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廢文言文教學!台灣語言能力跟文學造詣降到零,才不會被大中國文化洗腦,才能自絕於中華文化圈!
2017/08/20 23:22
瀏覽2,025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蔡英文教育部意圖在新課綱把文言文改成十篇,更要納入嫖妓、歧視原住民的垃圾文言文,我說全面廢除文言文教育時候到了,蔡英文只要把全台灣人中文都搞得稀巴爛,連春聯及匾額都看不懂,那文化台獨就能成功一半啦!
台灣就是還沒有把中文搞得稀巴爛,所以古裝劇還看得下去而且還有收視率,只要蔡英文黑箱課綱搞爛台灣中文能力,台灣新一代既沒有改編中國古典文學能力也完全不能跟大陸溝通,就能自外於大中華的文化圈了!稍微文言一點的大陸劇韓國劇全看不懂,從此只能臭幹譙及滿口「靠妖靠北」,那時台灣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出來。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且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導致台生跟陸生的語言能力差異大。縱使是讀理工科的陸生,書寫和表達能力都高於台灣文學院的學生,「古典詩詞或散文的譬喻,陸生都是隨口引來。」,我覺得台灣人中文越爛,才能在華語圈缺乏競爭力,以後腦殘的外國人想進入中國市場,就不會少根筋的來台灣找「懂中華文化」的「人才」了。
蔡英文搞爛中文教育,才能真正的自絕於中國文化。
須文蔚還說台灣中學生平均一年閱讀不到四本書,有閱讀的機會只剩下國文課,國文課如果再不讀經典的文章,台灣年輕人的語言能力跟文學造詣真的令人擔心。我覺得這多慮了,不讀書,多出來的時間可以滑手機及練習背英文字母啊!李家同說有電機系畢業生連A到Z都不會寫,這才是台灣的教育問題!
與其納入嫖妓、歧視原住民的垃圾文言文,還不如全部廢除文言文教育,讓台灣學生快樂學習,網路時代學甚麼寫文章啊,兩三句的火星文及表情包就夠了!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說歌頌唐宋八大家,是在「造神」,我覺得很棒,靜宜大學的學生太有智慧了,very good!台灣人學會寫A到Z才是當務之急。
學生才是教育主體,不應該把老師覺得好的東西給他們吃,學生要滑手機不要文言文,我們應該支持他,只要台灣徹底滅絕文言文,蔡英文「自自冉冉」才不會讓人有機會質疑,台灣人在華文圈徹底缺乏競爭力後,才能從A到Z的英文字母領域上猛進!
加油!我支持台灣全面廢除文言文教育!!!
Blackjack 2017/8/20
東華教授:理工科陸生的語言能力 比文學院台生好
2017-08-20 11:11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東華教授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
東華教授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圖為大陸高考情形。(新華社)
「台灣丟掉的,大陸現在要撿!」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且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導致台生跟陸生的語言能力差異大。縱使是讀理工科的陸生,書寫和表達能力都高於台灣文學院的學生,「古典詩詞或散文的譬喻,陸生都是隨口引來。」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選文開放網路投票惹議,課審會更建議將文言文選文降為10篇。對此,須文蔚說,大陸最新的教育改革是,國家競爭力的強大是要從基礎的語文和文學閱讀能力開始培養,正是台灣以前最擅長的跨域文化、對於文字文學的深刻理解等等,現在大陸急著撿,台灣卻要把它丟掉。
他也舉香港為例,他說,香港前幾年將高中國文的文言文完全取消,而課綱影響升學考試,高中生就把文言文束諸高閣,等到第一批學生進入大學後,大學端發現問題非常嚴重,學生從語文到文字的能力都變得很糟糕,這就是「華語圈實驗失敗的結果」。後來,香港立刻增加12篇必讀古文,台灣現在還要減為10篇,比香港還低。
須文蔚說,高中的國文教育,同時擔負語文教育跟文學教育的責任,而經典的閱讀非常重要。過去大家都一直圍繞在文言和白話的爭議上,希望把文言文的比例降低,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但經典的文字,許多是以文言文或古典詩詞的形式存在,他認為,強硬規定文言文的比例,其實沒有必要。
他認為,理解古典文學,是不妨礙台灣自主和台灣整體性的。有台灣精神、一些晚清的士大夫,其實都是精通古文,像是賴和。語文和文字是認識文化的工具,不需要全部都砍掉,就像美國是一個新興國家,但也沒有拋棄莎士比亞。
