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不丹》腦洞大開的奇特郵票在這裡
2025/07/13 10:01
瀏覽4,112
迴響0
推薦63
引用0

▲不丹是奇特郵票王國,屢創世界紀錄,引領風潮(圖為郵票拼成)▼ 不丹與日本建交30周年而在2016年發行的紀念郵票。不丹與日本的邦交友好關係僅次於不丹與印度。(你看不丹國王和王妃這對璧人真是為國爭光)

不丹對許多人來說,或許還是一個很朦朧的概念,可是對如數家珍的集郵迷來說,不丹絕對是被豎起大拇者的國家。

不丹這個喜馬拉雅小國雖小,卻在郵票設計上創下多項「世界第一」,不丹郵票因此有非常特別的稱號 —「世界上最奇特的郵票」、「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郵票」。

有人可能會想「郵票就那樣,還能怎麼變?」

哈,那就小看不丹人的腦洞大開嘞。

反過來問,多少人見識過會“說話/唱歌的郵票”?還有什麼CD郵票、3D郵票、金屬郵票、塑膠郵票、香味郵票等等,都是不丹的創世之舉,引領全球效法的風潮。

★客製化私人郵票★

我在不丹首都廷布郵政總局,提供自己家族照片,然後由郵局人員印成郵票,這種私人郵票竟然真的可以用來寄信或明信片,不信的人可能會說異想天開,但我保證千真萬確。

郵局讓遊客先選出存檔照片,然後用手機掃描行動條碼(QR Code)上傳,郵局電腦收到後下載印出,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鐘。這麼簡單的客製化郵票,就創造了不丹旅遊一個大受歡迎的項目。

客製化郵票的價格,基本款是一大張(12張小郵票)500不丹幣,不到台幣200。這比買任何紀念品都有意思多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天下之奇,奇在哪些不丹郵票?!(本文照片主要攝自不丹國家博物館 + 不丹郵政博物館)

▲不丹郵政總局的過去和現在 ▼不丹郵政博物館就在郵局裡,左下為客製化私人郵票,右下是私人郵票可從不丹寄出明信片(網路照片)

▲不丹郵局也賣明信片,我敗了二十張,貼上家族郵票作為紀念禮▼

★唱片郵票★

不丹政府在1970年代,推出一系列獨特郵票設計,讓全球集郵愛好者驚艷不已。

尤其是在1973年發行了一套可在標準唱片機上播放的「唱片郵票」,不僅是世界首創,更是世界唯一“會說話∕會唱歌的郵票”(Talking Stamps 或 Singing Stamps)。

內嵌微型唱片和播放裝置的「唱片郵票」共有七張,分為5枚國內普通郵票與2枚海外航空郵票,大小直徑約3-4吋,貼有背膠,中間圓形標籤上印有郵資金額(如Nu 9、Nu 12等)、不丹國徽或國王圖像、郵票發行年份與編號。

這套唱片郵票不僅具有音訊播放功能,同時兼具其郵資可被蓋章、貼在郵件上寄出!

但因郵票材質特殊(微型乙烯基),實際使用極少,多數被作為收藏品。如今在拍賣市場上仍有收藏價值,一些原價幾塊錢的版本,甚至可拍出數百美元。

「唱片郵票」的內容有不丹國王致辭、不丹國歌、傳統音樂與宗教詠唱、關於不丹的旅遊與文化介紹(英語)。

不丹這一驚世創舉,當然會引來模仿。

德國2020年為了貝多芬250週年紀念,也發行了類似郵票,但郵票本身不能發聲,是在郵票上印有QR 碼,掃描後可連到德國郵政官方網站,聆聽播放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後來如瑞士、南韓、澳門等也發行過類似郵票,但都只是提供數位連結音訊,並不像不丹的音樂郵票能發聲。

所以,至今真正能播放聲音、且實際作為郵票使用的,仍只有不丹在1973年發行的「唱片郵票」

▲不丹首創「唱片郵票」兼具功能性和實用性▼五張國內普資兩張航空郵資

▼ 來聽聽看「唱片郵票」的播放音效吧

★3D郵票★

不丹的「三維立體郵票」(3D holographic stamps)也是世界郵政史上的一個創舉,以其立體視覺效果與創新設計,成為集郵界的珍品。

所謂「3D郵票」,就是使用特殊印刷技術,讓郵票呈現“浮雕般的立體視覺”,當你從不同角度觀察郵票,圖像會隨之變化,有些甚至能呈現動態效果。

這種技術原理是採用「光柵透鏡印刷技術」或早期的立體攝影技術,產生視覺特效的印刷技術。

光柵透鏡印刷技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03年,真正成熟並商業化使用是在 20 世紀中後期。

但當時使用光柵印刷產量化的是3D卡片,不丹卻出其不意的用在郵票上,結果成為郵票藝術的先驅。

不丹先於1967年發行太空人與登月艙的空間系列3D郵票,接著在1970年代發行蝶類、魚類、鳥類、昆蟲、動物、蘑菇與儀式面具的3D郵票,2018紀念不丹衛星升空又發行最新3D透視郵票。

