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文化1:金錢並非婚姻附屬品,而是主導台灣婚姻條件的核心因素
2025/04/26 23:06
瀏覽202
迴響1
推薦4
引用0

我看到兩則新聞想娶30歲越南女友!媽喊「聘金125萬」 網狂勸退:不要人財兩失兒子沒錢結婚求助家人 母不客氣回酸1句讓他瞬間無言,我藉此與chatGPT討論台灣文化關於婚姻制度恐怖的一面:



我問:

請以下列二則新聞為基礎,探討台灣人的婚姻觀念,並藉此論金錢與台灣婚姻的關係。

1. 想娶30歲越南女友!媽喊「聘金125萬」 網狂勸退:不要人財兩失

2.兒子沒錢結婚求助家人 母不客氣回酸1句讓他瞬間無言

新聞內容省略,附於文末。

chatGPT答:

從這兩則新聞中,我們可以觀察出台灣當代婚姻觀念中的兩大主軸:傳統與現實的拉扯,以及金錢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與爭議性


一、台灣婚姻觀念的傳統與變遷

(1)傳統觀念的延續

在兩則新聞中,**「聘金」**仍是一個核心關鍵詞。無論是跨國婚姻或本地結婚,女方家人開出聘金、餅錢作為儀式性要求的現象依舊普遍。這反映出台灣仍受到儒家文化中重視禮數、家庭與門當戶對觀念的影響。

例如,第一則新聞中的越南女方母親要求125萬台幣聘金,是基於「保障女兒未來」與「對夫家的信任門檻」來設定的;第二則新聞中,36萬聘金與餅錢也是台灣本地婚嫁中常見的「行情價」。這說明婚姻在許多家庭仍被視為兩家之間的契約與交換行為,不單是兩人之間的愛情選擇。

(2)現代觀念的挑戰

然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部分長輩,開始從經濟現實與性別平權角度來重新看待婚姻。第二則新聞中,那位阿姨拒絕資助兒子的婚禮開支,甚至直言「沒錢就入贅」,正是一種對傳統「男方出聘金、女方出嫁妝」觀念的挑戰。

更有男性網友表示能接受「入贅」,甚至將其視為經濟上的理性選擇,這顯示父權制度下「娶妻為榮」的價值已逐漸鬆動,取而代之的是「誰有資源、誰主導婚姻條件」的現實思維。


二、金錢與婚姻的關係:愛情與交易的交界

從這兩則新聞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金錢並非婚姻附屬品,而是主導婚姻條件的核心因素。無論是選擇跨國婚姻的男方,還是無法負擔聘金的兒子,婚姻的實踐都與金錢深深糾纏。

(1)婚姻作為階級流動與經濟策略

第一則新聞中,男方選擇與越南女性交往結婚,很可能與在台灣難以負擔本地結婚成本、或難以找到婚配對象有關。而女方家庭的條件也不差,還願意提供一甲土地與婚禮安排,這說明跨國婚姻不單是剝削式的買賣,有時也帶有雙向交換與策略聯盟的意味

(2)婚姻作為現實壓力的展現

第二則新聞更直接呈現台灣中產或基層家庭在婚姻經濟上的掙扎。對不少人來說,結婚不只是愛情的完成,而是一筆龐大的投資:聘金、房貸、婚宴開支、育兒預算等等。若無法承擔,婚姻可能根本無法開始。


三、結論:從愛情到現實——台灣婚姻的金錢鏡像

從這兩則新聞可見,台灣婚姻文化正處在愛情理想與現實經濟之間的張力中。聘金制度雖仍普遍,但其背後早已不再是傳統禮儀的單純延續,而是對風險、資源、家庭地位的現代考量。

金錢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從過往的「象徵性表現」轉為「實質性條件」,對婚姻的可行性、穩定性甚至道德評價都有深遠影響。台灣社會在面對婚姻問題時,越來越多地展現出功利化與現實主義的思維,但這並非全然負面,它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正視婚姻作為生活共同體的經濟實質面,而非單純依附於傳統框架。

你會想進一步探討這個主題的性別面向,還是婚姻制度如何因社會階層與文化背景差異而產生變化?




Blackjack 2025/4/26



兒子沒錢結婚求助家人 母不客氣回酸1句讓他瞬間無言

2025-04-25 17:57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不少父母為了兒女的婚姻,都會伸援資助經費。 示意圖/ingimage

不少父母為了兒女的婚姻,都會伸援資助經費。 示意圖/ingimage

 

 

不少父母為了孩子要成家立業,都會伸出援手資助。有一名女網友透露公司裡有位女性長輩,因為兒子準備要結婚,這位長輩要他自己出聘金和餅錢,而且還要搬出去,若沒能力就去入贅,讓兒子無言以對,不過不少男性網友反而表示可接受入贅。

 

 

女網友在Dcard以「現在的男生會有人願意入贅的嗎?」為題發文,她說公司這名60多歲的阿姨提到30幾歲的兒子準備要結婚,女方開出36萬聘金和餅錢的條件,但兒子因為沒錢想跟家裡拿,讓阿姨不客氣地說,「如果你要結婚,這36萬的聘金和餅錢要你自己出。結婚之後也不能繼續住家裡,得搬出去」。

 

 

PO說兒子聽完很生氣,但阿姨說得更直接,「如果你沒能力自己結婚,那就別結了,又或者是你如果真的拿不出錢,也可以去跟女方說你要入贅,請女方出36萬聘金和餅錢給你」,兒子聽完後沉默不語。

 

 

PO表示,大家聽完都稱讚這位阿姨是「超開明又明理的媽媽」,而她也好奇有多少男生會因為拿不出聘金和餅錢,就願意選擇入贅?

