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是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統計資深研究員,看了我的上面文章後在FB上給「為了AI而AI」的浮誇現象用自身經歷補了一刀!我覺得他們的狀況只是基於大眾的好奇心,當大家知道AI「可以」做到類似人類的「創造力」(如繪圖),就會很好奇AI到底可以做到甚麼程度?
但是任何的AI都只是參考模仿人類既有的智慧能力寫成程式(專家系統)或歸納為有序的處理模式(機器學習)來執行而已!距離讓AI自己產生近似,甚至超越,專家的完整思考創作能力還十分遙遠,所以我們能期待AI做到的絕對只是一般初階能力的人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說,他們說的AI繪圖如果只是讓大學生完成合格的作業應該是OK的,但是希望AI產生專業等級的繪圖成果呢?那就是強AI所難了!
這很像要一個剛剛修完大一程式設計課程的學生,立即到軟體公司上班擔任軟體工程師一樣,一定會累死前輩還氣死老闆的!AI不是壞事,發展AI的方向也沒錯,但是大家必須冷靜理解:AI跟所有之前的科技一樣,都是必須經過專家學者逐步研究緩慢進化的!絕對不會一下子就出現魔鬼終結者!
友人舉的例子就是提案者對AI期望過高,當現階段的AI根本做不到或做不好時,必須完成專案的公司就尷尬了!有點像當機器學習的成果沒有聚焦,荒謬到無法接受使用時,工程師就必須被迫開始「監督」「機器」的「學習」過程了!那種隔靴搔癢的工作會累死人的,根本還不如讓工程師以傳統的方式直接製作合用的軟體!
但是從「監督」機器學習或「干涉」生成式AI的製作過程開始,就會讓承作專案的公司陷入作弊的嫌疑了!到底成果中有多少是「純AI」的成分?10%的果汁稱為果汁合理嗎?甚至合法嗎?用了很多人工的PhotoShop操作介入「AI繪圖」專案,他們不怕會被客戶質疑?甚至提告嗎?但也不能拿見不得人的AI作品交貨啊?
站在真正具有足夠專業能力的工程師立場,感受一定更是煎熬!正如友人家的老大!明明用傳統方式可以非常精準有效用專家能力完成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想看AI表現,好像搶走了他們的部份工作?而且AI明明表現很差,還要他們去替AI擦屁股?真的是情何以堪?
我自己也是因為有科學家的潔癖,即使我做的影像辨識技術之中硬要解釋其中也有他們所謂AI技術的ML、DL與CNN的局部概念,但是主軸完全不是這些AI,成份佔比也微不足道,我無法忝不知恥的也去隨俗蹭這種狹義的AI!所以我都是有話直說:我是不用ML、DL與CNN的!至於我的產品是不是AI?你們自己去定義!我就是利用現有科技盡力做出最佳的影像辨識產品而已!
其實我看到這種AI現象最恐怖的效應是整個世界資源的巨大浪費!太多太多其實根本不必,或還不能使用AI完成的工作,都因為大家「以為」AI一定比較好,就盲目指定非用AI不可?結果是花更多錢做更低效率的事情,過程還特別耗費能源!
人類好不容易花了數十年理解地球暖化的成因與災難,節能減碳救地球的種種努力,眼看就要被這一波盲目無謂的AI浪潮徹底摧毀殆盡了!最諷刺的是:AI的宣傳都說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事實上有幾個人真的是認真評估過AI與否的整體效益?多數還是迷信AI一定比較好就浮濫使用的!
我唯一低調樂觀的是:沒有人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當不必要或不洽當的AI開始讓很多人陪錢虧損,生活品質或產值也並未提升甚至更糟時,必然會引起對AI的反思,以及對於AI產品更嚴格的要求標準!就是大家會開始醒腦:AI與否不是重點!實際效益才是最終極的科技選擇標準!你醒了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