這些打破傳統二維郵票形式,結合當代熱門題材(如太空探索),再融合本土神話、文化元素的奇特郵票發行之後,風靡全球,不僅為不丹創造大量外匯收入,郵票也成為文化出口的重要里程碑。

最重要的是,世界發現並看到了「不丹」

在傳統觀念裡,郵票是實用性的郵政工具,設計內容多為國家象徵、歷史人物或建築,而且設計慣性「只能紙張+油墨」。

不丹卻把郵票轉化為巧妙包裝國家形象與民族文化的創意產品。可以說是一場設計觀念與國家行銷思維的革命。證明了即便是小國,也能在創意與技術上引領全球

這些3D郵票還帶動「主題郵票市場」的收藏熱潮,因其設計主題“活靈活現”了世所罕見的不丹國王肖像、佛教圖像、喜馬拉雅野生動物與自然風光、宇宙星球和太空飛船。

此後,瑞士發行的刺繡郵票,奧地利的皮革、水晶郵票,荷蘭的電子芯片郵票,日本動畫與AR郵票,都是受到不丹3D郵票的啟發。

▲不丹率先發行宇宙星球和太空飛船的3D郵票,成為收集家的珍品▼

▼不丹的3D郵票,帶動其他國家發行各種材質與技術結合的郵票

★香水郵票★

上述兩款郵票是視覺和聽覺,不丹當然在嗅覺郵票上也有很漂亮的成績。

不丹的香味郵票(Scented Stamps)首次出現於 1973年1月30日,成為全球首套具香味效果的郵票系列。

這組郵票以「玫瑰花」為主題,分成:溫蒂卡森、烏克喬侯爵夫人 、粉紅巴菲、羅斯琳、藍月、冰山六種玫瑰品種香味,突破傳統郵票僅靠視覺,而成為結合嗅覺的多感官體驗。

這六種玫瑰都是當時歐洲或美國園藝界極具聲望的品種,也是園藝界著名的「觀賞用品種」,具有漂亮的花型與對稱的輪廓,也具有做成郵票的辨識度和吸引力。

此外,玫瑰花語傳達不同情感與文化意涵。比如台灣常見的冰山玫瑰Iceberg ,白色的花語代表純潔、和平;藍月玫瑰Blue Moon 的淡紫藍色,代表神秘、高貴。

不丹郵票是在印刷完成後,透過浸泡或微膠囊香味油墨方式賦香,但當時的香味技術還是初步階段,因此郵票的香氣壽命大約只能有3個月,隨著使用程度和時間,香氣會逐漸減弱。

不丹這項創舉,直至1999年巴西才再次發行另一款香味郵票,用於森林防火宣傳。90年代後,許多國家如瑞士、法國、德國、美國等開始推出“刮刮聞香”郵票(scratch and sniff),題材從咖啡、巧克力、水果到花卉不一而足。

