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第02回[紐西蘭。奧克蘭] Maungakiekie(獨樹山)
2020/02/29 22:39
瀏覽1,18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旅行日期:109.02.10
關鍵字:奧克蘭機場(Auckland Airport)、獨樹山(One Tree Hill)

「看到陸地了嗎?」窗外天色逐漸明亮,但是那寶藍天空底下,依舊是有如千軍萬馬的層層雲海,父親不時望著航線圖,又轉頭向我問到。「還沒有。」我只能一再地回覆相同的答案。

奧克蘭和臺北相差五個小時,手機螢幕顯示當下時間為早上二點五十分,然而,窗外的世界即將邁向早上八點,昨日的我們,無論如何地忙碌,此時必定已經步入夢鄉,現在的我卻再也無法熟睡:歷經長途飛行,口乾舌燥,雙眼乾澀,放送暖氣的機艙內,原本身著抵禦寒流的厚外套顯得笨重且悶熱;在此同時,空服員陸陸續續將早餐端上餐桌,並且提醒我們,奧克蘭不遠了。

「現在是早上八點,而不是凌晨三點。」刺眼陽光穿透窄小的窗口,調整心情,也調整精神。提早到來的一天由小蛋糕開始,掀開錫箔紙蓋,烤馬鈴薯、番茄片、玉米餅,底下是熱騰騰的沙拉,以及新鮮水果搭配草莓乳酪,乳酪酸甜的口感,暫時緩解一夜未眠的疲倦。

1.

奧克蘭時間早上九點四十五分,飛機準備降落,螢幕上所顯示的海拔高度迅速地下降,雙耳也像是游泳時潛入水中一般,被逐漸加壓的空氣所阻塞,我不停地吞嚥口水,以聽見父親一再詢問的相同問題。

「看到陸地了嗎?」早上十點,父親又問了一次,在此同時,飛機終於穿越數小時以來一直湧動於視野下方的雲海,隨後一片混沌;突然間,雲層底下透出一派光亮,一切的陸地、海洋,縫隙中的藍天一覽無遺。

我只是目不轉睛地望著,說不出任何一句話,「奧克蘭!」打從心底吶喊。樓房棋佈、街道棋佈、樹林棋佈,一片寧靜祥和的都會沿著海灣漫延,海灣對岸浮現寬而扁平的火山,中間透出點點晶瑩亮光的海洋,原來都是一艘一艘航行的帆船;接著,飛機持續下降,我看見城郊錯綜複雜的道路,排列齊整的工廠,寬闊的牧場,牧場中有馬匹奔馳,掠過散佈淺灘的湖泊,我看見機場跑道。終於,歷經十一個鐘頭,飛機平安降落奧克蘭機場──紐西蘭航空的大本營。

2.

通過海關嚴格的安檢,原本飛機上多半眼熟的臺灣人面孔,步出機場大廈時全部消散得無影無蹤,玻里尼西亞人警察在候車站巡邏,毛利人勞工正忙著運送貨物,眼前所見的遊人更來自世界各地,不過,相同的是愉快的心情。

“Where are you from?”一個玻里尼西亞婦人抱著嬰兒,在車站向我們問到。
“Taiwan.”姑姑好心協助推嬰兒車,並且回答。
“Oh, are you here for holiday?”她又問。
“Yes!”
“Enjoy your holiday!”離開前,她熱情地與我們道別。

3.

久違的出國旅行,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一如桃園機場與大臺北都會區的關係,奧克蘭機場位在奧克蘭市南方的曼努考市(Manukau),前往奧克蘭市區需要花費約半小時的車程,順著國道20號北行,途經奧尼湖加(Onehunga)和羅斯基爾山(Mount Roskill)等等郊區,又依照導航指引,經過伊甸山(Mount Eden)附近,最後抵達維多利亞公園(Victoria Park)。不熟悉右駕的緣故,行經富蘭克林路(Franklin Rd)時一度誤入右車道,市民大概習慣遭遇觀光客各式各樣的冒失,紛紛將車輛停下等候我們。

「這只是一開始看到外國景象,充滿文化異質性,對異國的憧憬而已。」面對姑姑和我對市景的讚嘆,弟弟淡淡地答道,他說,第一次出國前往南韓釜山,或者西班牙也曾經產生類似的感覺。

4.

獨樹山(One Tree Hill)是紐西蘭之旅當中,第一個駐足的景點。海拔183公尺,「Maungakiekie」則是毛利人對獨樹山的稱呼,而它更是奧克蘭面積第二大的火山,連帶附近西南與東南面的錐狀山丘呈現馬鞍體,山坡具有類似梯田的地形。根據考古研究,早在歐洲殖民之前,此地曾經擁有許多庭園和房屋,以及食物儲藏坑,這裡也發現世界上鐵器時代以前最大的堡壘,四周被溝渠和柵欄所圍繞。

1845年,Thomas Henry向Waiohua人買下獨樹山,卻被紐西蘭總督George Grey(1812~1898)拒絕,並且將山頂與西南坡面劃為「One Tree Hill Domain」。至於山坡北面,則分別被William Brown(1809~1898)和John Logan Campbell(1817~1912)買下,1873以後為Campbell獨有,1901年,Campbell將公園開放給全體紐西蘭公民使用。

山坡上樹木稀少,但是各個姿態優美,綿延草坡色彩泛黃,偶爾可以見到放牧的羊群。接近山頂的地方,道路分岔出兩個方向,最後都能到達方尖碑,這時候,轉頭俯瞰山下,那座彷彿漂浮海上,外貌寬而扁平的火山輪廓鮮明,一片綠意盎然。

5.

桃柘羅漢松(totara tree)是最早生長在山巔的樹木,也被稱作「Te Totara I Ahua」,約種植於十七世紀,英國殖民時期改植同為特有種的紐西蘭聖誕樹(pōhutukawa),Campbell並且將山丘命名為one tree hill,1870年,Campbell在18年前樹木倒塌的原址以輻射松(monterey pines)取代,2000年,最後一棵存活的樹木被一名揮舞電鋸的毛利抗議人士砍倒,如今山巔受柵欄保護的植栽,則是2016年重新種植的桃柘羅漢松和紐西蘭聖誕樹。

1912年,被後人尊稱為「奧克蘭之父」的Campbell去世,並且埋葬在山頂的方尖碑之下,至於方尖碑高約30公尺,由玄武岩和科羅曼德花崗岩(Coromandel Granite)製成,1948年完工,象徵歐洲移民後裔與毛利人的和解。東面與南面的碑文採用毛利語而無法解讀,朝向西面的英文碑文大致描述如下:

西元925年,第一位拜訪這片海岸的是毛利人庫普(Kupe),他是一個玻里尼西亞航海員;第一個在此居住的人始於1150年;第一個正式移民至此的人是在1350年從哈瓦基(Hawaiki)遷徙過來;毛利人的祖先藉著獨木舟到達這些海岸:Tainui、Arawa、Mātaatua、Aotea、Takitumu、Horouta、Omaru;1840年,懷唐依條約(Treaty of Waitangi)確立英國殖民紐西蘭的基礎,並且保有毛利人的權利(rights)和特權(privileges)。

下午六點半,天空依舊一片蔚藍,海風遞來舒爽的氣息。從山腳走到山巔,再從山巔走回山腳,我看見不同年齡、不同族群的人們在燦爛陽光下,自由自在地慢跑或者騎自行車馳騁,神采奕奕是我見到奧克蘭第一個最美的畫面。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