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 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訊息在網路及群組上傳來傳去。
除夕的前一天開始, 小妹我去了趟不得不去人擠人的傳統市場, 然後, 飛快在半小時內離開, 沒想到還是「被感染」。 感冒的症狀先是喉嚨痛, 再是鼻塞流鼻水, 還好沒有發燒。大年初二回娘家, 我決定在家「自主健康管理」。
利用過年休息時間, 看了不少部的好電影。
其中的一部歐美電影, 台灣翻譯「寂靜人生」, 我覺得叫「沒有人出席的告別式」更好, 也會較有票房。
大過年是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我怎麼會喜歡這部一般人會稱為帶「衰」的電影呢? 我越來越不認識自己了!
看完第一遍,心得是這部電影製作成本應該只要台幣100萬, 不! 應該不到100萬。看完第二遍, 決定抱病入戲, 分享這部我極愛的歐洲電影。
這部電影的街景, 配樂, 攝影, 燈光, 包括眾角色的面容都算是「寂靜」的,像是大部份別人眼中所看到的我們, 或是我們看到的大部份別人, 所謂平凡無奇的「寂靜」生活。
男主角是一位在區公所專門處理獨居死人後事的公務員, 在他主管與同事的眼中, 男主角的工作是沒有價值, 沒有生產力的。每天冰櫃裡躺著一堆沒人認領, 無法入葬的死人; 死人入葬的最後期限, 也成了活人「必須工作」的最後期限。
男主角看起來有「強迫症」。鏡頭一成不變的播放他每天用餐前的準備工作: 右邊放刀, 左邊放叉, 中間放吐司, 一杯飲料, 一顆梨。
男主角雖然一成不變的過著「寂靜」生活, 卻會將亡者現場遺留未開封的唇膏, 戴過的項鍊, 貓咪卡片, 信件, 編寫成一份亡者生前的精彩故事, 成為教堂中神父訴說時的講稿。雖然, 除了神父外, 都只有男主角一人。
一天, 男主角22年的工作「被解雇」, 他沒有驚慌, 只問主管一句: 「最後這個手邊的死人怎麼辦?」
隨後, 男主角像是拚了老命, 一反過往的「寂靜」, 開始從喝茶改為喝熱巧克力, 打領帶拿掉領帶, 時間到了卻不回家, 繼續加班聯繫亡者的親人, 只是為了邀請亡者的親朋好友們可以來出席告別式。
電影中沒看見男主角有朋友, 單身的他下班後也沒去酒吧喝酒, 卻常常從辦公室帶幾張當天入葬亡者的相片下班回家, 隨後, 將相片放進自己家中的相片簿中。
我們每個人, 總是在「事件」發生後, 才恍然的多認識自己一點。
電影中, 亡者的女兒痛恨父親拋下她們母女不回信, 在生日當天來電卻又不說「生日快樂」四個字。女友感受亡者給她天堂, 也給了她地獄。袍澤說第一天入伍就被亡者痛歐, 但打仗時若不是亡者救他, 他無法活到現在。兩位街友回憶多年未見亡者, 卻永難忘懷他們所心繫的漂亮珍妮倒追亡者。典獄長提及亡者在獄中為了慈善募款, 表演用牙咬著皮帶, 全身懸空三分鐘。
男主角收集這些資訊, 與亡者女兒共進晚餐, 遞上自己重組過的乾淨相本送亡者女兒, 隔日接獲亡者女兒改變主意願意出席告別式的電話。
此刻, 少有微笑的男主角歡欣鼓舞, 笑著過馬路, 突然之間被車撞擊, 倒地不起。
聖經的雅各書說:「你們不知道明天是甚麼, 生命是甚麼! 你們不過是一陣雲霧, 出現片刻, 隨後就消失了。」「主如果願意, 我們就將活著, 做這事或做那事。」
大過年的看這樣的電影實在不應景, 卻從中體悟不少生命的智慧。好好的Kobe Bryant和女兒, 不也是搭機意外身亡嗎?