「文學經典或語文經典文本的閱讀,不應淪為意識形態的爭奪。」須文蔚說,一首詩或古典散文,是汰襲了幾千年,最後被留下來。從過去的30篇文言文,現在若要降至10篇,基本上已經很難選,且台灣中學生平均一年閱讀不到四本書,有閱讀的機會只剩下國文課,國文課如果再不讀經典的文章,台灣年輕人的語言能力跟文學造詣真的令人擔心。
針對這次課審會選文爭議,須文蔚說,不要把所有關於台灣文化的負擔,全部都放到國文科,「讓文學回到文學吧!」地理科老師如果覺得需要有晚清到日據時代的文言文,就回到地理科教,歷史科老師也可以選擇文言文到歷史科教,生物科也可以教本草綱目。
另外,須文蔚說,其他科的委員,實在不需急於在國文科必選文章篇目上著力,因為未來會開設更多關於區域文學、歷史文學、地理文學的選修課,學校老師都已經在規畫,並與大學端合作。
陸生﹒課綱﹒國文
*****
課審會學生代表:歌頌唐宋八大家,是在「造神」
2017-08-20 11:28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在「造神」。報系資料照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表示,這次的網路票選對象,包括國文教師、非國文教師、社會人士、大專校院學生等。教育是國家大計,應由多方意見碰撞,就像課審會當初會加入學生代表,就是基於相同理念,但為何國教院做選文調查,卻只有找500多位國文教師,「非常不恰當」,國文老師雖然會教國文,但不一定知道學生想要什麼、不知道社會的需求是什麼。
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在「造神」,文章傳遞的思想並非現代社會所需要,更有可能傳遞封建、保守、古板的思想,不能只是因為「有名」或「主流」,就要選擇他們的文章,重點是如何培養學生對於文章的分析、素養、思想。
有國文老師提到票選出的六篇文章是台灣文學,但林致宇認為,新課綱理念本來就是要讓學生更知道生活的社會跟土地,與自己的關聯。台灣也有很多文言文,且貼近這片土地,「台灣文學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遠大於唐宋八大家。」
「網路投票結果並不會定調為決議。」林致宇說,起初普高中分組委員一致認為,應把20篇文言文選文砍至10或15篇,也經過全體委員同意,決議過後,有委員提出付委動議,通過後組成工作小組,進行資料收集、網路投票等等,並非由少數委員主導。相關決議也都有公告。另針對網路投票結果,因為有些選出來的文章,有部分委員不同意,之後還會再回到委員會上討論,投票決議後,才會送到審議大會。因此關於「選文刪修」的實質內容,今天不會送到大會討論。
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大會學生代表蕭竹均表示,依課審會程序,課審會各分組做出的決議,對大會來說,僅是「建議」,最後課綱要怎麼修改、決定,權責全部都在大會身上。10篇網路選文是否要送至大會討論,大會則尊重各分組委員的決定。
*****
高中國文課綱選文有嫖妓、歧視 師批:浩劫時刻來臨
2017-08-20 09:20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高中國語文課綱選文有爭議,國文老師指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
高中國語文課綱選文有爭議,國文老師指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來到!」 聯合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今召開中小學課程審議會大會,首輪討論高中國語文課綱。針對課審會委員欲將高中推薦選文中的文言文由20篇降為10篇,並網路票選出10篇文言文,其中六篇是台灣古詩文,包括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有國文老師直指,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來到!」
「課審委員成為宰制高中國文課綱的怪獸!」翰林出版社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總召集人宋裕表示,課程研修小組本來已經擬定,文言文比例為45%至55%,是較有彈性的做法,且推薦的20篇古文由先秦到清朝平均分布。然而,課審會決議的六篇台灣古典詩文,明顯是政治的意識型態作祟,都是一些糟糕、沒文采的文章,包括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讓13萬高中生讀一些無趣的文言文,令人憤怒而悲哀,與威權時代強迫學生讀蔣公文章意思相同,只是讓學生更討厭國文而已。
