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藤可藥用也是原住民的代鹽
2024/06/19 09:35
瀏覽669
迴響1
推薦19
引用0
酸藤可藥用也是原住民的代鹽
前一篇文章介紹丁公藤,就在丁公藤生長的邊坡也看到了酸藤,只是酸藤“鬚多花小”(其實不是鬚,是細枝,遠看像是一條條凌空搖曳的鬚),不像丁公藤開滿白花覆蓋在別的植物樹冠上,搶了別的植物的丰采。
很多植物都有藥效,酸藤也一樣,不過如果不是草藥專家,最好還是不要貿然採摘煎製。另依網路資料顯示,酸藤的葉片帶有酸味,能生津解渴,早期原住民常摘它的嫩葉當作鹽的代替品。這和我介紹過的羅氏鹽膚木一樣,它的果實也曾被原住民拿來做代鹽。
酸藤
夾竹桃科酸藤屬。別名:鹽酸仔藤、白漿藤、乳藤、麻骨風、酸葉膠藤(廣州植物志)等。
常綠藤本,小枝細長,木質藤本,長達 10 公尺,以纏繞的方式來進行攀爬,全株具乳汁,幼嫩時呈淡紫紅色。
葉對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先端銳,基部鈍,表面濃綠而有光澤,背面綠白色,長約 4~5 公分,寬約 2 公分,葉柄、中肋及側脈均略帶紫紅。
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花數甚多,花萼細小,花冠潤鐘形,深五裂,淡紅色,雄蕊 5 枚,生於冠筒上,子房 2 室。
蓇葖果銳尖,種子有毛。酸藤產臺灣低海拔山麓森林或荒地中,甚為普遍,常形成大藤本纏繞樹冠上。
用途:1.鹽的替代品:葉片帶有酸味,能生津解渴,早期原住民常摘它的嫩葉當作鹽的代替品。2. 藥用:酸藤可以入藥,味酸,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藥效。
以上資料摘自http://kplant.biodiv.tw
迴響(1) :
- 1樓. blackjack2024/06/19 11:47
據說酸藤跟小花蔓澤蘭常被誤認通報清除,專家說酸藤的花色是粉紅色,小花蔓澤蘭花期約從10月開始,為黃白色小花,不要搞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