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婆婆納名字奇特花美麗
那天在北投中正山頂觀景台旁側草地上,發現一朵朵藍色小花綴滿草地,本以為是通泉草。蹲下一看,原來是久違的阿拉伯婆婆納,第一次見它是106年,之後幾年就會不期而遇。它的花雖然小,但在綠色草叢中的紫色小花非常顯眼。
阿拉伯婆婆納名字由來
阿拉伯婆婆納這名字實在太特別了,就上網搜尋名字由來,有下述幾種說法:
一、婆婆納名字,最早出自明代《救荒本草》這本書,作者是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組織王府中的學者共同編寫而成。 (維基百科)
二、依痞客邦“家栽好逑”部落格【野花補遺】阿拉伯婆婆納的「婆婆納」一文記載:
這婆婆納可不是現代才取的,她其實是個古名,明代救荒本草就提到婆婆納這個花名了。說起來,要瞭解這名稱的由來,必須要觀察她的果實。
婆婆納這屬的野花,其果實為蒴果,蒴果的外形扁平,中間會凹陷成為心形。整個果實看起來,猶如古時婦女收納針線的針線包,故以「婆婆納」名之。呵呵,說穿了就沒什麼學問了,不過記得下回瞧見她們時,要仔細觀察它的蒴果,你會發現它的蒴果像個小愛心喔。
惟除上述的說法外,尚另有一說。明代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荒政」一目曾提及「破破衲」,稱其「不堪補」,但「寒且饑,聊作脯」,亦即平常雖非好菜色,但發生饑荒時仍可作為救命的野菜。這裡所謂的「破破衲」,即指「婆婆納」。蓋此類野草,平日並不受人們關愛,古代會將之當成菜吃的,大概就屬「破衲疏羹」的出家人或是貧窮人家。因此,此類野草即被視為如破衲般不受喜愛的難吃野菜,故稱之「破破衲」。然而古植物名在傳述的過程中,總易隨著時間、空間而產生若干誤差,所以「破破衲」逐漸被喚作音諧的「婆婆納」,以迄今日。
三、百度百科“阿拉伯婆婆納:鳥兒的眼睛,田野里的藍星星”一文:
(一)由於她開的花像婆婆的鞋底一樣又小又密。
(二)她開的小花有四葉花瓣,而花瓣中有一片較小,位於內側,故名婆婆“納”,花瓣中較大的是“婆婆”,接納較小位於內側的“媳婦”之意。
(三)第三種說法是有位叫“阿拉”的老伯,在春天,萬物蘇醒,因為暖陽,因為指尖煙草嗆住了他,所以他開始想念他的老伴,因而為身邊滿坡地毯似的花朵取名“婆婆納“。
四、每日頭條“阿拉伯婆婆納,名字超洋氣,你確定不認識它?”(2019-03-26 由 園林小護 發表于家居)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ome/66k6kaq.html ,“阿拉伯婆婆納原產於西亞、歐洲一帶,傳說那裡有位叫「阿拉」的老伯,在春天,萬物甦醒,他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因為指尖菸草嗆住了他,所以他開始想念他的老伴,並為身邊滿坡地毯似的藍色花朵取名「婆婆」 納。無獨有偶,中國大地上也生活著它的近親——婆婆納,只是花更小些,淺粉紅色(另有說法:花卉有藍、白、粉三種顏色),還可以做中藥使用。”
阿拉伯婆婆納基本資料
玄參科婆婆納屬(維基百科說是車前草科)。別名:波斯婆婆納、波斯水苦蕒、臺北水苦蕒、藍花水苦蕒。
原產地:南歐、喜馬拉雅山及亞洲。中國西南至華東,日本各地均有歸化山野自生。
草本,莖長 10~40 公分,全株被白色柔毛,基部分枝,成群匍匐地面,先端斜上昇,質柔軟。
葉為單葉;老莖上葉對生,具短柄,長 0.2~1 公分;葉片長寬均為 1~2 公分,三角形或闊卵狀三角形,葉基圓形,葉尖鈍形,葉緣為粗鋸齒緣;嫩莖上葉互生,無柄;葉片闊卵形。
花單一,腋生;花冠徑 0.7~1 公分,具放射狀深藍色條紋,藍色花梗長 1.5~2 公分,較葉片長,結果期時彎曲,纖細。
果實為蒴果,由 2 心皮合成腎形,長約 0.5 公分,徑約 1 公分。
用途:1.觀賞用:花朵似翩翩飛舞的藍蝴蝶,非常搶眼。2.藥用
(以上資料摘自http://kplant.biodi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