儘管新一代的香味郵票,進步到可以持續3–5年,但不管怎麼變化發展,不丹香味郵票永遠是人類郵政史上一個驚奇先鋒。

▲不丹的玫瑰花香味郵票,引領各國發展出咖啡巧克力水果香味的郵票▼

▼不丹也有發行本土植物花草的郵票

★浮雕郵票★

人有五感,介紹完了視覺、聽覺、嗅覺,我們來看看不丹郵票在觸覺上的創意。

不丹早在1966年推出圓形金箔壓紋郵票(Embossed Stamps);1970年、1972年推出薄卡浮雕郵票;1975年再次發行金箔浮雕郵票。

這些郵票的特殊,在於浮雕表面的凹凸設計,可透過觸摸感受藝術圖案的立體感,強化郵票的視覺與觸覺體驗。

其質感也不只是紙張,還嘗試用金屬箔、塑膠、薄紙板等組合,徹底挑戰郵票材質的限界。

這套壓紋郵票,成為不丹「多媒體郵票」實驗創舉的一環,也成為世界「多材質媒體載體」概念探索的潮流。

這些浮雕/壓紋郵票如今已成為集郵界熱門收藏品,因材質珍稀、設計精緻,價值居高不下。更影響了後續不少國家紛紛效法。

奧地利2004推出的「施華洛世奇水晶郵票」嵌入真水晶、2015年推出的「浮雕牛皮郵票」直接延續了不丹壓紋+異材質的理念,表現奧地利民俗服飾。

還有瑞士法國日本德國巴西葡萄牙波蘭捷克等國家,也傳承自不丹的創新點,紛紛仿效發行類似郵票,而將郵資工具轉變成藝術品與外交媒介。

▲不丹圓形金箔壓紋郵票,主要是不丹國王肖像▼

▼不丹的薄卡浮雕郵票,也成為各國模仿的範例

★CD郵票★

2008 年,不丹又發行了全球首款 CD-ROM 郵票。開拓郵票與多媒體合一的新形式。

這是為了慶祝不丹國王吉格梅·凱薩爾·南嘉·旺楚克的加冕典禮,而特別發行的光碟郵票。主題內容為「100年王室」和「與自然和諧」。

郵票的直徑約8公分,圓形光碟中央印有郵票設計,邊緣為鏡面反射層。放入電腦光碟機中,可讀取的內容有國王登基典禮影片、不丹歷史介紹、傳統音樂或互動式文化導覽等。

「CD郵票」沿用了不丹1972年「唱片郵票」的創意思路,進一步升級為數位科技版本,讓不丹再次被譽為「郵票創新王國」。

然而「CD郵票」科技實驗紀錄的象徵性,還是大於實用性,它所展現「當代科技和郵政結合」的藝術價值,且成本過高難以普及,只能成為收藏家的獵奇品。

★透明郵票、液晶郵票★

除了上述郵票由不丹首創,不丹還啟發了瑞士在2000年發行的「透明郵票」,雖然不是全球第一個用塑膠材質的郵票,但被認為是第一個採用透明塑料為視覺主體設計,可以看透背景的正式郵票。

那你猜誰是全球第一個使用塑膠材質製作郵票的國家?

對,就是不丹!

記得前面介紹不丹推出「唱片郵票」嗎?那其實就是用聚酯材料,做成一種可以播放的微型黑膠唱片。

比較起來,瑞士的「透明郵票」強調「科技感」,但沒有不丹「唱片郵票」的「功能性」。

另外,不丹曾於1972年設計過薄型塑膠(PVC-like)材質的「透明雷射郵票」,就是在透明膠片上使用雷射蝕刻音軌(或模擬唱片紋理),作為更輕更透明的「進階版唱片郵票」。

然而因為技術穩定性不足,還有成本過高、難以量產等等因素,最終沒有正式發行。所以,不丹沒有成為第一個發行透明郵票的國家。

另外,不丹還嘗試開發「液晶變色郵票」,最終未能商業化普及。但這套郵票現在在市場上喊價800美元。

▲右上角為不丹首先發明透明郵票,可惜後來沒有正式發行 ▼瑞士成為首個發行透明郵票的國家,下方為美國現代發行的透明郵票

▼不丹嘗試開發「液晶郵票」,最終未能商業化普及。這套現在開價800美元

總結起來,不丹在1970年代的創新郵票系列中,突破傳統的設計實驗,展示了無論是藝術探索、文化象徵,或是策略性行銷設計,都是郵票史上值得書寫的里程碑。

不丹為什麼會在郵票上戮力表現呢?

主要原因是不丹國土小、人口少,天然資源有限、礦產不多,實際能夠用於耕作、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的土地不到20%,但它依然穩健地發展,靠的是幾個關鍵性經濟支柱和戰略選擇。

其中小眾創意出口,如郵票、手工藝(佛像佛具)、有機農產品,也是環節之一。這些都是對外宣傳國家文化與吸引外匯收入的重要方式。

不丹郵票爆發創意的洪荒之力,來自一位美國專家Burt Todd,他的專業領域涵蓋了郵票設計、創意顧問以及郵政營銷,曾經在多個郵政機構和國際項目中擔任創意顧問,並且有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中工作的經驗。

不丹選擇與 Burt Todd 合作,是因為他具備了將創意、技術和文化元素融合的能力,能夠為不丹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郵票。Burt Todd 的郵票設計不僅有藝術價值,也讓不丹的郵票在世界郵政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不得不承認,不丹是慧眼識人的伯樂,讓Burt Todd儘情發揮他的藝術敏感度和創新視野,結果提升了不丹的國際知名度,也使不丹的國家形象與全球市場接軌。

如果我是高中大學老師,不丹這一頁郵票史,會是我授課的附加教材,希望學生從這樣的範例,學知任何專業(即使非熱門主流)都能打開通往世界的一扇門,只要在獨特性和實用性之間,找到觸及人們情感共鳴的創意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全世界,推動進步,是文明的源泉。」我更喜歡咱們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不丹的民族文化特色,藉由郵票向世界展現和介紹

▲不丹的動物、植物,以及大自然和兒童,都讓人好看▼

▼不丹是聯合國成員,也不缺席奧林匹克運動會,不丹的國民運動是射箭

▼不丹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我最有興趣的雪怪啦,哈哈哈~

—延伸閱讀—

★在不丹彭索林,轉身進入印度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3146743

★不丹》「皇家塔金保護區」的“六不像”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3097253

★不丹》「大丘拉佛塔群」想要告訴你的事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3030365

★不丹》揭開古國神秘面紗的「塔宗國家博物館」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2924775

★不丹》堆積龍族寶物的「帕羅宗」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2854986

★ 不丹》第一景點「虎穴寺」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2793737

★ 不丹》美麗的機場,卻有世界最危險的跑道!!

https://blog.udn.com/88899988/182741605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