 

 

貼文引起熱議,「現在還有要聘金,是多喜歡父權?」、「36+餅錢都沒有,還不積極跟女方家人協商,還是別結了吧」、「阿姨做法沒錯啊,結婚自己沒錢還埋怨父母不幫忙,以後不啃老就不錯了,還指望他養老嗎?現在都是養老防兒了」、「覺得可以要聘金,但是就要要求對方也要給出等值嫁妝,男生媽媽的想法沒錯,自己出不了錢,還要當媽寶去結婚?」

 

 

多數男性網友則表示可以接受入贅,「必須看女方家多有錢,如果她是富商我願意入贅」、「以台灣這個時代,要是男生家礦不多,又領基本底薪的話,我願意入贅。女生願意選你,根本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男生多半願意,但會卡在男方家長(觀念太守舊),但這種框架,錢夠多就輾得過去」、「白富美,是男的都願意」、「入贅有什麼嗎?是個人家族臉面重要,還是下半輩子錢多都花不完還可以幫助家裡重要?人很現實的,一比就知道了」、「入贅、嫁娶都是意識形態的用詞,我是不在乎的」。

 

 

 

想娶30歲越南女友!媽喊「聘金125萬」 網狂勸退:不要人財兩失

2025-04-24 15:0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有網友和越南女友是搭訕認識的,女方媽媽要求結婚聘金約十億越南盾,並於是想問問網友們的建議。示意圖/ingimage

有網友和越南女友是搭訕認識的,女方媽媽要求結婚聘金約十億越南盾,並於是想問問網友們的建議。示意圖/ingimage

 

 

有些男性到了適婚年齡若仍單身,會選擇花錢娶外籍新娘。一名網友和越南女友是搭訕認識的,交往了一年多後想結婚。女方媽媽要求聘金約十億越南盾,並規劃一甲的土地要給他們,於是想問問網友們,「越南的跨國價格跟費用的開銷」。

 

 

一名網友在Dcard「結婚板」發文,他和越南女友是搭訕認識的,而非仲介公司或他人介紹的,女方30歲,他們交往一年多想結婚。前陣子他有去越南找女方並認識對方家人,他們的經濟狀況不錯,房子是坪數超大的平房,也有一望無際的田地在租人耕作,父母生活不用擔憂,但位於偏鄉,到最近的城市龍川市大概要40分鐘。

 

 

關於結婚的事,女友媽媽要求十億越南盾,大概台幣125萬元,但越南的婚禮,包含要給他們的金飾和流程女友媽會處理,甚至有一甲的土地要給他們,女友媽表示,「希望女兒以後常常回國探望他們,因此可以蓋一間房」。原po想問問,「這樣的價格算可以嗎?」。

 

 

網友紛紛勸退原po,「比找仲介還貴欸?而且外國人無法直接擁有越南土地,所以那個地跟房子跟你沒關係,就是要給她女兒的」、「十億越盾???已經超過市場行情,祝福你不要人財兩失」、「娶了越南太太後,要定期給娘家匯款,回去也都要帶金子當禮物,你口中的一甲地蓋養殖場房子,未來都是女婿出錢哦~可以再多觀察」、「其實你可以試探你女友看看,說自己真的沒錢,沒辦法拿這麼多錢給妳娘家當聘金,但一起結婚生活可以負擔,看看你女友反應,若她態度轉冷,不想結了,大概就是只想找肥羊而已」、「以我身邊經驗分享給你,身邊五個娶越南女生三個都跑掉」。

 

 

不過,有網友則認為,「站在女方家長的角度,也會怕女兒嫁很遠會不會被老公那邊的人欺負,或許聘金是一個最簡單的安全感吧,不過還是要依你自己的能力為主啦!如果讓我娶到一個互相相愛的老婆,回娘家還能出國玩,我應該求之不得」、「嗯…你們既然是自由戀愛認識的,去問一般越南新娘仲介的價格就沒意思了吧?多了感情在裡面,很多事情有衡量空間及信任空間,跟自己老婆商量好即可,若超出能力範圍,小倆口也先私下討論好,再口風一致面對岳家」。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人間無味
2025/04/27 10:34

婚姻就是一種制度,和情感和相互了解並不劃上等號,在制度下有很多種形貌

只要雙方本於自主意志選擇接受,對婚後的發展及可能衍生的結果就應該自己負責

台灣的某些婚姻移民如果基於金錢為重要條件,其實在全球視角來看,應該算是同類,相對人的同意都有人口販運的影子 blackjack2025/04/27 12:1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