想到我, 哪天被我的主帶走, 應該不至於沒人出席告別式吧? 哈哈哈哈。不! 是安息禮拜。我還想到台灣不知有沒有電影公司會拍這樣優質簡樸, 低成本能賺錢, 又深具生命意義的好電影。不知台灣有沒有人會做電影中男主角所做的事? 但,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神會做」, 因為神會紀念我們在世上的一切, 這是神在聖經中自己說的, 不是我說的。
就像電影的最後, 男主角入葬了, 他在教堂的告別式除了神父外, 真的沒有一個人出席, 卻在安葬的黃土隔鄰和亡者分別下葬; 亡者的葬禮破天荒圍著男主角邀來的許多人, 而男主角來的人更多了, 是這22年家中每一張亡者相片主人的靈魂。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客旅貞吟2020/04/08 10:24
也許這個人就是一輩子敬業的做好他的工作。所謂敬業,是說他心態上認定這個工作有其尊貴性,而認真以赴。
在其他人看來,是一個處理死人的工作。但,我想,對於他,是把那些「屍體」看作是一個曾經活過的人,所以他會用心去整理他們的遺物,尊重他們曾活過的生命。
是的,這位男主角的工作在人看來實在沒有甚麼特別與生產力,每天一成不變的參加告別式,邀亡者的親朋好友來參加告別式,把入塟的相片存在家中的相簿( 這點較特別),這些事他可以每天做,一做做那麼多年,就表示他看重這個人曾經活過的生命,並且尊重這位亡者。 新天新地 於 2020/04/08 17:29回覆 - 9樓. 愛馬2020/02/12 12:48
這樣的電影確實引人深思。我們每天忙來忙去,忙的都是有意義,讓家人更好的事情嗎?或者在忙碌中,將親情遺落了?
將來我離開的時候,希望我愛的與愛我的家人都會跟我告別,這樣就夠了!
不瞞愛馬說,我週一和先生及狗狗,還有我媽媽的看護,還有我不能回台的兩個兒子的語音,我們在媽媽家以追思禮拜的方式告別了我的媽媽和孩子的外婆。我終於在訴說對媽媽的往事時哭了....
隔日才是我家兄姐們的告別家祭。 新天新地 於 2020/02/13 11:38回覆我現在回頭看這篇電影分享,時隔我媽媽的離世才幾天耶!也許,冥冥之中,我的神已經在預備我的心情.... 新天新地 於 2020/02/13 11:40回覆是這篇貼文的七天後,我的媽媽入睡後五分鐘,沒有呼吸,安然離世。
媽媽睡前,還在作了禱告,看護安妮說,她當天晚上要求陪媽媽在房間內睡,之前也曾要求過,但我的媽媽拒絕。不知是否媽媽知道自己過不了當晚,所以接受看護的請求。
現在看起來一切都是「是的」,若安妮沒有得到媽媽同意陪同入睡,也看不到媽媽有入睡前的禱告,因為,正是這臨終前的禱告,安慰了我,媽媽突然離世,心之所繫。
感謝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新天新地 於 2020/02/13 11:55回覆 - 8樓. 悅己2020/02/10 22:00十幾年前,我在社團頗為活躍
原因之一是想:多認識點人,告別式比較不會冷清
這些年來,想法有些改變
覺得冷不冷清並不重要
有幾個愛我和我愛的人參加就夠了
呵呵呵
是的,我們走天路的人,想法會因著與主關係的日漸親密,而有所調整。
像這次我媽媽的離世,讓我與主關係更上一層樓,我強烈感受主使用媽媽睡前獨自禱告,讓看護告訴我,然後安詳的離世。
坦白說,我在媽媽生前,一直對媽媽與主的關係沒有信心,因為媽媽她不上教會,不讀聖經,只有禱告,我擔心她是禱告給我看的。
這都是主賜給我的恩典,知道媽媽確實有主的引導,也確實睡在主的懷中。 新天新地 於 2020/02/11 09:48回覆 - 7樓. 旭日初昇2020/02/02 14:49--
剛從一篇疫情報告中得知,武漢病毒雖類似感冒,但卻無流鼻水症狀---,
因此合理懷疑,妳的病情應是感冒或流感之類的。
無論如何,仍宜多休息,敬祝
早日康復!!!
