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強調企業成功,必須考慮三大因素,稱為3C Model,依重要性分別是顧客(Customer),競爭者(Competitor),與企業本身(Corporation)。
一、顧客
企業宜進行市場區隔,專攻某一特定族群。建議區分法如下
1.依消費目的(Segmentation by Objectives)
同樣的產品面對不同的消費者,用途和使用情境都不一樣。
2.依顧客覆蓋劃分(Segmentation by Coverage)
企業宜妥善選擇市場覆蓋率,並控制行銷成本。在某銷量上找到獲利最大化(成本相較於獲利最小)的點。
3.重新劃分市場(Resegmenting the Market)
市場結構時時變化,企業必須時時考慮是否重新劃分適當的區隔。
二、競爭者
1.進行品牌形象差異化
2.獲利和成本結構差異化,影響因素包括創新者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固定成本佔比(fixed cost ratio),
3.獎勵銷售通路(tactics for flyweight)
原文直譯為次輕量級選手的策略。雖然在絕對優勢上,市場三巨頭(想想BCG的三四法則)的行銷經費一定大於其他企業,但其他企業可以致力維持相對優勢。例如給通路的佣金「比例」可以高於三巨頭,藉以獲得談判籌碼。
4.人財物策略(Hito-Kane-Mono),物相對於財,指固定資產。
三、企業
1.選擇性和優先化(Selectivity and Sequencing)
企業必須進行市場區隔,並專攻特定族群,例如某利基市場。
2.自產或外包(Make or Buy)
在評估成本差異,和附加價值的多寡之下,企業必須決定要自產某些部分,還是外包給成本較低的廠商。例如當罐裝鳳梨上漲時,罐裝廠若有自家農園,便可以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e)以減少成本。
3.提高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
較為特別的方法是可以資源共享,與其他部門,甚至與其他類似企業進行知識社群分享。
參考資料
http://www.mbaskool.com/business-concepts/marketing-and-strategy-terms/1565-3cs-model-ohmae.pdf
http://wiki.mbalib.com/zh-tw/3C战略三角模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3C%27s_model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