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愚人節的晚上,老天跟我開了個大玩笑,也像是另一種考驗。前往桃園的路上,對向的酒醉男子駕車逆向直接衝撞我這兒。住院三天的日子裡,我想了很多。
前陣子讀了瓊‧蒂蒂安的『奇想之年』,然或是年稚未能體悟死亡別離,心底只有醒起卻未著實發自心靈感傷。而四月一日車禍之後,對於生死別有領悟。
面對許多事情,我們常能秉持自我犧牲的想法,無論什麼事情,再糟也只有死亡一途而已。但當我們跳脫了死亡,而以活人之姿去接受身邊他人將死之恐懼時,卻是無能為力的恐慌。就像灑狗血的電影台詞:「我願意用自己的壽命換取她的生命。」即使關卡並沒有到死亡的門口,我們還是會喊出這段話。
我願意用壽命換取父母的生命,願意用人生換取胞妹的人生,願意用死亡去喚醒心愛的人的呼吸。我們打從心中願意,但死亡卻由不得我們做主。住院的那三天,我像提著大刀的宮本武藏,靜靜地守候在細川忠利的病床旁。哪怕死神走進病房,便要提起大刀守護自己的一切。好在,死神沒有找上門來。但那三天的盤坐與等待,未曾有卻步背離的想法。
還記得住在以前的老家那時,父親很迷種花、養鳥,頗有文人雅士的閒情逸致。國小三年級的我跟父親坐在陽台邊,一面幫他弄蘭花一面和父親聊天。父親是個很大男人的丈夫,抽煙時煙渣常不自覺地掉在身上也不在意。詳細的問答與對話腦海已不復存,只記得父親當時告訴我:「有一天你會長大,然後奶奶會過世。然後等到你娶妻生子後,我也會老,也會跟奶奶一樣離開。」我只記得,自己眼眶溫熱泛著淚光。跟花朵一樣,從種子開始到花朵凋謝,都是一段生命週期。而存在的每一天,都逃不過這段耐人尋味的生命週期。
即使自己成家立業、親人老朽,我仍不希望他們離開,儘管這個終點永遠沒有超越的可能。父親常說,看我們慢慢地長大,是件快樂的事。而我也常告訴他,看你們慢慢地老去,雖然心酸卻也別有滋味。當時光荏冉、年華不再,不僅體悟自己對於一個家的支撐,也懂得捨得與放手的道理。
於是乎,我迷戀上了盆栽。從一顆種子的開始,到花苞等待伸展的日子竟是如此地令人期待。而最近除了書店外,也常走進花店或栽種植物的相關店面。看見種子伸出了新芽,看見花朵的開放,彷彿新穎的人生也隨之邁開腳步。當花朵凋零,葉片逐漸枯萎時,落寞感也逐漸地侵襲身心。從新芽的開始到枯萎,不也是人生另一段寫照嗎?
以前未曾接觸盆栽、植物種植這方面,如今一接觸才知道學問可大了。同父親說的,就跟養孩子一樣。施肥、灑水、光照甚至保溫,就跟國文、英文、自然、數學一樣,一切都為了完成美妙的花朵或盆栽。彷彿少了那一點,就深恐發得不夠美,或活得不夠長。
看見花朵開放矗立在陽光下,不僅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存在當下。面對死亡,我們永遠不能如面對植物枯萎那般的坦然。但要知道,沒有人能活一輩子,就是美麗如櫻花,也有花朵凋謝的一天。無法變得坦然,就耐心地用時間接受它吧。回到現實之中,死亡者已矣,但存活的人還需要你的付出。施比受有福,盆栽死了,還是要謹記種死植物的教訓,但卻還是要轉過身,照料另一盆植物。因為生命活在當下,而當下只活在自己的鼻息之間。
花兒啊,就結實地開吧或凋謝
無論經我手的你不知何去何從
你的香味跟模樣永遠在我心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9樓. 葉軒2007/04/10 08:21唉
有時,會覺得生命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就像你的車禍,就像我的生病。
在無奈中,又能掌握什麼?
或許,唯有期許自己能健康,能完成理想。
- 8樓. 鄭匡寓2007/04/09 23:41
- 7樓. 路子2007/04/09 16:27我來囉
扭傷腳,這陣子幾乎都在床上度過,那天接到你的電話前,才剛想起很久不見你,沒想到過沒多久,就接到你的電話。
雖然沒辦法去醫院探望你,不過知道你平安沒事,心底總算是鬆了口氣。
水清魚讀月,林靜鳥談天。聽風入林,冥冥然,自有一番逸趣。 - 6樓. 鄭匡寓2007/04/08 22:16
- 5樓. 左岸的小草莓2007/04/07 18:49
- 4樓. 妍音〈王力芹〉2007/04/07 14:49一切都好吧!
現在都好了吧
請多保重
- 3樓. 張 正2007/04/06 23:12到頭來
健康最重要 - 2樓. 等待雨季2007/04/06 21:41保重
請保重
- 1樓. 珍妮曾在西雅圖2007/04/06 12:33感觸很深
讀完有幽幽然的感覺,說不出來是什麼感受...
剛出院,還是多靜養為宜。Take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