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2013/03/31 14:32
瀏覽713
迴響1
推薦13
引用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宗通》:

所云者,非住於,如凡夫所住。

亦非住於,如二乘所住。

真如實際非假非空,住於中道諦也。

 

所云降伏其心者,非按伏六識,如凡夫所修。

亦非斷滅七識,如二乘所修。

八識心田微細習氣,以真如熏之,令轉識成智

譬降賊眾,為我良民,故曰降伏也。

 

名詞註解:

【中道】:

 不偏於,也不偏於,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謂之中道法相唯識為中道,三論八不為中道,天台實相為中道,華嚴法界為中道。

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生的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因為是八識中的前六識,故常被稱為前六識。

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末那識】

 八識中之第七識;華譯思量,又譯作,它恆常在審察,恆常在思量,在審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愛、我慢)跟著它,故我執的成見很深,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

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八識】

 (名數)法相宗謂眼耳目鼻舌身意六識之外。更有末那識阿賴耶識二者,末那之義為我執。謂執持我之見者。即此識也。阿賴耶者。即末那識所執以為我者也。其義為。謂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識性靈,皆指此。(參見:識)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Path Walker
2013/04/01 23:35
與此同時

若能參看

"華嚴經 妄境還源觀"

當更有進境

譬如 "三細" 及  "六粗" 之成因與實相

~

小弟  合十

 

 

感謝您!末學找找看。 生生2013/04/02 20:06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