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老師解說:太極氣功「站樁」該怎麼「站」?
〔緣起〕
差不多兩年前,2011年8月,網友寄電子信來與我分享網路上面一篇有關「站樁」的文章。該篇文筆刻意輕鬆有趣,強調簡單易學。
該文中言:
「站樁及呼吸是最為簡單有效的養生術,是傻瓜都可以練習的功法。......什麼是站樁呢?以姿勢講,不過是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微彎,兩手在胸前抱成圓形,垂肩、鬆胯,總之,但求全身放鬆舒服。以心念講,最好啥念也無,只是站著。以呼吸講,最好不去管它,它自然會呼會吸。」
我看了回覆說:
「這寫的只是形貌略似的站樁法,沒有寫出重點與關鍵處!
看過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會這麼站,卻都沒站對!
站樁的重點在於『鬆腰圓襠』與『氣沈丹田』,站的重心在兩腳掌外緣,兩條腿是微外張的,然後氣沈丹田,如此的膝微彎是自然彎的,不是人刻意去使膝蓋彎。
還有練時穿的服裝鞋子也很重要。
你若要練(他本身有學太極拳),可依我所說的去練。
其實,練功的東西,一定要當面教學,很難用文字說清楚的,這是我不太喜歡寫太極拳或氣功文章的原因。
武功祕笈是給有相當基礎的人看的,初學者是怎麼說都說不清的,一定是要當面教學的。」
網友回信說我講的要領他無法領會,他的太極拳老師也沒說。
我回覆說:
「『鬆腰圓襠』,『站的重心在兩腳掌外緣,兩條腿是微外張的』,
這就是你會不會被推倒的關鍵。
也許是你的老師保留這祕笈不說,也許是你的老師還沒懂到這裡(還是外行人)。
這是太極拳基本的站姿功架,我當年進成大太極拳社,一開始就教了(太極拳八個口訣要領)。
也許正確的姿勢是必須當面做出示範並講解才能令你懂,文字真的很難說清楚啊!
以後我再寫一篇完整的站樁吧。」
事隔一兩年,雖然這段時間我一直忙於出版著作與網路傳道解惑,這件事始終擱在心裡,答應的事情,不會忘記。
現在諸事總算告一段落,稍有閒暇,以下遂以我自己練太極拳二三十年的體會來整理關於「站樁」功法的要領,試著努力用「文字」來表達「動作姿勢」的重點。
若讀者仍然無法從「文字」來領略,有機會「當面」來找我示範與指導,也許才能明白吧?
....................................................................................................................
〔太極氣功「站樁」練習要領〕
一、心法
佛法所謂「萬法唯心」,「一心生萬法」。做任何事情,學習任何功法,心念與態度最重要。
要教導學人學習什麼事物,我絕對不會說:「很簡單,連傻瓜都會。」
這樣說雖然有「誘導」一般大眾的作用,卻容易使人「掉以輕心」;以輕忽的態度來學習,只會摸到皮毛而自以為是,無法登堂入室,真正學到東西。這是現代人的通病。
來到我這裡,即使是看來再簡單不過的東西,你都不可以用「輕鬆簡單」的心態來學。尤其是對於身心靈的學習。
(一)以「敬心」尊重自己的身心靈
首先,你要尊重愛惜你自己的生命,珍愛你自己的身心靈,要向你內在深奧的身心禮敬、探索與墾拓。
先有一份「敬」心,對自己身心靈生命的「敬心」,才能進入學習的領域。
(二)以「敬心」尊重所學的功法
有些功法,「簡單易學」只是膚淺的認識,內在的堂奧尚有待用心體會始能窺知。對於太極氣功「站樁」的學習,必須先有這樣的體認。
(三)以「敬心」體會天地道法
所謂的「太極拳」、「氣功」,凡運用到「氣」,無不是天地宇宙之氣與人身相互關連之「氣」。故對於天地之氣,與道法,須有一份虔敬之心,始能進入其中學習吸收。
(四)「敬心」而後「淨心」
學習功法之初,有了以上的「敬心」,接下來要能「淨心」。排除心中妄想煩雜之事,排除名利之心,練功只為了提昇身心靈的健康,不為其他目的。
(五)「敬心」、「淨心」,而後「靜心」
一步步「敬心」、「淨心」之後,接下來要「靜心」。心念沈靜下來,向內觀注(觀察注意)身心與肢體、氣息的感受。
