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1983年奧斯卡影后入圍解析
2025/09/01 12:59
瀏覽283
迴響1
推薦4
引用0

        聊聊1983年的奧斯卡影后入圍陣容。

        假如以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預期心理來觀賞親密關係》這齣橫跨數十年的母女家庭劇,你可能會驚呼:怎麼有點粗糙!或許多看幾次,你會把兩個字修正為粗礪感,這種粗礪感正好是親密關係》所試圖打磨的你我所悉的煩躁日常,片長拉滿兩個多小時,這些坑坑巴巴似又沒那麼不好消化了。

    說到兩位雙雙提名奧斯卡的女演員,堪稱出奇登對的神選角。黛博拉溫姬Debra Winger飾演窮中作樂的叛逆女兒,反骨到索性跟丈夫各自發展外遇。溫姬小姐一身豐腴、親民的魅力,五官剔透,但表演不走精緻風。她有種可貴的「巧克力口味」特質,能讓「性感/男孩子氣」互為表裡,交疊出無形厚度,輕輕演就讓觀眾有飽足感。

 

    親密關係飾演母親的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也屬大開大合的演技派,善於把小事演大。我覺得演戲本來就是要「小題大作得恰到好處」,作為少數從50年代一路活躍到雷根時代的女星,莎莉麥克琳這次算遇到一個每個凸點、凹點都卡得奇準的好角色,一整段人生答覆一個母親習題。即便大轉折都落在女兒身上,莎莉還是有辦法劃分出該角前、後半生的分野,乃至她準備用整個後半生來回應前半生的內在風景。

 

        凡夫俗女茱莉華特絲Julie Walters演出入校進修的美髮師麗塔,跟嗜酒的教授切磋一遭文學史跟人生觀。

        記得我小時候看這部片,觀影過程常感覺到,特定台詞、特定橋段被女主角刻意圈記為得獎場,會有格外出力的重點發揮。這畢竟不是一個窈窕淑女的歷程,麗塔的內在改造也不是什麼強化文青氣息那麼粗淺的事,而是比較像放下一些糾結,鬆綁一些觀念,抬頭挺胸繼續生活。在不削減麗塔海派性格的前提下,這些細節本需要更多「秀」的成分。茱莉華特絲確實也發揮得恰如其分。

 

        珍亞歷山大Jane Alexander就算發怒你也不會覺得她火氣很大。80年代核災是個大議題,《證言》飾演輻射受害者的珍亞歷山大,把哀傷克制在一個認命的、不訴諸呼天搶地的弧線,以議題斂化演技,積累為無聲控訴。珍亞歷山大的外型很貼合這個默默將孩子埋葬的絕望母親,但這非關優不優勢,因為編導顯然有意鈍化女主角的性格稜角,讓她淹沒在輻射地景,角逐演技獎相對沒那麼吃香。

 

        最後,提《絲克伍事件》之前,我必須再強調,麥可尼柯斯真是一個神到炸掉的神級導演。看看他激發過多少演員的強大潛能?達斯汀霍夫曼《畢業生》、伊莉莎白泰勒《靈慾春宵》、娜塔莉波曼《偷情》、梅蘭妮葛莉芬《上班女郎》、安瑪格麗特《獵愛的人》……

        1983年,在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都已經獻出過《蘇菲亞的選擇》這種偉大演出後,麥可尼柯斯竟然還可以從她身上捏出一些新形狀。我們提到梅姨常會覺得女神成績就擺在那裡,沒什麼好多說的。但我還是要說,麥可尼柯斯改造梅姨是落實在幾個短短瞬間,而且是「點睛級」的舉足輕重。

    絲克伍事件》梅莉飾演揭發核害真相的核廠作業員,在本片之前,我敢說梅莉沒成功駕馭過驚悚戲碼(想想慘不忍睹的《碧玉驚魂夜》),可《》片有場她偷翻檔案櫃被主管撞個正著的moment,硬是害我嚇到挫尿。麥可尼柯斯真的很貪心,一兩秒的煙火都不放過。最放大絕是片尾驅車離去前梅姨掀開皮衣對寇特羅素炫耀偷穿走的T恤,那伸展台架勢配上一聲三八笑,真是一秒封神,說這角色來日化身米蘭達我都信。

    梅姨1980年代多數演出我都無感,但絲克伍事件》我實在難以抗拒。

 

  排名:

  《絲克伍事件》梅莉史翠普>《親密關係》莎莉麥克琳>《親密關係》黛博拉溫姬>《凡夫俗女》茱莉華特絲>《證言》珍亞歷山大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ziqqe
2025/09/28 14:11

1983年奧斯卡影后入圍陣容精彩紛呈,梅莉史翠普以《絲克伍事件》技壓群雄,表演層次豐富。

其他四位演員各展風采,角色詮釋深刻,文化氛圍濃厚,值得回味。





nike salomon mizuno asics(ziqqe@gmail.com)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