謝謝旭日兄的醫療告知,我還不知這波病毒疫情讓人不會流鼻水呢!
我年前的感冒,狀況輕微,應該不是流感,只是喉嚨痛。為了安全,我沒有出門,感冒也不吃藥,不到三天就痊癒了!。 新天新地 於 2020/02/11 09:52回覆 - 6樓. 和煦秋陽(泰國的濃缩精華*曼谷)2020/02/01 22:57
感冒有好一些了嗎? 保重喔
謝謝電影介紹 已經20多年沒看過電影了 看了您的介紹 有想要找來看看的念頭
謝謝分享
- 5樓. 黃彥琳~~ 溫泉公園賞秋行2020/02/01 10:33
感冒好了嗎?
祝您鼠年:神的恩典鼠不完!
- 4樓. thy土肉桂和陰香的辨識,請教高明!2020/01/30 13:12吉祥如意
THY, 鼠年恭喜, 平安喜樂~ 新天新地 於 2020/01/30 15:24回覆 - 3樓. 旭日初昇2020/01/30 11:27
很喜歡看這種獨立電影公司拍製的藝術電影,這些以影片製作以歐洲為主,有別於美國拍攝的商業電影。
因為市場胃口習性的問題,台灣少有這種影片放映,除非是得獎知名影片,即便如此也很難賣座。
或許是神的旨意,得以讓妳有機會觀賞此片,相信此時已康復又如一尾生猛活龍了!!!
謝謝旭日兄的問候, 我的感冒已經好八成~
這部電影是得過許多獎項(數不清), 曾經我是個電影愛好者, 如今因著滿檔的工作, 只好放棄自己的所愛, 過年期間感謝身體微恙, 才有多的時間可以從電影情節中檢視自己的生命~
不然吃吃喝喝, 又要發胖, 實在划不來啦!
新天新地 於 2020/01/30 15:22回覆 - 2樓. 慎卿2020/01/30 10:26
慎卿的文筆真好耶~
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悲情城市, 當時我年輕, 總覺得看這種沉悶的電影是給員工最好的懲罰, 哈哈哈哈! 如今, 我沒有機會再看一次悲情城市, 卻看了情節類似緩慢的許許多多部歐洲電影, 結果我非常喜歡, 我想不是年紀成長, 而是經歷了許多人生無常的分離與生死, 我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自己, 而是一個有基督復活盼望的確據在我每天的生命中, 因此, 無論是現實或非現實, 我都不再有其他的虛無期待, 只快快樂樂的奉獻我的餘生給需要的人~
PS: 看到樓下的無鹽, 原來她一直都在啊!
新天新地 於 2020/01/30 12:43回覆 - 1樓. Den2020/01/30 08:00這部電影我看過。記得是幾年前Amazon Prime放的免費電影。
可能是剛好季節過敏,看完眼角有點濕濕的。
很特別的是當時是和家中領導一起看的。兩三年後領導還記得最後一般看來悲慘卻是一正面的人生結局。
這部電影應該是部英國電影。全是英國腔。並不是德國。
祝小妹早日康復。
謝謝弟兄提醒, 我已經更改為歐美電影!
小妹我感冒已康復八成, 今天台灣恢復正常工作, 我這個志工"在家工作", 讚~
聽說, 歐洲電影的演員不把自己當巨星(如加州好萊塢那樣), 他們就是當自己是個表演工作者, 沒有其他目的及非分之想, 因此可以更多揣測角色的深度~因為這部電影, 發現了有位網紅叫: 不是(只?)電影, 他的手法是"講"這部電影, 重新剪接這部電影成他自己的講電影, 非常有獨特的眼光, 發掘電影中許多被我忽略的部分!
好電影實在値得看兩遍, 我也期望可以用"自己的神學"角度來詮釋這些好電影, 這些以藝術或世俗或人文的角度省思的電影~
新天新地 於 2020/01/30 11:11回覆找到何止電影的網紅了!
新天新地 於 2020/01/30 14:5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