二、練功的準備事項
(一)場所
練太極拳、氣功,甚至簡單的「站樁」,最理想的場所,是戶外清靜的山林、有草木的公園等。
若在室內,宜在較為整潔安靜的空間。
室內可以點沈檀香,放寧靜輕緩的音樂,有助靜心。
(二)時間
戶外練太極拳、氣功,甚至簡單的「站樁」,最理想的時間,是清晨五點到七點,「氣」最清淨。其次是上午,再其次是下午太陽下山前。晚上不宜。
若是室內,以自己身心適合的時間為宜,儘量不晚於晚上九點。
若身體飢飽勞倦皆不宜。
(三)服裝
以寬鬆天然棉質衣服為宜,袖子、褲管無紮束者。室內宜赤足,以利通氣。戶外則宜著平底布鞋,厚底球鞋不宜。
此外,身上的物品,如手機、眼鏡、手錶等干擾或束縛肢體的物品,宜皆取下。
(四)收心
準備練習與練習中,不宜與人閒聊,以免心馳不靜,無法達到運氣的功效。
三、「站樁」功法步驟與姿勢
經過了上述的身心準備,接下來可以正式進入「站樁」功法的學習。
請依照下列步驟來練習:
1.站姿隨意,先放鬆身心,以腹式呼吸法緩緩深呼吸。呼吸不要刻意,自然即可。
2.當自覺心已漸漸安寧,氣息漸漸深長,緩緩打開雙腳,與肩同寬。
3.兩足平行站立,氣息自然下沈,兩膝自然微屈,微向外張,站立重心置於兩腳掌外緣(即腳底縱向、外三分之一部分),腳趾略張開抓地。
4.背脊伸直而不僵直,下巴略收,肩膀與雙臂自然鬆垂。臀部與小腹略內收,鬆腰、落胯、圓襠(即臀部向兩側微外張,使兩條腿呈倒U字型,而非倒V字型)。
5.上面這些姿勢,即是太極口訣所謂的「虛靈頂勁」、「沉肩垂肘」、「尾閭中正」、「鬆腰圓襠」、「氣沉丹田」等。
如何檢驗這些姿勢自己做得正確與否?
如果做得正確,會感覺到背脊似乎成為一個「中空」的長管子,氣息在其中,上下通暢,然後上身胸膈之間會因為氣息通暢、呼吸深長舒暢而自然開闊拉長。
6.以如此姿勢,緩緩而自然深呼吸(腹式呼吸)。雙肘保持下垂,而小臂可以輕鬆抬起在腹部前約15公分處作抱球狀,雙手略開,掌心略向內,手指自然放鬆,不刻意併攏,也不刻意張開。這姿勢主要是維持肢體的平衡穩定。雙手自然下垂不抬起亦可。
7.以上述姿勢,緩緩深呼吸,
開始可輕鬆站立5~10分鐘,漸漸可加長時間至30分鐘。
眼睛自然下垂(輕輕閉上亦可),意念專注於呼吸而不刻意。
期間可以隨身體狀況而微開口吐氣,以利體內濁氣排出。過程中須保持放鬆而專注,不宜東張西望,或與人交談。
8.若「氣」通了,使身體自然「動」起來,亦順其自然擺動或抖動,不需壓抑。
四、練功之後的注意事項
1.練功之後,體內的「氣」仍在運行,不宜驟然進行日常事務,或與人交談。宜在場地稍微緩步繞行,然後靜坐休息五分鐘再起身。
2.如有流汗,可用乾布或濕毛巾擦拭身體,不宜沖冷水,也不宜立刻沐浴沖澡,以免影響行氣。
3.練功後宜飲用一杯溫開水,夏天可飲常溫的開水,勿飲冰冷飲料。
4.如需用餐進食,宜於練功半小時後為之。
五、結語
以上即是太極氣功「站樁」練習的正確法則與要領。
依此日常練習,不限於「站」,行住坐臥皆可練,只是姿勢不同,法則不異。長久練習下來,漸漸能進入中正安舒,身心寬泰之境;紓解壓力,消除疲勞,調理情緒,疏通經脈,而達到養生益壽的目的。
自在老師撰述
2013/4/27
(2013/8/31補充)
(本文以多年親身體驗撰述,有著作權,引用或轉載須經本人同意)
~~~~~~~~~
◎自在老師習拳資歷:
.民國71年進入成大太極拳社開始習拳至今。
.主修陳氏老架太極拳、鄭曼青三十七式太極拳,兼習太極劍、八段錦等功法。
.習拳歷程詳見:
從武術到禪修——我的太極拳修學歷程
http://blog.yam.com/masterrest/article/35725297
.曾任社區大學太極拳老師。
- 5樓. 善 行2016/09/08 01:39
老師吉祥
我剛開始學站樁. 認識站樁不久只是自己在網路上搜索有關資訊. 無意間看到老師的網頁. 請問老師站樁有這兩個字有英文翻譯嗎? 您的站樁教學有沒有正式英文版而不是網頁中的 translate this page?
善行合十
(mcpanzzz@gmail.com)您好!
