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公債市場簡介
2016/09/07 16:47
瀏覽1,12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1.負利率風潮延燒私部門
全球有總值$300m的負利率公司債,讓歐洲的pension funds和insurance companies更難找到安全但正利率的資產。目前fed維持正利率,但根據「非受各國央行持有的正利率公債中,有48%是美國公債」知全球對於美國公債的需求高,高需求甚至能壓低公債利率。日本的保險箱銷量增加,顯示民眾不放心將錢放在銀行

**債券相關名詞:
(1)par value票面價
(2)coupon rate票面利率:利率是資金市場供給與需求所決定的價格,也就是使用資金者付予提供資金者的成本。而票面利率係指債券發行條件上所記載的發行機構支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率。通常票面利率水準會依據發行者的信用等級、發行時點的市場利率及債券流通性而決定。國內債券的票面利率通常以固定利率為主,其次為浮動利率。
(3)市場交易價bond price:價格增加,殖利率就降低,反之亦然。
(4)yield rate/ yield to maturity殖利率: 新聞出現的「yield」通常指yield to maturity。指債券投資人從買入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日為止,這段期間的實質投資報酬率,又可稱為「到期殖利率」。債券價格下跌,則殖利率增加,反之亦然,因為票面價不變。
(2&3)票面利率與殖利率:一般而言,若債券持有人期望的投資報酬率(到期殖利率)低於票面利率,即表示債券持有人不惜減少未來利息收入以換取債券的擁有,這時債券價格即形成溢價。同理,如果到期殖利率高於票面利率,則債券價格形成折價;而當到期殖利率等於票面利率,則債券價格形成平價。通常市場利率波動會影響債券殖利率的變動,進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上漲或下跌,這時就會產生所謂的資本利得或損失
(5)interest rate市場利率:利率增加,甚或超過票面利率時,大家拋售債券,導致價格降低。價格降低,才能彌補市場利率較高的吸引程度,才能再吸引人來買債券。然後殖利率就會變高
(6)discount折價買進:在競爭性投標當中,用高於票面利率的殖利率買進時,稱為折價買進。例如某時的美國公債票面利率訂為4.500%,拍賣決定的到期殖利率為4.530%,則表示投資人用99.5015的價錢,折價買進票面價值100元的債券。

**債券市場、利率、與經濟表現
(1)當預期景氣降溫時,資金會湧入相對安全的美國債券市場,交易量增加,導致價格上漲,殖利率降低
(2)當利率增加時,政府會發售更高票面利率的債券(相對於當今流通的),所以也會增加交易量,價格上漲,殖利率降低
(3)債券到期日愈長,該債券價格對利率升降的敏感度便愈高
(4)債券票面利率愈低,其價格對利率升降的反應亦愈大
(5)如果投資債券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收取穩定的利息,只想持有債券至到期日,便毋須太注重這些價格波動或利率風險
(6)當預期利率下降,便增加債券組合的平均存續期間,以獲取最大利益;預期利率上升,則縮短債券組合的平均存續期,以減低利率風險對債券價格的負面影響
(7)中長期公債利率,是長期利率指標
(8)如債券投資人看好未來的經濟前景,紛紛拋售手中的長債進而轉向投資高收益性資產,此時殖利率則上升
(9)美國公債在發行債券時,會選擇接近Fed Fund Rate的利率,設定票面利率。如此可以讓拍賣價格不會讓票面價格,有太大的差距 
(10)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當央行降低法定準備率,貨幣供給變高,利率就變低。利率也是投資的成本
(11)當經濟處於增長過慢、投資銳減不景氣的狀態時,中央銀行買進政府債券,把貨幣投放市場,使貨幣流通量增加,導致利息率下降,從而刺激投資增長,使總需求擴大
(12)央行降低重貼現率提高銀行向央行融資的意願,造成貨幣數量增加,導致利率降低 

**債券風險
(1)價格/利率風險:若市場殖利率上揚,則投資人所持有債券將產生虧損
(2)流動性風險:公債次級市場流通性較公司債市場為佳,新債的交易情況一般又比舊債為熱絡,相對流動性風險較小
(3)通貨膨脹風險:通膨會使市場殖利率上升,抵銷投資人之實質收益率
(4)倒帳風險:債券是一種債務憑證,因此發債人償債能力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之一
(5)匯兌風險:有時匯率會侵蝕掉價格上升幅度。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自修筆記
上一則: [筆記]20160907
下一則: [筆記]提案撇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