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采蘋說「這幾年都是外配擔負起台灣生育任務」完全背離事實,我舉出中研院台大等許多教授的論文反駁,沒想到聯合報又轉載今週刊假新聞,蘋果日報三立新聞中時電子報ETtoday一起製造假新聞,我已向事實查核中心公開檢舉,看看這個事實查核中心會不會對這個明顯造假的假新聞處理。
以下為檢舉頁面存檔:
新加入的造假媒體:聯合報與今週刊。
文章全文:
.
胡采蘋說臺灣生育率世界最低因「這幾年都是外配擔負起台灣的生育任務,但疫情之後不僅移民難」所導致云云,充分表現她種族歧視偏見, 中研院鄭雁馨指出外配很會生是迷思,台大教授藍佩嘉「外籍新娘不是不停下蛋的母雞」更早至2004年就發表,本文必須強烈譴責這種散佈種族歧視偏見、製造刻板印象的謬論,尤其是在2021年的今天。
首先,根據楊靜利、黃奕綺、蔡宏政、王香蘋等教授2012年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卷1期 (2012 / 03 / 01)的論文「台灣外籍配偶與本籍配偶的生育數量與品質」88頁以下,我們也可以看出統計數據,四位教授更於107頁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外籍配偶的生育率不但不高,還低於台灣有偶婦女的生育水準」,其生育品質也「並無哪一個群體明顯的較差」(106頁)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所統計的資料,即使是女性新住民生育的「最高峰」,2001年到2007年之間女性新住民所生的子女也僅佔當年新生兒10%以上,在民國2002、2003年時達到最高峰3萬人,分別佔當年新生兒總數的12.5%、13.3%。新住民怎麼會「這幾年都是外配擔負起台灣的生育任務」?臺灣非新住民的生育率都接近九成,胡采蘋的說法完全背離事實。(參見 甘獻基,搶救生育率(一):找出低生育率的原因)
其次,在台大教授藍佩嘉2004年文章「外籍新娘不是不停下蛋的母雞」針對民進黨教育部常務次長周燦德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公開呼籲現場的教育局長,應道德勸說縣市境內的外籍和大陸配偶:「不要生那麼多!」指出:
「外籍與大陸配偶是不是生的太多?養的不好?周次長的大膽言論,反映出許多台灣人的無知與偏見。事實上,根據內政部今年六月公佈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在生育子女的數目上,受訪的外籍配偶中近七成與國人配偶生育子女,大陸配偶則僅有五成生育子女,有生育子女的外籍與大陸母親的平均生育率為一.五人。這樣的數字並無明顯高於國內育齡有偶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的一點二人。同一調查也發現,外籍與大陸配偶所生子女的健康情形普遍良好,發展遲緩比例為○.一%,並未高於國內六歲以下疑似發展遲緩兒的比例。」
本文必須援用藍佩嘉的用語:胡采蘋的大膽言論,反映出許多台灣人的無知與偏見。
不要歧視我!回應教育部次長周燦德前日「外籍新娘素質有問題,要節育」的發言,來台五年的印尼籍媽媽洪小姐帶著小朋友一同前往教育部抗議。聯合報 記者陳立凱/攝影
第三,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雁馨於2019年發表的外配很會生小孩、台女書讀太多都不生?解開台灣「超低生育率」的3大迷思文章,她指出外籍配偶「很會生」的迷思是個「數學問題」「也就是說可觀的新生兒數是因為每年大批進入台灣的育齡外配所致,而不是由於每位外配接連生好多個孩子。但很不幸的台灣媒體與輿論經常透過帶著偏見的視角與思維,在缺乏實證分析的情況下想像外配在台灣的生活與繁衍能力,實在相當遺憾。」
她還指出「部分日本與南韓的實證研究也指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外配生育率也比日韓當地婦女低,且其生育率對於社會總體生育率的影響微乎其微。」
本文難以想像在2021年的今天,還有如此無知的言論如胡采蘋種族歧視偏見「這幾年都是外配擔負起台灣的生育任務」,更荒謬的是臺灣的低級媒體紛紛轉載而無隻字片語予以查證,這些低級媒體根據搜尋的結果包括蘋果日報、三立新聞、ETtoday 、中時電子報等,為何這些記者到2021年還會夥同所謂的「財經網美」「透過帶著偏見的視角與思維,在缺乏實證分析的情況下想像外配在台灣的生活與繁衍能力」,其實也反映出臺灣遍地充滿著種族歧視偏見。
本文除了譴責胡采蘋及轉載其言論卻無查證的臺灣媒體外,也必須對臺灣社會提出嚴重控訴,不要再漠視臺灣無所不在的偏見與種族歧視,更不要成為製造刻板印象的幫兇!