「如果強行通過,要串連國文老師、學生和家長,到教育部抗議。」宋裕說,課審委員的角色並非課綱修訂者,而是以專業角色提出參考意見,課審委員怎能越俎代庖,反賓為主,提出推薦選文?課綱推薦選文非同公民投票,怎能讓學生、家長與各行各業來表決?從得票比率,可見老師僅占二成,大學生與中學生居然占大多數(近四成),組織成分過度雷同,實在啟人疑竇。教育部應釐清權責角色,回歸正常程序。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說,國教院花兩年多時間,委託60多位教授教師,向500多位高中國文教師問卷徵詢,訂出文言文占四成五至五成五的新課綱草案,從原本30篇選文縮減出20篇。後來普通及單科型高中分組審議會提出六個議案,今進入課審大會逐一討論。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課審委員提出的第五案「文言文之課數比例須符合每學期以30%為上限」、第六案「推薦選文從20篇降至15篇」。其中五、六兩案合併,將文言文選文再降為10篇,並舉行網路投票,針對普通高中審議會委員提出的54篇文言文選文,由517位投票者選出10篇文章;得票前10名中僅「桃花源記」、「赤壁賦」、「鴻門宴」和「岳陽樓記」是原來國語文領綱小組的選文。
段心儀說,新增六篇文言文中,除了「望玉山記」是98課綱曾出現,其他五篇與台灣有關的古典文學,皆從未出現在課綱選文中,甚至有的是國文老師很不熟悉的篇目,有些篇目的語句極不尊重原住民;另外,「七星墩山蹈雪記」是日人灣生中村櫻溪之作,「把韓愈、歐陽修都刪了,卻用了一篇日本人寫的一篇名不見經傳的古文,恐降低學生程度。」
此外,段心儀說,第二案「刪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建議授課年段及選材範圍」、第三案「每冊應選一課文化經典刪除選材範圍」有很大玄機,選材範圍一打開,代表不再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項目。中華文化長達幾千年,有許多學說源流,在台灣多元化社會下,「文化經典的範圍可能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甚至中西文學、宗教都可能出現」;第四案「議題融入課綱不再區分重大議題或相關議題」,會導致為了符合議題性,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好壞,以及文學、文化價值等等。
國文補教老師張楚表示,經典古文只剩四篇,且文采不彰、思想深度欠佳,文化縱深不足的台灣作家(包含一位日據時代的日本女性作家中村櫻溪)作品卻占六篇之多。對照大陸近年大幅增加古文,詩詞的態勢以及外國文學的增選,兩相比較之下,不免更讓人憂心忡忡,「究竟想要打造什麼淺薄的下一代?」
張楚說,更荒謬的是決定這最終10篇古文的人當中只有五分之一的比例是國文老師,是外行領導內行,劣幣驅除良幣,屈原重生怕又要說:「黃鐘毀棄 ,瓦釜雷鳴啊!」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台灣曾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自豪,如今卻選擇「文化自宮」。
台灣就是還沒有把中文搞得稀巴爛,所以古裝劇還看得下去而且還有收視率,只要蔡英文黑箱課綱搞爛台灣中文能力,台灣新一代既沒有改編中國古典文學能力也完全不能跟大陸溝通,就能自外於大中華的文化圈了!稍微文言一點的大陸劇韓國劇全看不懂,從此只能臭幹譙及滿口「靠妖靠北」,那時台灣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出來。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且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導致台生跟陸生的語言能力差異大。縱使是讀理工科的陸生,書寫和表達能力都高於台灣文學院的學生,「古典詩詞或散文的譬喻,陸生都是隨口引來。」,我覺得台灣人中文越爛,才能在華語圈缺乏競爭力,以後腦殘的外國人想進入中國市場,就不會少根筋的來台灣找「懂中華文化」的「人才」了。
蔡英文搞爛中文教育,才能真正的自絕於中國文化。
須文蔚還說台灣中學生平均一年閱讀不到四本書,有閱讀的機會只剩下國文課,國文課如果再不讀經典的文章,台灣年輕人的語言能力跟文學造詣真的令人擔心。我覺得這多慮了,不讀書,多出來的時間可以滑手機及練習背英文字母啊!李家同說有電機系畢業生連A到Z都不會寫,這才是台灣的教育問題!
與其納入嫖妓、歧視原住民的垃圾文言文,還不如全部廢除文言文教育,讓台灣學生快樂學習,網路時代學甚麼寫文章啊,兩三句的火星文及表情包就夠了!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說歌頌唐宋八大家,是在「造神」,我覺得很棒,靜宜大學的學生太有智慧了,very good!台灣人學會寫A到Z才是當務之急。
學生才是教育主體,不應該把老師覺得好的東西給他們吃,學生要滑手機不要文言文,我們應該支持他,只要台灣徹底滅絕文言文,蔡英文「自自冉冉」才不會讓人有機會質疑,台灣人在華文圈徹底缺乏競爭力後,才能從A到Z的英文字母領域上猛進!
加油!我支持台灣全面廢除文言文教育!!!
