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十幾歲剛開始愛上打籃球時,聽聞親戚長輩說:老爸當年從高中時代就是球星了!當警察時還打過一些警察單位的代表隊,忍不住想邀他上球場玩玩,當時父親也不過四十多歲,但是他卻很堅持說不行了,不玩了!所以畢生愛打籃球的我真的沒看過據說也是球星的老爸到過籃球場,每次看到球友高家父子同場尬球就會羨慕忌妒到不行!還戲稱他們為恐怖的三高,五十歲以上的都要小心閃避!
老爸不跟我打球,那至少請他談談籃球,傳授一些籃球經驗技術吧?他總是笑笑說:你們每個小孩都比我當初打得好!籃球觀念技術一直進步,我們當初也根本不知道其他國家的人怎麼打球,動作戰術都單調得不得了,我只是投籃比較準,個子也高一點而已!現在看到電視轉播才知道自己的球技根本上不了檯面,即使是我巔峰的時期都完全不行的!
我想父親說的是肺腑之言,因為我後來幾十年打籃球看籃球的經驗,也一再證實籃球運動這種快速進化的狀況,第一次的觀念衝擊是看瓊斯盃歐美的籃球隊如何肆虐本土球隊,他們真的有如外星怪物!其實不只是身高彈性的差異,動作觀念都差異好大!當然稍後看到NBA的球賽又是更大的衝擊震撼!
回想起我在大學時期(1979-1984)的系隊級比賽中,後衛帶球切入禁區?或是太遠距離的投籃?都是絕對會被隊友教練罵的!因為成功得分率極低還容易掉球嘛!主要戰術一定是隊友擋人中距離跳投!或搶到籃板快速反攻,如此而已,哪有尬球單打這種事情?也極少看過哪一隊真的會做盯人防守,即使是主力先發球員的控球攻擊能力,都比不上現在任何國高中的籃球隊員!他們都是看NBA球賽長大的,觀念技術其實都比我們這些LKK更好!
但是從另一個正面角度看,我們也還不是失智老人,人老了體能退步,跑不快跳不高是必然的,但是繼續學習新的動作與新觀念還是可以的!事實上更多的攻守動作與觀念還可以補足我們體能下降的劣勢,延長我們的籃球生命呢!譬如複雜的腳步與假動作,常常能讓年輕人過剩的體力與太快的反應變成缺點!
回顧自己這幾十年在籃球場上老是打不死的歷程,就是老狗一直在學新把戲的過程!我以前教過的大學生,以為大一打不過四十幾歲的老師還好,到了大四球技經驗好了,當然就可以搞定我了?但是至今他們畢業都十幾年了,連他們的體能都開始下降了,每次回來找我尬球,還是會讓他們頭痛驚訝,老師怎麼還是好難搞定?
事實是:年輕人會看NBA模仿學習,我當然也會!灌籃是學不會,要等下輩子看有沒有機會?但是換手運球假動作晃人切入,背框單打的迷蹤步,甚至喬丹或Kobe的後仰跳投等等,其實與極限體能無關?我們這些中年人體能不需要返老還童,只要身體保養得宜,靈活度與平衡感沒有退化太多,就可以玩的!你們發現了嗎?我發現了!也試著這樣玩開了!
所以我才會讓現在的球友們印象深刻,前幾年剛跟他們打球時只是覺得我籃下單打的假動作很多,常常可以騙到得分機會,所以稱我是迷蹤步!後來是看到我的後仰跳投越來越誇張,不是跳得越來越高,而是後仰幅度越來越大。
最近呢?很詭異的,我居然越來越常帶球晃開防守者過人切入了?那不是愛耍酷的小朋友才會幹的事嗎?我自己年輕時都不會的,到60歲居然學會了少年仔的時髦新招了?每次過人成功都會讓比我年輕的人大感驚訝!被胖老爹射爆還好,但是被整個晃過了?情何以堪啊?
總之,我很樂意嘗試任何我還做得到的動作,也因此發現帶球過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條件不是速度或力量,而是像跳舞或摔柔道一樣,只要抓住節奏與對手的重心,老傢伙也一樣能玩的!前提只是腦袋還要夠清楚,努力保養身心狀況,不要搞到失智就可以玩的!下面就是昨天我在FB上的遊戲之作: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