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愛與祈福之旅(十三)佛光山的五大宗教表演:一貫道、天主教、道教、基督教、佛教(之二)道教合唱團,Harvel Marshall演講,以及天主教的高山族歌舞表演
2011/09/22 18:52
瀏覽1,740
迴響2
推薦71
引用0

我一直覺得宗教是非常個人或小眾的事情,各式各樣的派別,或者所崇拜的神明皆來自於世界各地,與自己關聯不大,但從某種層面來說,擁有信仰的人能夠付出更多的愛心,也具有博愛世人的願望。

或許信仰看似桎梏了不同的人生觀,卻又是心靈的大解脫;沒有能夠困住思想的枷鎖,只有鎖住自己內心的牢門,有時放開胸懷去觀察別的宗教,忽然發現眼前豁然開朗。

上圖和下圖坐在階梯上的人們,就是道教合唱團的成員,選擇的是黑白二色的簡單褲裝。

上圖是星雲大師的背影,他由一位同門攙扶著走上演講台,這是個使我有些鼻酸的鏡頭。

下圖是星雲大師對著群眾揮手致意,基於座位的角度比較不容易拍攝,我自己的照相技術不佳,所以就留下了這樣的照片。

星雲大師的演講內容可參照前一篇<愛與祈福之旅(十二)佛光山的五大宗教表演:一貫道、天主教、道教、基督教、佛教(之一)一貫道的合唱團與星雲大師的演講>的錄音部分。

個人並沒有任何信仰,不過星雲大師的演講往往能感動我,也能使人感受到一種慈和的力量。

曾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說我不懂得信仰的內涵。

或許在某種認知裡面,時間就是我的君王,也是我的父母,我的墳墓,我的宗教,更是我的伴侶,它所帶給我的壓力非常沉重,導致我只能依照自己的意志來對抗,而不是遵奉別人的要求。

可能時間也是我的神佛,曾希望自己能擁有無限的光陰,可以做許多事情,但顯然每天都被排不完的工作表追趕著,也就無暇去顧及太多其餘的瑣事了。

要能「得其時」的演講主題,還得提供聽者一些領悟,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就像一張美妙的琴,當它彈奏出鈞天雅樂的時候,所有的天神都會側耳傾聽,而人們也會覺得那是《陽春白雪》,充滿了使人歡欣鼓舞的感受。

有些人的演說卻不像星雲大師這樣,顯得矯揉造作而不得時,只為了某些企圖而發表主題,聽來嘈雜難當,特別使人厭惡。

好比台灣最多的就是廣播車、電子花車一類,無論是選舉、某店面開幕、某人往生,甚至還有跳鋼管舞遊街的,除了會發出刺耳的噪音,也還有不少兒童不宜的裸露鏡頭。

曾見過穿薄紗的辣妹跟著棺材一路脫衣招搖,假使用宗教的口吻來描述那種景象,大概只有地獄中的魔鬼會跟著一起跳舞。

宗教信仰不在於儀式的繁複,也不在於經典的多寡,更不在於是否可以解決信徒的困難,而在於接受這樣的信仰之後,能不能藉由宗教的力量改變自己,去做對他人有益之事。

在這一點方面,個人認為許多宗教都做到了,在這方面不少民間團體也能進行,可是要提供重要的安定力量和堅強的信念去關愛世人,相信未來要做的還有許多。

個人認為星雲大師召開這樣的祈福大會,集合了各大宗教和其領袖到佛光山,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天色漸暗,和平鴿的燈光亮了起來,此時輪到了天主教的表演。

天主教的歌舞表演曲目是《天賜台灣,愛在發光》,恰巧符合了當時的時辰,舞台燈光亮了起來,照亮了台上的眾多表演者。

這些高山族的朋友跳著讚美祖靈的舞蹈,崇拜著西方的上帝,認為天主和祖靈兩者,皆為同一個偉大的神靈。

可能信仰的內涵也就如此簡單:帶給自己心靈感動的力量,那就是屬於自己的真神。

這場天主教區的高山族表演十分精采,男女老少參與的歌舞很有動感,個人相當喜歡。

下圖是婦女的表演,後面掛著的旗幟是天主教高雄教區,不免讓我想起了家中幾位目前住在高雄的牧師舅舅們。

我的舅舅們是虔誠的基督徒,特別是小舅舅還對於中醫有所鑽研,當年很感謝他來到家中處理我的健康問題。

很久沒有見到這些親戚,不知他們過得如何呢?