Blackjack 2021/4/20
胡采蘋種族歧視偏見如下:
Emmy追劇時間
20 小時 •
台灣生育率本來已經很慘了,突然這兩年又暴跌到全球最低,坦白說是跟疫情導致東南亞聯姻困難有關,這幾年都是外配擔負起台灣的生育任務,但疫情之後不僅移民難,連相親都沒機會,所以就嗚嗚嗚了。
其實不要一直把不生小孩怪罪在房價上啦,我不是要說房子不貴,但這純粹就是跟數據不符,我認識一大堆住豪宅的人也不生,而東南亞外配他們難道是住好房子才願意生嗎。坦白說跟台灣人現在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觀念改變太多比較有關係。
---我是分隔線---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雁馨於2019年發表的關於女性生育的二三事:高教﹑遲育與外配 – 巷仔口社會學 Streetcorner Sociology節錄:
...實際上,台灣實證研究數據告訴我們:外配的總生育率比台灣本地婦女還少!這項發現早在 2012 年楊靜利老師等人就指出過。簡言之,外配越多並不會讓台灣的生育率上升。圖三是筆者分析來自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的資料,結果顯示在四十歲以前外配貌似有稍高的生育率,但因為台灣婦女晚婚晚育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即便年輕世代在四十歲之後的總生育率(也更接近世代生育率)也呈現比外配生育率更高的現象。即使比較相似教育程度或夫妻年齡差距的兩地婦女,外配生育率仍舊偏低。在外配幾乎都生育的情形下,低於二人的總生育率凸顯其中不少外配女性沒有生育第二胎。
雖然東南亞外籍配偶進入台灣最早可追溯至 1970 年代,但「外配很會生」迷思的來源主要是自 1990 年代起外配在婚育年齡大批進入台灣,在其婚姻前提就是替傳統的低社經夫家綿延香火下,進入台灣之後幾乎所有人一兩年內一定生育頭胎,這導致台灣有多年幾乎每七到八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新台灣之子,所以一般人覺得外配生育數偏高。然而這些外配因為母國相對貧窮,女性教育被犧牲,導致教育水平偏低,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備受夫家與台灣社會歧視,不少外配在這樣的生活環境,即便沒有翹家或離婚,很多人也沒有繼續生育第二胎甚至三胎。
這再次是個數學問題,也就是說可觀的新生兒數是因為每年大批進入台灣的育齡外配所致,而不是由於每位外配接連生好多個孩子。但很不幸的台灣媒體與輿論經常透過帶著偏見的視角與思維,在缺乏實證分析的情況下想像外配在台灣的生活與繁衍能力,實在相當遺憾。再者,國人應該在外配其母國發展程度的脈絡下去理解她們的教育程度:也就是當一國經濟水平偏低且教育不普及,女性的學歷很難反應其聰慧程度,無謂的偏見與歧視只是徒然傷害離鄉背井來到台灣的移民配偶。
最弔詭的是,若一般對女性受高等教育的理解是:因為教育帶來事業與經濟獨立,導致結婚誘因下降,所以這些女性晚婚不婚甚或不育。那為什麼眾多既沒大學專科文憑﹑在台灣又沒有事業前景可言的早婚外配女性,生育數會這麼少呢?最可能的解釋是:她們是台灣女性處境的極致縮影,也就是生活在極端傳統而父權的低社經家庭環境,對這些女性的生育有了強大的壓制作用。部分質化研究已經指出,不少外配女性嫁到台灣之後覺得被當作生育機器,在夫家沒有被善待,婚姻品質欠佳的狀態下,所處社會又非高生育率環境,生育數很可能因而難以提高。當然這是一種可能的解釋,詳細原因為何需要更多實證研究來解釋釐清。但部分日本與南韓的實證研究也指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外配生育率也比日韓當地婦女低,且其生育率對於社會總體生育率的影響微乎其微。[ 註1 ]
[ 註1 ] 對日韓外籍女性之生育行為相關文獻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Ishikawa, Y. (2015). International migrants in Japan: Contributions in an era of population decline. Melbourne, Australia: Trans Pacific Press. 以及Kim, H. S. (2018).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between Korean and international marriage couples in South Korea.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14(1), 43-60.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frank0606062021/04/23 02:17大量歐美白人到台灣領養殘障小孩(或殺人魔後代)
大量台灣人到東歐搞出白人後代回台灣炫耀
人性善惡豈止絲毫之差?