Blackjack 2017/8/20
東華教授:理工科陸生的語言能力 比文學院台生好
2017-08-20 11:11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東華教授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
東華教授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圖為大陸高考情形。(新華社)
「台灣丟掉的,大陸現在要撿!」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甚至在高中升大學的入學考試中,還要考文言文默寫,且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導致台生跟陸生的語言能力差異大。縱使是讀理工科的陸生,書寫和表達能力都高於台灣文學院的學生,「古典詩詞或散文的譬喻,陸生都是隨口引來。」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選文開放網路投票惹議,課審會更建議將文言文選文降為10篇。對此,須文蔚說,大陸最新的教育改革是,國家競爭力的強大是要從基礎的語文和文學閱讀能力開始培養,正是台灣以前最擅長的跨域文化、對於文字文學的深刻理解等等,現在大陸急著撿,台灣卻要把它丟掉。
他也舉香港為例,他說,香港前幾年將高中國文的文言文完全取消,而課綱影響升學考試,高中生就把文言文束諸高閣,等到第一批學生進入大學後,大學端發現問題非常嚴重,學生從語文到文字的能力都變得很糟糕,這就是「華語圈實驗失敗的結果」。後來,香港立刻增加12篇必讀古文,台灣現在還要減為10篇,比香港還低。
須文蔚說,高中的國文教育,同時擔負語文教育跟文學教育的責任,而經典的閱讀非常重要。過去大家都一直圍繞在文言和白話的爭議上,希望把文言文的比例降低,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但經典的文字,許多是以文言文或古典詩詞的形式存在,他認為,強硬規定文言文的比例,其實沒有必要。
他認為,理解古典文學,是不妨礙台灣自主和台灣整體性的。有台灣精神、一些晚清的士大夫,其實都是精通古文,像是賴和。語文和文字是認識文化的工具,不需要全部都砍掉,就像美國是一個新興國家,但也沒有拋棄莎士比亞。
「文學經典或語文經典文本的閱讀,不應淪為意識形態的爭奪。」須文蔚說,一首詩或古典散文,是汰襲了幾千年,最後被留下來。從過去的30篇文言文,現在若要降至10篇,基本上已經很難選,且台灣中學生平均一年閱讀不到四本書,有閱讀的機會只剩下國文課,國文課如果再不讀經典的文章,台灣年輕人的語言能力跟文學造詣真的令人擔心。
針對這次課審會選文爭議,須文蔚說,不要把所有關於台灣文化的負擔,全部都放到國文科,「讓文學回到文學吧!」地理科老師如果覺得需要有晚清到日據時代的文言文,就回到地理科教,歷史科老師也可以選擇文言文到歷史科教,生物科也可以教本草綱目。
另外,須文蔚說,其他科的委員,實在不需急於在國文科必選文章篇目上著力,因為未來會開設更多關於區域文學、歷史文學、地理文學的選修課,學校老師都已經在規畫,並與大學端合作。
陸生﹒課綱﹒國文
*****
課審會學生代表:歌頌唐宋八大家,是在「造神」
2017-08-20 11:28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在「造神」。報系資料照
課審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表示,這次的網路票選對象,包括國文教師、非國文教師、社會人士、大專校院學生等。教育是國家大計,應由多方意見碰撞,就像課審會當初會加入學生代表,就是基於相同理念,但為何國教院做選文調查,卻只有找500多位國文教師,「非常不恰當」,國文老師雖然會教國文,但不一定知道學生想要什麼、不知道社會的需求是什麼。
林致宇認為,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只是在「造神」,文章傳遞的思想並非現代社會所需要,更有可能傳遞封建、保守、古板的思想,不能只是因為「有名」或「主流」,就要選擇他們的文章,重點是如何培養學生對於文章的分析、素養、思想。
有國文老師提到票選出的六篇文章是台灣文學,但林致宇認為,新課綱理念本來就是要讓學生更知道生活的社會跟土地,與自己的關聯。台灣也有很多文言文,且貼近這片土地,「台灣文學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遠大於唐宋八大家。」
「網路投票結果並不會定調為決議。」林致宇說,起初普高中分組委員一致認為,應把20篇文言文選文砍至10或15篇,也經過全體委員同意,決議過後,有委員提出付委動議,通過後組成工作小組,進行資料收集、網路投票等等,並非由少數委員主導。相關決議也都有公告。另針對網路投票結果,因為有些選出來的文章,有部分委員不同意,之後還會再回到委員會上討論,投票決議後,才會送到審議大會。因此關於「選文刪修」的實質內容,今天不會送到大會討論。
