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今年(2025年)的農曆春節到越南的「芽莊」和「大叻」旅遊,在芽莊旅遊的景點之一是到越南芽莊的「小吳哥窟」,2006年10月我們曾到 柬埔寨的「大吳哥窟」旅遊,兩者的形狀頗為類似,但柬埔寨的「大吳哥窟」範圍很廣,所有建築均以石塊建造,工程極為艱鉅浩大,而越南芽莊「小吳哥窟」則是全以紅磚建造範圍小而美,維護狀況良好,無論是越南的「吳哥窟」或是柬埔寨的「吳哥窟」都是值得前往一遊的景點。
越南「芽莊吳哥窟」的名稱為「婆那加占婆塔 Thap Ba Ponagar Nha Trang」或簡稱「婆塔」,它是越南古代「占婆王國(越南中部的古國,公元137~1832年)」所建的寺廟,供奉「占城(地名)」神話中的「 楊婆那加 Yan Po Nagar 」神,「小吳高窟」位於芽莊北方在「開河 Cai River 」左岸的出海口附近,景觀極為優美,整體建築具有「婆羅門教」的風格,建於公元8~13世紀之間,(主塔建於11世紀),據説所祭拜的 Yan Po Nagar 是一位女神,祂庇護漁民出海平安,類似我們信仰的「媽祖婆」,「小吳哥窟」的建築基地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平地,第二層為廣場,廣場中間有一條登上主塔的通道及階梯,在通道的左、右兩邊各有五支長的和五支短的磚造八角形列柱,列柱的作用為何?至今尚不得而知,也許是支撐古早的結構物或是要增加神廟莊嚴肅穆的氣氛,在最上層有四座大磚塔,各塔的塔形及高度均不相同,主塔 THAP DONG BAC(稱東北塔)高25公尺,其右側有二座副塔,較新的塔頂為筆尖形 THAP NAM (稱南塔),最右側的磚塔 THAP DONG NAM(稱東南塔 )歷經歲月摧殘,塔身的磚塊已呈破損狀態,主塔後方有另外一座磚塔 THAP TAY BAC(稱西北塔),依照四座磚塔的樣貌研判各塔顯然並非建在同一時期,主塔後方的磚塔旁右側有二座石碑,最讓我們感到訝異的是其中一座石碑上竟然是刻著中文,它是越南 「阮氏皇朝 」嗣德24年夏5月時所立,「嗣德」是越南阮氏皇朝第四任皇帝「阮翼宗(1847~1883年在位)」所使用的年號距今已近二百年,想不到以前的越南皇朝是使用中文繁體字作為官方文字,主塔及其旁的尖頂副塔都可供遊客進入塔內參拜,但因其空間狹小加上遊客甚多必需排隊等候,所以我們並沒有進入塔內。
(芽莊「小吳哥窟」外的人行道)
(芽莊「小吳哥窟」入口處旁,慶祝農曆新年的擺設)
(芽莊吳哥窟的入口處)
(芽莊吳哥窟入口處旁的解説牌)
(芽莊吳哥窟的地理位置)
(芽莊吳哥窟正中的一、二、三層的優美景觀)
(平緩走道上第三層,照片右下角的石頭刻著「芽莊婆那加塔」)
(芽莊吳哥窟磚塔的形狀均不相同,東南塔歷經歲月侵蝕已變形)
(主塔 THAP DONG BAC 正面頂部的石雕)
(主塔 THAP DONG BAC 側面的造型)
(進入主塔 THAP DONG BAC 參拜的遊客)
(進入副塔 THAP NAM 參拜的遊客)
(第四座磚塔 THAP TAY BAC 西北塔的側面照與石碑)
(芽莊「吳哥窟」用繁體中文雕刻的石碑)
(不知功能為何的芽莊吳哥窟第二層磚造八角形柱子)
2006年我們曾到柬埔寨的「吳高窟」旅遊,吳哥窟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建築不但被列印在柬埔寨的國旗上而且也是該國主要的觀光景點,吳哥窟建築工程十分浩大雄偉、石雕優美精緻,景觀更是別具特色,但是神廟很高石階非常陡峭又沒有扶手,旅遊時必須注意安全,吳哥窟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神廟群,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的外國遊客到訪;吳哥窟建於公元12世紀,依據「維基百科」的敘述: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國遠東學院古蹟維修專家 莫里斯.格萊斯(Maurice Glaize)認為「吳哥窟是吳哥古蹟中以造型之雄偉、佈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調、線條之優美,威風赫赫,可媲美世界上任何最傑出的建築成就,而毫不遜色」,柬埔寨吳哥窟宏偉的寺廟眾多,可惜我們到吳哥窟旅遊時因為數位照相機突然發生故障,所拍的照片不多至今尚感遺憾。
(遠觀柬埔寨「吳哥窟」的建築)
(柬埔寨「吳哥窟」的入口處)
(柬埔寨「吳哥窟」門上的石雕)
(柬埔寨「吳哥窟」的石頭建築)
(柬埔寨「吳哥窟」雄偉的石造神廟)
(雄偉的柬埔寨「吳哥窟」寺廟,本張照片取自網路)
(柬埔寨「吳哥窟」美麗的雕像)
(與雄偉美麗的石雕合照)
- 1樓. tzi2025/03/09 04:46
夫妻能夠ㄧ起常出遊,是多麼幸福的事.
謝謝美好的導引.
謝謝瀏覽我們部落格,祝您新年事事如意。 samia 於 2025/03/09 10:3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