能更接近禪;龍安寺也不例外。
此外現在一般視為日本高檔美食的「懷石料理」,餐具、擺盤精緻,食材高級,份量不多,但充滿禪意;「懷石料理」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宴請客人品嘗的餐食,但現已不限於茶道,部份日本和台灣的航空公司,也會以「懷石料理」為機上餐飲的號召;其實「懷石」之名,最初是指禪宗僧人嚴冬坐禪時,在腹部放置暖石,以形而上的冥想,來想對抗實際身體的飢餓感,也是禪宗思想對日本日常生活的影響之一。
日本的插花,也是另一個受禪宗思想影響的例子;插花相傳最早源自隋朝佛堂裡的供花,傳到日本後產生各種流派,像池坊流、草月流等;西式插花通常以表達花朵阿娜多姿,姣美艷麗的美態為主,所以花材量多樣多、色彩豐富;日式插花一向以花材少,外觀簡潔著稱,以神韻、意涵為上,花可能還不是主要主角,例如會以花實際的含苞、待放及盛開,來代表形而上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等意涵,也是禪味十足。
▲禪宗的臨濟宗,在鎌倉幕府時代傳到日本,引發所謂新佛教運動,鎌倉時代末期,幕府在鎌倉制定五大官寺,名為「鎌倉五山」,建長寺名列第一位。
▲▼室町幕府開府京都室町,初期在京都另定「京都五山」,後來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在五山之上,制定別格的南禪寺,位在五山之上,總共六個寺院皆屬臨濟宗。
▲▼南禪寺的枯山水,雖排名在「京都五山」之上,但枯山水庭園並不特別突出。
▲▼龍安寺枯山水名氣甚大,通常擠滿遊客,也是日本小學生畢業旅行時,必參訪之地,要坐在旁邊座位長時間冥想,大概不容易。對龍安寺枯山水涵意的論述,也相當多,但似盍各言爾志,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的說法,是長方形的白砂礫上,散佈五組,共15塊大小不一的石塊,每組石塊旁的土上長滿青苔,據說不管從任何角度看,都至少有一塊石頭看不見,似在說明人總有未見之處。
▲▼高台寺的枯山水,白砂礫刷成的紋理,很富變化。(摘自高台寺官網)
▲▼東福寺在京都五山中排名第四,向以楓紅聞名,是所謂「賞楓名所」,上圖是2017年參訪時,其通天橋上及禪堂旁燦爛豔麗的楓葉。
▲▼東福寺的枯山水庭園,也稱方丈庭園,亦名聞遐邇,方丈乃接待賓客之處。上圖為入口,大方丈四周有東西南北四座庭園,共八個主題,包括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八海及五山(以上南庭)、井田市松(西庭)、北斗七星(東庭),詳細位置如下圖(摘自東福寺官網),取佛教「八相成道」,命名「八相之庭」,由日本造園名家重森三玲於1939年完成。
▲▼南庭是東福寺四個庭院中佔地最大的,有四個海上仙島的石塊羣(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及以白砂礫刷成波浪紋理的八海,及鋪滿苔蘚,高低起伏土堆構成的五山。
▲▼由另一角度看南庭(上),中間白砂礫刷成的波浪紋理(下),刷得甚圓。
▲東福寺南庭,高低起伏土堆構成,上面鋪滿苔蘚的五山。
▲東福寺北庭以肥厚苔蘚,及方形石板構成的棋盤式圖樣,稱小市松。旁邊圍繞的楓樹,傳說是東褔寺開山祖師聖一國師,宋朝時由中國帶回,可惜去參觀時葉子不紅。
▲東庭由七根大小不一的圓石柱,及砂礫構成,原為廢棄東司(禪宗語廁所)的殘留物,可惜拍照時只拍了其中四根。
▲銀閣寺的觀音殿,也就是俗稱的銀閣,銀閣寺原名東山慈照寺,是室町幕府的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所建。
▲銀閣寺的錦鏡池,及穩身蒼勁松樹後之東求堂(右),及正殿(左)
▲銀閣寺著名的枯山水,近處為「銀沙灘」,中間為富士山形狀,白沙堆砌而成的「向月台」。一說是這些白色砂礫反光效果特佳,尤其夜間,可增加室內照明。