高山族的服裝鮮艷而多彩,身上的裝飾與配件更是琳瑯滿目,走起來搖盪著清脆的聲音,群舞也相當熱鬧。

上圖是老一輩的勇士們,下圖是我母親那個年齡層的婦女們,他們圍繞著圓形的舞台跳著傳統歌舞。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似乎舞者的臉上都沒有歡快的笑容?

可能是排練有些倉促,記得那天晚上跳完舞蹈之後,幾名孩童上台獻花,結果送錯了而沒交給幾位法師,天真的小孩們嘻嘻哈哈走下來,天真的表情相當可愛。

比較惋惜的是我沒能拍到這樣的鏡頭,那時多家媒體都擋在前面攝影,所以留下的照片並不多。

佛家信徒和沙門僧侶給人特別好的印象,就在於他們對於不同信仰的尊重,以及不吝給予掌聲與喝采。

由於我這次的座位在一些比丘和比丘尼後的第三排,表演之中不免會看到他們的反應,這些出家人非常安靜,他們唯一會出聲的時刻,就是演出結束的時刻,拍手讚美的態度非常熱烈。

個人對佛教徒擁有極度的好感,就在於從未聽過出家人口出惡言,也沒遇過行止不端的任何情況。

能夠秉持這樣的寬容心態來面對其他宗教,佛門中人具備非常使人欽佩的修養。

個人曾經參加過某個宗教團體的聚會,講道者大罵其他的宗教,說別人信的全是「邪教」和「魔鬼」,當時非常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認為看法太過於偏頗。

為何信仰不同的神明,自己就是正義的一方,而別人就會變為黑暗與邪惡的代名詞?

經過多次接觸,個人覺得任何宗教皆有可信之處,只不過大家的看法不同,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有各種各樣的選項。

關於講員方面,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次邀請的幾位貴賓,例如下面這位來自於英國西敏市(City of Westminster)的貴賓Dr. Marshall

這位西敏副市長 Dr. Harvel Marshall非常幽默,他的演講稱英國擁有超過一百多個宗教,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不會如此和諧地聚會,所以這是一次很難得的經驗。

Dr. Marshall的演講相當有意思,譬如解說他一身傳統的裝束,還有高雄當地的氣溫太熱,使得他頗為煩惱云云,口吻幽默逗趣。

現場佛光山的口譯人員表現相當出色,將外國來賓的演講內容翻譯得十分詳實,值得讚賞。

比較使人懊惱的,就是如上圖這樣的新聞攝影記者了。

就算是拍照,個人絕對會安坐於座位上,而不會四處走動,干擾其他的現場觀眾。

個人覺得這個角度無法取到最好的近景,不過女記者顯然不認為如此,她的多次走動擋住了後面的觀眾,也讓我無法拍到更多照片,相當可惜。

上下兩張圖,看似演講時間很長,其實不過就幾分鐘而已。

天色迅速昏暗,在不知不覺之中,時間的無聲腳步,在專注於演說內容的時刻悄悄溜過,不會因為許多異想而稍作停留。

接著上場的是道教合唱團。

道教團體演唱《溫情滿人間--頌善讚》,這首曲子也相當好聽,個人從前並未聽過道教歌曲,也沒見過這麼多信眾表演歌唱,本來以為道教專注於信仰而沒有類似的表演,真是大錯特錯。

