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流即交流的時代 - 《親密之海》與《群島》
2025/08/13 11:37
瀏覽8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前陣子看了《#親密之海》劇集,優秀的團隊、劇本和演員,質感很不一般。
我想起自己的第一部同志電影,《#17歲的天空》,由楊祐寧和Duncan主演,當時我驚嘆:哇!整齣電影都沒有女生耶!可是毫無違和感耶!
《親密之海》更猛,男男、女女、男女全包含的世界觀,如空氣般自然,想推薦給身邊尚無法理解酷兒的朋友,可惜尺度偏大,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雖然這齣劇的話題焦點似乎都畫在多角戀和大尺度性愛,其實裡頭包含了兩岸政治、世代思維、社群媒體、跨國移工、戰地醫療、死亡議題等,陳述的事實雖然殘酷,但也留了許多空間讓觀眾思考。
看完劇集後,把買了許久、掉進書海中的《#群島》小說捕撈上岸。
截然不同的氛圍。相較於《親密之海》溫和持平的表達,原作小說《群島》尖銳且沉重,因為不帶濾鏡,毫無遮掩,敘述社群媒體的血腥特性和現實觀察,「網路不再是實體世界的延伸,而是倒過來,實體世界才是虛擬網路的延續」、「透過與他人一同討厭一件事或一個人,他們因此形成一個有形或無形的團體」、「何謂事實,說是事物的客觀存在,其實是每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某種焦慮,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在書裡交叉質詢、辯論,對抱持「一百個法國人喜歡一百種乾酪的口味,世界需要保持多語」想法的你和我,應該更有感觸。只是在短影音餵食的年代,我們還能透過文學相互理解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