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大會學生代表蕭竹均表示,依課審會程序,課審會各分組做出的決議,對大會來說,僅是「建議」,最後課綱要怎麼修改、決定,權責全部都在大會身上。10篇網路選文是否要送至大會討論,大會則尊重各分組委員的決定。
*****
高中國文課綱選文有嫖妓、歧視 師批:浩劫時刻來臨
2017-08-20 09:20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高中國語文課綱選文有爭議,國文老師指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
高中國語文課綱選文有爭議,國文老師指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來到!」 聯合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今召開中小學課程審議會大會,首輪討論高中國語文課綱。針對課審會委員欲將高中推薦選文中的文言文由20篇降為10篇,並網路票選出10篇文言文,其中六篇是台灣古詩文,包括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有國文老師直指,當意識型態凌駕文化藝術價值時,「國文浩劫時刻來到!」
「課審委員成為宰制高中國文課綱的怪獸!」翰林出版社國高中國文教科書總召集人宋裕表示,課程研修小組本來已經擬定,文言文比例為45%至55%,是較有彈性的做法,且推薦的20篇古文由先秦到清朝平均分布。然而,課審會決議的六篇台灣古典詩文,明顯是政治的意識型態作祟,都是一些糟糕、沒文采的文章,包括蔣渭水的文章講嫖妓,還有歧視原住民族的文章,讓13萬高中生讀一些無趣的文言文,令人憤怒而悲哀,與威權時代強迫學生讀蔣公文章意思相同,只是讓學生更討厭國文而已。
「如果強行通過,要串連國文老師、學生和家長,到教育部抗議。」宋裕說,課審委員的角色並非課綱修訂者,而是以專業角色提出參考意見,課審委員怎能越俎代庖,反賓為主,提出推薦選文?課綱推薦選文非同公民投票,怎能讓學生、家長與各行各業來表決?從得票比率,可見老師僅占二成,大學生與中學生居然占大多數(近四成),組織成分過度雷同,實在啟人疑竇。教育部應釐清權責角色,回歸正常程序。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說,國教院花兩年多時間,委託60多位教授教師,向500多位高中國文教師問卷徵詢,訂出文言文占四成五至五成五的新課綱草案,從原本30篇選文縮減出20篇。後來普通及單科型高中分組審議會提出六個議案,今進入課審大會逐一討論。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課審委員提出的第五案「文言文之課數比例須符合每學期以30%為上限」、第六案「推薦選文從20篇降至15篇」。其中五、六兩案合併,將文言文選文再降為10篇,並舉行網路投票,針對普通高中審議會委員提出的54篇文言文選文,由517位投票者選出10篇文章;得票前10名中僅「桃花源記」、「赤壁賦」、「鴻門宴」和「岳陽樓記」是原來國語文領綱小組的選文。
段心儀說,新增六篇文言文中,除了「望玉山記」是98課綱曾出現,其他五篇與台灣有關的古典文學,皆從未出現在課綱選文中,甚至有的是國文老師很不熟悉的篇目,有些篇目的語句極不尊重原住民;另外,「七星墩山蹈雪記」是日人灣生中村櫻溪之作,「把韓愈、歐陽修都刪了,卻用了一篇日本人寫的一篇名不見經傳的古文,恐降低學生程度。」
此外,段心儀說,第二案「刪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建議授課年段及選材範圍」、第三案「每冊應選一課文化經典刪除選材範圍」有很大玄機,選材範圍一打開,代表不再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項目。中華文化長達幾千年,有許多學說源流,在台灣多元化社會下,「文化經典的範圍可能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甚至中西文學、宗教都可能出現」;第四案「議題融入課綱不再區分重大議題或相關議題」,會導致為了符合議題性,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好壞,以及文學、文化價值等等。
國文補教老師張楚表示,經典古文只剩四篇,且文采不彰、思想深度欠佳,文化縱深不足的台灣作家(包含一位日據時代的日本女性作家中村櫻溪)作品卻占六篇之多。對照大陸近年大幅增加古文,詩詞的態勢以及外國文學的增選,兩相比較之下,不免更讓人憂心忡忡,「究竟想要打造什麼淺薄的下一代?」
張楚說,更荒謬的是決定這最終10篇古文的人當中只有五分之一的比例是國文老師,是外行領導內行,劣幣驅除良幣,屈原重生怕又要說:「黃鐘毀棄 ,瓦釜雷鳴啊!」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台灣曾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自豪,如今卻選擇「文化自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