▲▼宛如波浪的銀沙灘近拍,這些白色砂礫是以花崗石壓碎而成。
▲由銀閣寺旁半山腰的展望台遠眺,可以看到近處銀沙灘的一角,中間的京都市區及楓紅點點的山丘,和遠處天邊絢麗的晚霞。
▲▼京都五山排名第一的天龍寺,位於嵐山,其寺內有水池,名曹源池,在曹源池邊,大方丈前有處枯山水庭園,不大,擺設也平舖直述,沒突出之處。
▲▼天龍寺的曹源池(上)及室內的達摩祖師畫相(下),池中倒影歷歷,鯉魚悠遊,秋天時點點紅葉,風景為京都五山之冠。
▲▼天龍寺有提供遊客素齋(上),雖不奢華,但跟最早懷石料理的精髓,有些相通,精茶淡飯,量不多,例如一塊豆腐,加些芥末,就是一盤菜(下);但擺盤講究。
▲▼生魚片是日式料理特色,懷石料理式的生魚片,精緻量不多,講究擺盤,跟一般擺放樣多、量足生魚片的方式不一樣;但日本寺院的和尚,可以吃葷,亦可結婚。
▲▼日式插花,一向以花材少,樣式精簡,寓禪於花著稱,跟西式插花,花材多,色彩豐富,體現花的窈窕美艶,明顯不同。
▲禪宗化繁為簡的哲理,除了前述對日本飲食及插花的影響;事實上也影響日本建築,像當代建築大師伊東豊雄的清水模,及很多他的作品,都顯現「極簡風格」,台灣也有不少伊東豊雄的作品,像台中歌劇院等;照片是位在日本金澤,由出身金澤的建築師谷口吉生設計,二十世紀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紀念館內的「水鏡之庭」,也是濃濃禪風。 (摘自Wikipedia)
▲建於日據時代的北投文物館,受日本文化影響,有個枯山水的日式庭園-澄心庭。
2018/06/19 10:36
Dear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京都寺院枯山水之美-想山想水見山水,山枯水枯心不枯」一文,已經登上udn部落格粉絲專頁,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10樓. lily2022/09/26 09:27圖片金澤市鈴木大拙紀念館「水鏡之庭」
文字解說部份,建築工法「清水模」的
代表建築師,我認為改成安藤忠雄更合適。(lhhung@pu.edu.tw ) - 9樓. 旭日初昇2018/06/24 11:38--
賞讀學弟文圖並茂佳作,如此鉅細靡遺用心整理,讓人很感動。
京都的確有特色,難怪京都人常以京都為榮為傲。
去過幾趟東京,對幾個地區如上野、淺草、中目黑、赤坂--也非常熟悉。
現大約有5-6年未去過日本了,賞完本文後竟有些心動,
或許再找個時間舊地重遊吧!
謝謝學長讚賞,最近事情較多,回晚了,抱歉。
京都其實是日本故都,在明治天皇將首都遷往東京之前,除了鐮倉幕府之外,政治經濟中心一直在奈良和京都,就跟歐洲人看不起美國人一樣心態,京都其實骨子裡也瞧不起東京。
Charles Lin 於 2018/06/27 16:01回覆 - 8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2018/06/21 23:34
謝謝你這麼有系統的圖文總整理, 讓大家都受用了。
藝術課老師介紹過唐朝佛教東傳日本 靠的是學問淵博 信心堅定的德高望重的鑑真和尚。鑑真有宗教家的情懷, 受日本國內邀請 從55歲到60歲五次渡海都沒成功, 旅途辛勞讓他的眼睛都瞎了 。66歲那年由日本得遣唐使大船來接 瞎和尚才安全通過東海到達九州島 。 鑑真東渡除了佛經也帶去非常多有禪意的中國字畫, 影響日本畫 日本書道很多。
愛思考的日本人,對於禪意的體悟和研修 比我們認真。 在我們宋元明清甚至民初, 外侮不斷的期間, 實際又認真的日本 默默的將這一脈傳承發揚光大 。
枯山水的概念和盆栽 以小見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南禪寺的枯山水被高欄綁住了, 銀閣寺連向草坪, 天龍寺更連到池水邊 , 觀賞起來心眼都打開的舒暢。我們溫泉博物館的枯山水, 從大片落地窗中借景延伸, 既多出小一方幽微世界, 也是室內迴廊行進間可以欣賞的庭園, 設計師很有巧思呢 。謝謝你都蒐集全了 讓我們看個過癮。
