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德蕾莎修女很有智慧的話,尤其在這個虛擬網路如此緊密、人我之間卻如此疏離的年代,聽起來特別諷刺。
這幾天,因為一位網路上好友的驟逝,心情受到不小的波動;也許你會以為:網路上----不是實體上的好友之一,需要嗎?
你把家人的圈子畫太小了!當然你也可以推論是我的催產素分泌太多了!但我一直真心把這位網友當好友,當家人關心。
這位一向活潑大方的網友,每天都會丟一些正能量的東西,突然詭異地平靜一大段時間時,我決定主動發訊息關心了解。
一次沒回,發第二次,然後到第三次,終於知道原因後,我持續關心,看起來只是閒聊,說說生病的種種,重點是養身和養心。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被詐騙,或是,他被詐騙;畢竟,有人會僅僅是網路上認識,就很熱絡關心到那麼深刻的問題嗎?
如果說網路上只有猜忌和詐騙,我敢這樣關心嗎?不!我不擔心,我當他是家人,沒有猜忌,沒有他人眼光,沒有詐騙問題。
家人間平常而平凡的愛,動機單純,真誠付出,自然流動,不會計較,不求回報,超越性別、年齡、族群、時間、空間......。
網路世界裡,我們輕鬆點選數不盡的連結,卻在實體世界裡,連主動關心都擔憂,不合理啊!我們太在乎自己,家人越來越少。
網友離世前,特別跟他的摯友提到我,交代之後一定要跟我致謝;我知道,在他人生最後時光,除了家人,他應該也覺得,我們也像家人。
關心別人,正是人類進化為群居動物的本能;連結,是生存之道;卻在文明進展到工商繁忙和科技發達後,我們忘了這種本能。
缺乏連結,讓現代人很孤獨,讓自殺率提高不少。想像一下,幾十年前農村時代,憂愁滿面想去自殺的人,會被置之不理嗎?街坊鄰居早圍堵起來關心了!
網路不是問題,社交軟體更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的斷鏈,我們的顧慮,我們的消極,我們都被個人主義制約了!教壞了!
「如果人們把社交媒體的訊息流視為終極目的,會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遙遠,對自己的生活愈來愈不滿意。反過來說,如果讓社交媒體平台把現實世界的人連結起來,就能減少孤獨情況的發生。」 ~「當我們一起」p.171
別老是在意那些握著拳頭的人啦~掃除孤單,主動把手伸出去,主動把手牽起了。關心與連結,是我們的本能,很合理也很必需的本能,實在不用想太多。
在孤獨老、孤獨死越來越普遍的現況下,與大家分享一個很棒的座右銘,是來是英國專門提供年長者服務電話客服中心:「銀線」,機構標榜的座右銘:
「沒有哪個問題大到不能處理,
沒有哪個問題小到不必處理,
沒有人必須獨自面對一切。」
*圖片說明:把幾個近代史上有名的握手、牽手照看一看,發現:其實握個手真的很容易;而且手一握,心就會暖了!是吧?
#大人的心理素質課
- 1樓. ivy.2023/10/10 10:44非常認同謝謝您~ 阿得老師 於 2023/11/13 20:0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