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天使孩子的魔鬼訓練
這次發生的「X得」事件只是讓人覺得,某些父母的「教育觀念」
扭曲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一個孩子的基本教育,不是該由
「五育均衡」開始嗎?這些很基本,卻似乎好像沒有人再提了。
還是父母覺得學校不足以承擔基本教育功能/責任?這我倒是
比較信,因為正好符合「過度期望」的社會風氣。
沒錯,只有「非常過度」的期望。才會將「吞火、劈柴」稱為
「心智開發課程」。很久以前是聽過類似「精神潛力學」,目的是
發掘人類潛在的力量,尋求不受肉身的限制,將精神潛能發揮到極度。
自我催眠也算是一種方法,但這些不該是成年人的「活動/遊戲」嗎?
在現在的社會「過度期望」有很意外嗎?其實未必,記得聽過一個
機構搞得的小學生爬上玉山來領「畢業證書」活動,這已經是一個
「錯誤」示範。以一個小學生的體力,硬要上玉山合理嗎?
現在有公路有老師也有隨行醫師,請問平均每位小學生準備要
花多少$$$?只是一場「你看我不一樣,因為我有錢」的秀。
先來個對照組吧。加拿大溫哥華市每年「鮭魚迴游」期間會辦
一次「健行」,路線有一短一長兩線,4哩或7.5哩(?)可自選。
每個人費用只要幾塊錢。優點是:人人都可以參加,沒有門檻。
「親子」同樂,做爹娘的也正好需要鍛鍊鍛鍊。
有「教育意義」,而且是「四育並重」:
見到親友尊長正好演習德育;學到「鮭魚迴游」過程,有人說明,
親眼所見還摸的到「魚梯」是智育;一天走下來勝過體育課
(晚上都早點睡);與其他小朋友同樂可以算群育。
(註:要有心理準備,帶太小的孩子去,最後一段會成為
你的「背包」)
回頭來看這次的「怪力亂神」之事。
課程總共要付出數萬或數十萬,加入課程之前沒有打聽「口碑」?
課程之中沒有和子女聊聊天,課程內容和了解孩子們的感受?
和老師聊聊自己小孩,每小時收費三千元?
說了半天,活動也好課程也好,我們父母自己本該先了解內容,
過程中要保持參與,只付錢就幻想子女變成「超人」?
以前類似這樣的事也不是沒有鬧過,像什麼什麼「XX小貴族」,
結果是一場空(忘記是財務還是什麼問題)。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不是呢?請走正路。
先告訴你:就算想進「哈佛大學」或其他「長春藤學校」,
入學申請競爭十分激烈,「有錢人」有「優勢」。你可以「捐款」、
「作弊」(找人寫這個那個),「近親」進過哈佛還特別「考量」。
但是你進去之後,也要能承受特別「壓力」。每年還是有不少人
「Drop Out」。而且哈佛收的也不完全是有錢人,學生優秀但
沒有錢,會另外有獎學金貸款等等方法。
還有,拜託!仔細看看那些「成功範例」的故事,尤其是國外,
那個不是父母要「參與」,而且是參與「很多」。先了解發掘孩子
的長短處,才可以談別的。各位為人父母的,不論你想怎麼「得」,
你不該是「局外人」。
再說個故事。
有個小女孩(歐洲出生是美國人),從小大家都說她自閉,
醫師也是。一直到有位耳鼻喉科醫師發現:她是耳朵聽覺障礙。
說來詭異:平常我們覺得萬馬奔騰的波濤聲,她不在意;水龍頭
滴滴答答的流水聲,對她是無法忍受的噪音。治療後。當然學習
恢復正常,最後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藝術學院畢業,有項作品還
得到畢業生獎,還是類似的獎勵。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希望的是
她的母親(此時小女孩父母已經因故離異)。
延伸閱讀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安歐門2009/10/30 09:37封建時代
許多亞洲的父母還活在封建時代,
父母是長者、是權威,不容置疑,
所謂的愛,當然也是強制的,自以為是的。
說了沒用,人的腦袋是沒辦法換的,
只能期盼下一世代的父母會改變一些。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 2樓. 隨便說說2009/10/30 08:17父母總是把孩子當自己的反射
東方的父母往往存在一種想法:孩子是自己的複製,是達成自己目標的工具。這些父母都沒有理解一件事。他們的子女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可以為所欲為的。看看這些把孩子送去開發潛能的父母,其實與一些父母因自己失敗而把孩子一起帶去自殺的父母,根本上是一樣的。他們都沒有尊重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1樓. paulao2009/10/29 23:27教育實在太重要了
需要長期關注,協手並進吧?的確,長期和協手。
光一個課程的改進就該如此。 NetSpider 於 2009/10/30 12:3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