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柏森
聯合報以不小篇幅和照片(如上)報導高鐵和台鐵對於「尿布台」的英文翻譯(原文見 http://www.udn.com/2008/8/4/NEWS/LIFE/LIF1/4454991.shtml),起因是有乘客發現雙鐵都把「尿布台」譯成「Baby Changing」,覺得意思轉變成「換嬰兒」而覺得可笑。經記者採訪後,高鐵和高鐵主管都趕緊聲明說要檢討改進,順便還推卸一下責任,說很多列車都是從日本進口,而日人本的英文並不甚好等理由。
該文記者批評此翻譯是「讓人看了啼笑皆非」,但筆者看了這則新聞卻是「哭笑不得」,因為雙鐵用的本來就是道地的英文說法,在英文中講換尿布用「change the baby’s diaper」或「change the baby’s nappy」是較完整的說法,但一般只說「change the baby」就夠了,例如美
但如果有人對於「尿布台」譯名的正確性還有疑義,其實到網路上查詢一下搜尋引擎即可。例如鍵入「baby changing」,而且只瀏覽英美母語國家的網頁,就可發現「尿布台」的英文翻譯「baby changing station」是沒錯的,也可用「baby changing table」;另外,換尿布時用的襯墊就叫「baby changing mat」或「baby changing pad」。
或有人說那雙鐵應在Baby Changing後應該要加Station或Table吧,但Baby Changing兩字已經是寫在尿布台上了,作為一種公共標示語,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都要精簡用字,因此Station或Table不寫沒關係,因為使用者已經可以看到尿布台了。就像國外的垃圾桶上就直接寫Trash,也不用寫Transh Can,公共標示語的英譯要將文字空間限制與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條件考慮在內。總之,高鐵和台鐵列車並不會因為是由日本進口,上面的英文就會有問題,看來我們的記者和雙鐵主管的英文能力都仍是有待加強。
- 1樓. linalien2009/10/04 08:58一針見血
說得太好了!
雖然我的英文也不好,
但是常常看見這類的報導心裡頗不是滋味,
因為我覺得記者們的報導總存在著一種取笑挖苦的心態來煽動群眾,
養成人們指批評而不負責任的心態,
若真的有意見,何不做正面的修正,提出更高明的見解!
給人民建立一個優質的評論典範!
前陣子也有針對台灣小吃翻譯的報導,
記者們要充內行倒也無所謂,
但希望他們能想想這樣的報導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對翻譯人員將造成多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