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KD-21高超音速導彈對台灣的威脅
2025/04/08 09:19
瀏覽143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KD-21高超音速導彈對台灣的威脅



一、新型KD-21空對地導彈改變太平洋地區空中力量

 

   去年,解放軍首次披露轟-6K轟炸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畫面,外界稱之為空地-21(KD-21)並認為該型飛彈擁有逾1000公里的射程,同時具有反艦或攻地能力。最近台海緊張情勢升高,解放軍動用各型武器對台實施圍島軍演,軍事分析人士認識到KD-21導彈對台海戰爭的戰略潛力。此次導彈是由中國東部戰區安慶的空軍第 10 轟炸機師的一架轟炸機攜帶的,這表明它可能用於針對臺灣、日本和其他地區的行動。因此解放軍可不動用火箭軍就可將空中打擊力量延伸到美國關島基地。央視發布一段介紹轟-6K的影片引發關注,因為畫面出現轟-6K發射空對地高超音速導彈的畫面。這標誌著這種空射彈道導彈(ALBM)首次被部署到前線,是該導彈服役的證據。《簡氏防務周刊》稱KD-21既可攻擊地面目標也可攻擊移動中的艦船。轟-6K配備了更高效的渦扇發動機並能在空中加油,使 KD-21 能夠威脅第二島鏈目標,通過將KD-21與傳統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結合,中國已改變西太平洋空中力量情勢。KD-21等 ALBM 的作戰部署突顯了中國努力實現導彈力量多元化並增強其對整個西太平洋關鍵資產的打擊能力。與巡航導彈相比,ALBM 具有多項優勢包括速度更高並可進行快速打擊,從而壓縮敵軍的反應時間。由於轟-6擁有3000公里的作戰半徑,KD-21的實際打擊距離可達4000公里,威脅美軍關島基地。

 

   根據亞洲時報報導,KD-21能從不可預測的向量發射,從而繞過防空系統。與固定導彈基地不同,轟炸機可以分散、保持空中隱蔽位置而降低受到先發制人打擊的脆弱性。中國航太研究院 (CASI)2022年的報告將轟-6K描述為中國遠端常規打擊能力的支柱。該轟炸機升級后的發動機使其能夠將動力投射到西太平洋深處,並將其整合到解放軍保留的師團結構中,為持續行動提供了組織彈性。同時,KD-21 的速度、機動性和精度使其特別適合癱瘓美國軍事基礎設施及台灣防空系統。這種導彈可以利用高空和低空覆蓋的差距,即使在遠距離也能對航母構成威脅。當KD-21具備反艦能力時,搭載該型飛彈的轟-6K可無視地形成為高速機動的反艦彈道飛彈發射車。在配合解放軍的遠洋預警偵察體系與火箭軍的反艦彈道飛彈單位時,可以讓解放軍在不同方向上對美軍航空母艦等艦艇目標發動飽和攻擊,大幅降低對手的反導攔截成功率。美國在關島和菲律賓的主要基地根本沒有加固掩體,這使得飛機、燃料庫和維護設施甚至暴露在小規模導彈齊射之下。KD-21被納入中國的作戰導彈庫存,強調了中國致力重新調整西太平洋軍事力量平衡,使其對中國有利。表單的頂端

 

二、轟-6K空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威脅

 

   依據美國「動力」網站報導,中國官方影片展示了轟-6K多架轟炸機的發射瞬間及從彈艙投放自由落體炸彈的場景。轟-6K可用於打擊陸地和海上航母的特性,對於對手的地面防空部隊和艦載防空系統構成了嚴峻的威脅。由於擁有高超音速末端衝刺速度,空射彈道飛彈可能會以陡峭的角度向目標進行俯衝,甚至能夠在末端攻擊階段進行機動,讓防空系統更難進行反擊。這種空射導彈在可能的台海衝突中扮演極重要的腳色,在中國海岸上空飛行的轟-6K發射KD-21飛彈可擊中台灣東岸的目標。由於超遠的射程,它可從任何方向對台灣發射,這使得它遠比陸基彈道飛彈隱蔽性更強,使得台灣很難防禦。KD-21具備兩種不同的戰鬥部——傳統的雙椎體彈頭或類似東風-17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戰鬥部。在轟-20轟炸機研發成功前,轟-6作為大型武器空射平台,其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國這次官宣了發射高超音速飛彈,證明可在防區外對美軍指揮系統或者是航母戰鬥群進行致命打擊,且美國無法反擊。所以中國使用轟-6K發射KD-21對美國的地面和艦載防空系統形成了非常嚴峻的威脅,彈道飛彈的末端衝刺速度和高超音速飛彈的巡航速度,已經超過了目前人類主流防空武器的應對上限了。此外,這種發射方式對中國還有極大的戰略意義,那就是憑藉轟-6K平台發射KD-21的打擊範圍超出了第一到島鏈。如果配合跳躍滑翔彈道,彈頭在飛行的最後階段會至少突然拉起一次,直接讓飛彈攻擊到950公里遠的目標,這已經是第二島鏈了。中國除了公開轟炸機具備空射高超音速飛彈的能力之外,還暗示有尺寸更大、射程更遠的大型彈道飛彈。

