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想安老嗎
2024/12/01 14:00
瀏覽794
迴響6
推薦121
引用0

2024.12.1.

最近已經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周邊的朋友也差不多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職場大家都有些心慌也有些擔心因為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沒有固定收入了有規劃的人因為早早就有準備或是配合政府的退休計畫有筆可以維持基本生活的費用相對的顯得比較沒有那樣憂心相對的一些在私人公司的朋友則是因為各個公司的退休制度不同所以面臨的問題也有些差異

我們最近也在思考未來在何處找個棲身之所也參考了許多安養機構當作一個參考或是評估的重點當然我們也許是未雨綢繆規劃的過早些但是以我們的習慣是事情寧可在發生前多做些功課免得事到臨頭手忙腳亂但是這類事情我們不太敢與朋友做深入的交流因為個人的想法與規畫都不同甚至有些人一直避談這類問題當然我們中國人仍希望是在老時與晚輩共處就如同世世代代的傳統奉養親人到最後一刻但是看現在的環境實在有太多的變數所以都要把任何可能化做可能的選項

周邊的親戚們看起來每家都有每家的問題,當然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別人根本就不覺得這是問題,但是對於我們而言這些都是一種警訊,未來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主要是我們自己能夠承受得起與否。

有人曾說過:誰能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想想人生當中要事事圓滿真的要費很多心力,孩子不是自己就會長大的、工作不是爭取就是你的、家人不是付出就會讓對方感動的,所以也常會在通訊軟體中從朋友那裏得到許多人生哲學的文章,這種文章在年少時從不會想去深入了解,總覺得那是騷人墨客在無病呻吟或是所謂的文青在強說愁,到了有些年紀才發現學習理工可以解決現實面的問題,但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越到老越顯空虛。

小的時候覺得要長大真的很辛苦,寫不完的作業念不完的書,等到工作時發現念書考試是最簡單的,現在再回頭看要想安養頤年才是最困難的。因為小時、年輕時這些問題大部分是自己可以承擔的,但是越老面臨的問題也越多,我們現在也是選擇性地去處理,因為每個人的理念不同,就算你講得頭頭是道對方也不一定會接受,所以現在採取的方式是自求多福,我們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顧不上別人了。

現在我們身邊的問題逐一解決了,可以開始關注我們可能的未來,當然我們也是摸著石子過河,小心翼翼的走穩每一步也希望不要給晚輩帶來太多的負擔。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所見所聞
上一則: 也許現在剛剛好
下一則: 自主權
迴響(6) :
6樓. 中子(東籬居士)
2025/01/09 19:06

誰說老不如新呢?過去有人說,老本、老友、老伴三老最值得珍惜,後來則有人補充,加上老身(身體健康)及老小(有兒孫承歡膝下);也有人提出老身、老本、老伴、老友及老居(有屋可安居)的「五老」哲學,總之,外在的美好條件當然是愈多愈好,但老身的健康活力條件才是最基本的吧。

<旅遊見聞>返鄉重溫「國境之南」風情-恆春鎮老街、旭海草原遊(附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1542618
5樓. 城市小農
2024/12/17 15:52
學習理工可以解決現實面的問題,但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越到老越顯空虛。很多事情真的是面臨了才有感,提早規劃,做好心理準備是有必要的。
物質及心理層面兩者不可缺.自己最清楚就多充實一些自認不足的.這才完美.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4/12/23 13:03回覆
4樓. 米若絲
2024/12/05 13:32
前後送走雙親後,我的心得是,順其自然。
請節哀.但是自己的路還是要繼續有規劃沒牽掛.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4/12/23 13:02回覆
3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
2024/12/04 21:33
讚的
讚讚的讚讚的哇哩咧
謝謝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4/12/23 13:01回覆
2樓. 阿丙0.6
2024/12/02 19:32

顧好健康即為嘉惠子女。

一日無憂即屬天上神仙。

真是如此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4/12/23 13:01回覆
1樓. 旭日初昇(新年快樂)
2024/12/02 11:58

未雨綢繆,及早規畫準備,方能安老。

現在是個生不如死---生育率小於死亡率,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難題,年長者何苦再為難年輕人?

我與老伴是在準備在家安老,若有一方不能自理,就請看護。

至於財務管理,就有些麻煩,因子女皆在海外,屆時大概只能請姪子姪女晚輩代勞了。

凡是及早規劃.讓自己更能享受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4/12/23 13:01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