陳進興兒子報載已是美國優秀青年,至少,領養者拯救了一人臺灣人的性格就是這樣,一開始希望小孩健康,然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一旦有身心障礙,不小心摔死了,整個社會還要撻伐申冤的家屬
外國人的想法,臺灣人不會懂...
***
有一個小男孩在海灘把來不及在退潮前離開的海星丟回海中,一位老人笑著說這些擱淺的海星這麼多,你能救到每隻海星嗎?
小男孩說:「也許我不能救到每隻海星,但我可以改變每一隻我丟回海裡海星的命運!」
要身心障礙者道歉的醜惡社會- blackjack的blog 有著作權侵害必 ...http://blog.udn.com › blackjack 2005年8月27日 — 同為玻璃娃娃的顏旭男哥哥顏凡韋(被抱者)昨天開記者會,強調只是想知道弟弟摔死的真相,不會接受陳姓學生的賠款;記者會結束,由太太抱 ... 一個玻璃娃娃之死- blackjack的blog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udn ...http://blog.udn.com › blackjack 2005年8月26日 — 患有先天全骨不全症的「玻璃娃娃」顏旭男在五年前因陳姓同學抱他下樓時,陳同學不慎跌倒,因而導致他顱內出血,四肢多處骨折,送醫不治。
blackjack 於 2021/04/23 10:14回覆 - 4樓. frank0606062021/04/23 02:05台客單身( 長相還算端正,有6張信用卡,花數百萬,應該經濟不錯)
跑到烏克蘭找代孕,孩子被卡住,帶不回台
背後動機,可憐,可悲,可嘆,可恥,可笑
義和團的自卑基因,突變成到窮烏克蘭找自傲 - 3樓. 草山2021/04/22 22:24自古以來,風緊扯乎,風頭不對就該開溜,恐怕有人知道.風緊了!
講到風頭變了,柯P表示大笑,當年的姚文智現在不知在哪
說起來,姚文智說選輸就退出政壇,2018到現在3年還沒有「另有任用」,至少這三年的表現比那些「星夜趕科場」的傢伙好多了
blackjack 於 2021/04/22 23:15回覆 - 2樓. frank0606062021/04/22 15:12潑老蔣銅像漆無罪,就算是言論自由吧,那麼反對港人賣書而潑漆難道不是言論自由?要為這行為關八個月?
謝啟大質疑李弄走錢,關了一陣有罪
謝長廷污衊台灣做日本一樣的核水
如果謝啟大有罪,謝八立造了更惡棍,更大的謊,該當何罪?在臺灣,言論自由並不是一致的,黃士修嗆網友「不告就是小孬孬」結果被判拘役50日
比「不告就是小孬孬」更多更嚴重的話卻沒事
難怪一堆法官檢察官因此痛罵張靜律師後,等到【大法官捲醜聞】31司法官遭移送懲處後,又不敢說「有5至10%的法官或檢察官會收錢」是錯的
新頭殼Newtalk
昔嗆網友「不告就是小孬孬」 「土條」黃士修遭判拘役50日
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去年就口罩供需議題與網友筆戰,因怒嗆對方「小孬孬」遭提告。台北地院昨(15)日依公然侮辱罪判處拘役50天得易科 ...
6 天前
blackjack 於 2021/04/22 17:24回覆 - 1樓. 草山2021/04/22 13:57
我過去沒有評論過胡采蘋,對她的分析或言論也沒仔細研究,但由於我十幾年來常關心外籍配偶的處境,也寫過很多文章,看她這樣鬼扯就不能沉默了
胡采蘋發表言論不合事實也罷,但從蘋果日報到聯合報到中時到三立都紛紛報導,也沒有查核,原來不管什麼顏色的媒體都很爛
鼻哀啊
blackjack 於 2021/04/22 14:1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