盹姊過獎了,不敢當。
其實旅遊通常都匆匆忙忙,還好現在的數位相機記憶卡容量大,可以盡量拍,回來再細細品味,再將相關事情連結在一起。
日本這個民族,隋唐時大量派人到中國學習,所謂遣唐使,約一千年後的明治時期,又全盤西化,有他可敬可畏之處,精緻簡潔風格,是很多人心儀的文化特質,當然也有他令人不敢恭維之處。
謝謝分享鑑真和尚事蹟,我剛還Google一下,精神令人佩服。
Charles Lin 於 2018/06/22 19:35回覆 - 7樓. 我是google迷2018/06/20 11:51不~~你怎麼連枯山水都這麼有研究~~上次去京都拜了龍馬的墓太高興了,竟然忘了去高台寺就轉回飯店.我已經忘了是喜歡龍安寺還是天龍寺的枯山水了,不過一場大雨讓我體驗了不同天氣裡(晴,陰,雨),散發出來枯山水的不同氣味,彈的意境竟然也能覺醒.
過獎了,不敢當。
大概理工人理性有餘,文采不足,但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要問砂鍋在那裡?" 也喜歡"引經據典",這些毛病或特性,我也都不例外。
Charles Lin 於 2018/06/20 17:42回覆應該是龍安寺,天龍寺在嵐山,不在市區,且枯山水庭園普普,但水池很漂亮。 Charles Lin 於 2018/06/21 09:33回覆 - 6樓. 雲霞2018/06/19 03:50
詳細的解說與搭配的圖片,好棒!在您這兒清晰地上了有深度的一課。
太感謝了!
謝謝雲霞姐的讚賞。 Charles Lin 於 2018/06/20 10:29回覆 - 5樓. fushengpoet2018/06/18 09:47下個月會到京都,天龍寺剛好也在參訪名單裡,您精闢的解說導覽讓我獲益不淺,您在京都附近其他相關的文章也是。感謝分享!謝謝溢美讚賞,京都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都市,也先預祝您們下個月日本行順利愉快,從東岸過來,幾乎繞了半個地球,一些東岸的同學朋友回台時,都會順道去日本,香港,甚至大陸逛逛。 Charles Lin 於 2018/06/20 10:27回覆
- 4樓. 竹子2018/06/15 15:03
謝謝Charles Lin 這麼美的照片和這麼詳盡的資料
讓我彷彿神遊了一趟京都,也長了不少知識
謝謝分享!
謝謝竹子讚賞。
其實更應謝謝妳分享的許多漂亮,攝影功力了得的照片,"手腳"也很快,讓我們不出門,而能知天下花訊,像昨天妳貼出的棋盤腳,台大其實離我家不遠,但就是不知道。
Charles Lin 於 2018/06/16 20:42回覆 - 3樓. 何希奇2018/06/15 14:03謝謝詳盡的枯山水分享,受益良多!
謝謝讚賞。
我未曾去過建仁寺,事實上曾參考妳建仁寺那篇,包括臨濟宗,枯山水等,尤其也有插花,確定跟我文中說法是一致的,還要謝謝妳呢 !
Charles Lin 於 2018/06/16 20:20回覆 - 2樓. 星海辰歌 ✿ 泉2018/06/15 10:24那張 紅通通的楓景,實在是美極了!謝謝,去參觀時是楓紅時節。 Charles Lin 於 2018/06/15 12:35回覆
- 1樓. 安歐門2018/06/15 10:21
我聽到的另一種說詞,
古代日本庭園砂礫原是用於防止潛入暗殺,
而所謂枯山水,只是近代人的溢美懷想。
謝謝,也不無可能。
Wikipedia枯山水(中文)上有種說法,日本有部份著名園藝,佛教的專家認為,枯山水概念是杜撰的,其實枯山水源自西方,與日本園藝無關。
Charles Lin 於 2018/06/15 10:3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