書寫這樣的系列文章,除了在反省自己的孤陋寡聞之外,也是想要讚美許多宗教及其信仰者,用無私而愛眾的態度,進行各式各樣的宣說和表演。

聽聽別的信徒想要表達的思想,欣賞其他教派所表現的精神,看到眾多宗教團體的表演,台上台下皆樂觀其成。

道教的合唱具有莊嚴感,現場的音響效果也不錯,所以整體的表演頗為悅耳。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看(音樂和演講的錄音在文章最末)。

身邊很少人知道自己崇拜祖先,或者鬼月拜拜,都是一種屬於道教的行為。

草木是以靠上天賜下的雨露而滋長的,萬物憑藉大地供給的食物而存活,所有的生命從孕育至終點都是些謎團,而天道的循環也是在變動與生死之中運轉的;天地之道很難理解,如果從文學和哲學的角度看道教,還不如由科學的角度來分析。

生死不是人類可以完全掌控的,如果能夠從哲學的眼光看世界,生存充滿了殘酷與美麗,而人之所以需要「自強不息」,就是為了理解那樣的「道」。

「道」究竟是在考驗人們活下去的毅力,還是想要追索世界存在和宇宙永恆的道理?

有一類思考是很費力的,譬如道家的思想,或者影響所及的黃老之術,加諸後來九流十八家分門開派的各種天人感應之說,這些全都成為了難解的學問。

如果要尋找一種最簡單的方法讓世人理解道教,好像唱一首好歌也不錯?

接下來要表演的佛教團體,已經等在旁邊,靜候壓軸的演出。

其實,在佛教出場之前,還有基督教的歌舞,以及到場幾位嘉賓的演講。

有一類活動是很費勁的,但奉獻的愛心卻會使人忘記辛苦,或許這樣的過程必須用堅苦卓絕的精神來忍受,譬如站在旁邊等待上場,並且成為世人眼中這片背景的一部分。

我時常想起過去附近廟宇的僧侶,他們自給自足,從早到晚不忘讀經和打掃工作,有自己的菜園,忙著灑掃使自己無法清閒,似乎最簡單的修佛方式,就得從生活中慢慢體驗。

最低微的瑣事往往會指向最偉大的目標,這就是信仰的本質,以及修持自身的最佳方式吧?

(待續)

前文請參照:

愛與祈福之旅(一)彰化縣埤頭鄉稻米博物館「中興穀堡」(上)

愛與祈福之旅(二)彰化縣埤頭鄉稻米博物館「中興穀堡」(下)

愛與祈福之旅(三)台灣檜木博物館「希諾奇」(上)

愛與祈福之旅(四)台灣檜木博物館「希諾奇」(下)「道由德進藝中取利」?

愛與祈福之旅(五)台南市仁德區,企業家許文龍創辦的奇美私人博物館、美術館

愛與祈福之旅(六)美濃紙傘,客家「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愛與祈福之旅(七)苗栗「客家大院」(上)客家人的兩千年歷史和傳承

愛與祈福之旅(八)苗栗「客家大院」(中)蒐集「从」、「众」、「雔」、「雥」之類看客家人兩千多年歷史,再談我所認識的客家人

愛與祈福之旅(九)苗栗「客家大院」(下)元稹與白居易的「桐花」曖昧,以及沒有桐花飛舞的早秋

愛與祈福之旅(十)大雨傾盆的佛光山

愛與祈福之旅(十一)佛光山的傍晚,雨霽天晴朗的開始

※下面的三段錄音是現場收錄,大會開始之後的高山族天主教歌舞道教合唱團表演和西敏市Dr. Marshall演講全文錄音,感謝提供的苑老師。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旅遊記述
迴響(2) :
2樓. 63545
2011/09/23 10:36
很棒的文章^^
實在分析得很好 推薦大家來看這篇
謝謝您的讚賞,希望除了此篇之外,後續和前面幾篇您都能繼續閱讀。 Rosy2011/09/23 21:08回覆
1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2011/09/22 19:58
大師確能感動人﹐聽過幾次﹐特別對他教他人的包容尊重﹐就令人淚下...我也非教徒
 
很高興您也有類似的感動。 Rosy2011/09/23 21:09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