很抱歉,我沒有英文翻譯耶。
中國功夫一般是用「音譯」,例如「太極」、「功夫」、「氣」等,都是用音譯。
您或許可以去請教英文翻譯專家,看怎麼翻譯好。
自在老師 於 2016/09/08 22:55回覆 - 4樓. 星空2015/08/31 17:55請問…可以當面教嗎(janet97120@gmail.com)
- 3樓. 阿著2014/03/22 22:23請問老師可以向你學站樁嗎?(jaujow@gmail.com)
- 2樓. 金大俠2013/05/08 19:41學無止境
謝謝自在老師仔細回復•••我正慢慢體會學習。
又,我這三腳貓式的太極拳,竟被老美、老印同事奉為大師,畢恭畢敬,要我開班授徒,•••求之甚勤,卻之不恭,我也就隨機隨意地式範推廣了,就當是教學相長啦•••拳道無涯呀!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您上次所言的:「站樁時,腳的重心不是要落在腳底湧泉穴嚒?」
我查網路,的確是有某位教拳者如此主張,並且出於其著作。
我特別去請教了我成大太極拳社的師兄「趙忠海」,目前是太極拳三十幾年的資深教練,在太極拳界小小有一點名氣,youtube上面有他打拳的影片,搜尋即有。
趙老師說,上述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他說的跟我說的一樣,那樣站,就是雙腳平貼在地,重心是「雙腳全實」,而穴位點只是一個腳底凹處,不可能成為站立的「重心」。而且「湧泉」穴在腳底稍前,那會使「重心」前傾,身體不正。正確的站姿是雙腳平貼而稍微在後,接近腳跟的地方。
他認為我說的那種站法,是「初階段」的站法。
以上是趙忠海老師的說法,加上我註解的歸納。
我說的那種重心在「腳底外緣」的站法,其實也並非「我說」的,鄭曼青的「鄭子太極拳」圖解就畫了這樣的腳底重心圖。
我說的那種站法,對於氣功之「通氣」「行氣」比較有效果。趙老師說的,則是太極拳「武術」方面的站法。
至於教拳,趙老師常說,時下很多一知半解的人教拳,並不能真正「弘揚國粹」,反而是「誤導」。
不過,在美國,教老外教個「形」,讓他們比畫比畫過過癮,也不錯啦!
我女兒常說,我如果去到國外,憑著一些「國粹」本事,如「書法」「太極拳」等,應該不會沒飯吃啦!呵呵!
以上供參考。
自在老師回覆
自在老師 於 2013/05/09 06:34回覆 - 1樓. 金大俠2013/04/29 09:54腳的重心不是要落在腳底湧泉穴嚒?
站樁時,腳的重心不是要落在腳底湧泉穴嚒?
自在老師提及以下兩點很不錯(我以前沒聽過),謝謝!
1•即臀部向兩側微外張,使兩條腿呈倒U字型
2•重心置於兩腳掌外緣(即腳底縱向、外三分之一部分)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所言:「站樁時,腳的重心不是要落在腳底湧泉穴嚒?」
這句話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除了站法不對(如前述),
穴位只是一個「凹處小點」,怎麼可能成為人體站立的「重心」呢?
人體舉手投足,若要與「穴位」產生關連,只有使用「意念」,而非姿勢動作。
也許原來這句話說的是「意念」,而非「站立重心」。經由轉述,就產生了偏差。
鄭曼青的書中,也有講到某個動作,意念放在某個穴位的。
您自己慢慢體會吧!
自在老師 於 2013/04/29 11:34回覆承上。
這兩種站法,也影響了「氣」是否能通。
如你所述的站法,「氣」不能通,只能進行平常的呼吸。
依我所述的站法,體內「氣」就通了,呼吸很順暢舒服。
您自己試試比較看看吧!
自在老師 於 2013/04/29 11:22回覆謝謝您的回應!
所言:「站樁時,腳的重心不是要落在腳底湧泉穴嚒?」
這是您的老師說的嗎?
我在太極拳界接觸過很多老師,也看過很多大師的教學影片,還沒聽過有這種「站」法!
我所述的站法,就是太極拳「起式」時的站法。
太極拳的腳步,只有「虛實」,平行站姿都是站兩腳「外緣」,其他有「三七步」、「全實」、「全虛」、「腳尖點地」、「腳跟點地」等等,跟「穴位」沒有關係!
你可以看鄭曼青著的《鄭子太極拳》,有腳步的虛實圖解,根本與穴位無關,連提都沒提。
若如你所說的站法,那就是兩腳平貼在地,你可以試試看,這樣站,身體後仰,就站不穩,找個人推一下,勢必就不穩而倒。
依我所說的站法,身體後仰也不會倒,有人推的話,身體左右轉身閃躲很靈活,重心要轉換也很靈活,不會倒。
現在有些老師,一知半解,隨便亂套些中醫經穴名詞「唬」外行人,誤人子弟。
不過,用「文字」解說真的很費事也不容易明白!有機會當面示範來講,就會清楚了。
自在老師回覆
自在老師 於 2013/04/29 10:5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