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憑什麼不譴責正妹特助?
2025/11/10 17:57
瀏覽56
迴響1
推薦3
引用0

〈一抹燦笑百媚生!太子集團「豪乳女特助」爆紅遭起底 昔任卡達航空空姐〉報導,柬埔寨「太子集團」涉嫌跨國詐欺洗錢,台北地檢署展開偵辦,4日查扣集團在台資產逾45億元,並拘提主嫌王昱棠等25名被告,陸續移送北檢複訊,其中一名以15萬元交保的特助劉純妤走出偵訊室後露出一抹燦笑迷倒眾生,白皙皮膚和豪放身材讓她意外成為本案「嬌點」,爆紅後過往經歷也浮上檯面,原來劉純妤畢業於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在為太子集團工作前曾短暫當過卡達航空空姐。

以上開報導為例,臺灣新聞媒體這回針對以陳志為首的「太子集團」,部分焦點便放在這名身材姣好,以15萬元交保、露出燦爛笑容女性特別助理,相關報導顯然是在對其外表、空姐資歷進行物化女性的「凝視」,而我較感興趣的,是她成長的背景,還有從小到大所接觸的家人親友、師長、同儕、大眾傳播媒體資訊,以及卡達航空、紐西蘭貓食品牌Hulucat、太子集團以外的工作場所等,究竟哪一個部分影響她的金錢觀念、法治觀念、待人接物態度等,使她接觸到太子集團成員。

就目前的新聞報導看來,可能劉小姐在就讀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或者擔任卡達航空空姐、紐西蘭貓食品牌Hulucat店長的工作或私下社交場合中,讓她接觸到「太子集團」成員或其社會關係網絡中人的可能性,使其金錢觀念、法治觀念等扭曲的可能性也都不能排除,又或者是臺灣新聞媒體目前尚未報導的,其它的社會關係網絡中人、社會化機構,促使劉小姐的心態、觀念、行為產生偏差,走上詐騙之路。

除此之外,也可能就是臺灣新聞媒體絕對不會提的一點,那就是他們本身可謂臺灣深具影響力的社會化機構,但往往為了流量、收視率、點擊率,而做出會製造對立、會顛倒是非黑白的新聞報導,臺灣新聞媒體這回報導「太子集團」的新聞,或者過往報導其它的詐騙案件或毒品犯罪案件,往往都會誇大渲染這些犯罪者們的財富,以及他們常見的,用以做「臺前」表演的符號,如金銀珠寶、豪宅、名車、名錶、名藝術品、美女等。

若其中犯罪者是高顏值女性,就像這回「太子集團」事件關於這名劉姓特別助理的報導,還會帶入「顏值即正義」這種畸形的價值觀,對其美貌大加稱讚,卻不去譴責這個女人幫助詐騙他人財產、家當、棺材本、畢生積蓄的害人行徑,尤其臺灣目前已經有不只一人因為被騙徒騙光畢生積蓄,覺得人生無望而尋短的案例,故對於詐騙集團的事情,即使當中有高顏值的成員,我覺得仍不可以用欣賞美女的心態去看待,這女的15萬元交保出來還笑得很開心,也顯示其內心的冷血、可怕。

這也難怪,臺灣多年以來一直都有騙徒在社群網站上設假帳號、假臺前人設、放美女照片,來誘騙一些豬哥、淫蟲、色胚,並透過高情緒價值的噓寒問暖,與這類人建立起信任及親密關係,進而進行感情或錢財的援交(點數)詐騙、投資詐騙等;另外也難怪,臺灣到現在都還會有手法多年不變的仙人跳事件,臺灣新聞媒體、社群媒體對於「顏值即正義」這種畸形、會寵壞高顏值者之價值觀的灌輸及宣揚,也要負上一部份的責任。

另一方面,也有醫師如〈柯文哲好慘?太子集團詐45億「特助15萬交保」 醫對比嘆:在台灣好好讀書有什麼用〉報導所寫,蘇一峰醫師針對這名劉姓女子所屬集團詐騙45億,卻以15萬元交保的事情,來感嘆讀書的價值,而若這名劉姓女子的學歷為真,確實有在紐西蘭理工大學就讀過,那麼她運用自己求學期間讀書所學到的東西,去幫助「太子集團」從事非法的詐欺勾當使自己賺大錢,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此可說是將自己讀書所學,用在了偏差之途。

這又讓我想到,徵信社負責人謝智博所著《宅爾摩斯的萬事屋》中的〈買槍〉這篇故事,故事主角也是知名國立大學高材生,並在學術機構擔任研究員,但卻被詐騙集團吸收,運用其讀書所學專長協助洗錢,他跟這名劉姓女子的不同,就是劉姓女子對自己的所做所為看來毫無愧疚之意。

我提這兩個例子,就是想說,臺灣目前參與詐騙集團的人,可能並非像蘇一峰醫師所認為的,都是教育程度或知識水平不高、沒念多少書的人,別忘了,臺灣新聞媒體之前才有報導,有些律師、醫師、檢察官、法官等,運用自己讀書所學的專業知識去幫助或主導詐騙,為自己謀取不正當的暴利,這些所顯示的也不是讀書無用,而是讀書所學的知識,或者讀書過程中所養成的思考、理解、記憶或專注能力,都沒有用在正途。

蘇一峰醫師的感嘆、譏諷,部分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讀書的主流價值觀,充滿著功利主義、拜金主義至上等現代性特質,在這些意識形態之下,未來能賺多少錢、未來可以找到什麼工作、未來能否符合產業的需求(說穿了就是能否成為老闆們好用的工作機器或賺錢工具),變成是衡量讀書這件事的三大指標,他們分別對應「麥當勞化」社會對於可計算、可預測、去人性化控制的追求,以臺灣來說,讀書有用與否的質疑,講白了也就是讀書能否滿足「麥當勞化」社會這三大指標的質疑。

讀書有用無用,重點是在於讀書的人讀哪方面、有沒有確實讀進去、有沒有活用到日常生活的做人處事或工作職場,若讀書時一心只想著此舉能否帶來功名利祿,則必然得不到真正的造詣,如此反而容易產生「讀書無用」的結果,若以零星幾個賺大錢、做大官而(看起來)學歷、知識水平不高的個案,便要去否定讀書的價值,認定讀書無用,那也是以偏概全、犯了「全稱謬誤」,也犯了根據相對少數看似沒唸書的成功者,而去以為自己不念書也能功成名就的「倖存者偏誤」。

總之,臺灣新聞媒體、社群媒體這關於「太子集團」15萬元交保的這位劉姓女子的部分報導,我認為反映出臺灣社會當今顏值至上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主流價值觀,這三種價值觀,我目前發覺,也是使得臺灣詐騙猖獗、難以根除或打擊的因素。

涉及詐欺他人血汗錢、畢生積蓄者,長得再美也絕對不容寬貸!如今,臺灣輿論因騙徒是個正妹,或者騙徒展現其名牌超跑,就忽略其會害死人的惡行而大加讚賞,那至少表示,臺灣新聞界、社群網站上的關鍵意見領袖KOL,也是藏汙納垢的。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社會萬象
自訂分類:社會輪廓
下一則: 黃明志疑涉之命案與毒品
迴響(1) :
1樓. 安心
2025/11/10 20:28
臺灣早就笑貧不笑娼了!所以詐騙集團橫行!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