 

   依據歐亞時報報導,KD-21導彈是在最近的「海峽雷霆 2025A」圍台演習中部署的。此導彈都是高超音速武器,飛行速度是音速的五倍以上。KD-21出現在2024年5月發布的鏡頭中,軍事專家稱這種武器可擊中緩慢移動的船艦。中國專家認為台灣對這種導彈無防禦能力,因為台灣沒有可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防空系統。解放軍空軍已擁有大量的彈藥庫存,並且還在不斷增長,KD-21 無疑是錦上添花,可以加強其反介入/區域拒止 (A2/AD) 戰略,尤其是在與美國發生衝突時。該導彈可能是解放軍努力發展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 (A2/AD) 能力的一部分,該能力與其他“航母殺手”,如陸基 DF-21D 和 DF-26B 彈道導彈,以防止美國干預台海戰事。如果台海戰爭爆發,KD-21導彈可以給解放軍帶來「主場優勢」,並防止美軍進入中國沿海爭議水域。彈道導彈從空中發射的射程更遠,表示中國轟炸機可在安全地區發射導彈。ALBM能夠達到高超音速終端速度,可陡峭地沖向目標。 

三、高超音速KD-21導彈對台海戰爭的重要性

    歐亞時報稱如果中國發動對入侵台灣,解放軍空軍可以發射 KD-21 摧毀位於台灣南部和東部沿海的目標。如果美國及其盟友參與台海衝突支援台灣,該導彈可用於打擊第一島鏈的目標。如果發生衝突,該導彈將對穿越西太平洋水域的美國海軍航母和軍艦構成嚴重威脅。中國軍事專家表示,在台灣周邊演習中部署KD-21導彈,表明解放軍東部戰區非常接近實戰,同時有向臺灣和美國傳遞信息的戰略目的。從解放軍對台軍演畫面中,顯示KD-21空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已進入部署,並威脅美航母馳援台灣。中國連兩日在台海周邊進軍事操演,畫面顯示一架解放軍轟-6K機翼下各掛載了一枚酷似俄國「匕首」的新式飛彈,外媒分析,這是解放軍新研製的KD-21空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儘管KD-21在珠海航展亮相過,當時彈體型號註明為「2PZD-21」,然而共軍在這兩日對台軍演的影片中實際進行了操演,進一步證實該飛彈參與對台作戰的可能性。 

   KD-21是中國研製的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被認為是CM-401彈道飛彈或鷹擊-21反艦飛彈的衍生型。KD-21是一款陸攻飛彈,但其技術可能與鷹擊-21有關,兩者共同組成遠程高超音速反艦及陸攻打擊能力。在戰略上KD-21由轟-6K搭載,可對美國印太基地進行高速精準打擊,搭配鷹擊-21可使美航母不敢貿然靠近台海增援。這種飛彈無論是用於打擊陸地還是海上目標,都在台海的作戰情境中發揮威嚇作用,使共軍可從高空威脅台灣東部目標,加劇台灣防禦關鍵設施的挑戰。此外,在戰略上KD-21可對美國印太基地進行高速精準打擊,搭配鷹擊-21威脅美軍航空母艦艦隊,使美軍勢力不敢貿然靠近台海增援,被共軍視為對付美國勢力的手段之一。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夜空寂
下一則: 河滿子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