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新書上市:《AI輔助英中筆譯:機器翻譯後編技巧》
2025/05/13 23:20
瀏覽113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1167?sloc=main

隨著AI科技迅速滲透社會各個層面,國內翻譯教育與產業也正經歷深刻變革。筆者任教之臺師大翻譯研究所,每年舉辦招生說明會時都有同學問到「AI機器翻譯會不會取代譯者的工作?」這個問題影響學生報考翻譯研究所的意願以及未來的生涯規劃,難怪會受到許多人的關切。此問題背後的預設是把AI與譯者視為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似乎一方的存在就意味著另一方的消失。但事實上,AI與譯者可以互補共存,人機協作是使翻譯更有效率的過程。因此筆者在回答此問題時都會強調,面對AI機器翻譯的浪潮,新世代譯者不應固守傳統手工藝式的作法,而是善用AI工具提升翻譯的品質和數量。同時也套用業界常說的一句話:譯者不會被機器取代,但會被更善用機器翻譯的其他譯者取代。

AI科技的興起對翻譯教學帶來衝擊,各大學翻譯系所也積極開設翻譯科技相關課程,教授電腦輔助翻譯軟體操作、機器翻譯譯後編輯、撰寫程式處理文本語料、管理本地化翻譯專案等,並提供到業界實習使用這些工具的機會,幫助學生與產業接軌。這些訓練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機器翻譯譯後編輯(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MTPE)的能力。機器翻譯的譯文雖能讓人看懂,但不見得賞心悅目或是容易理解,有時也會出錯,難登大雅之堂。此時就需人工加以後編修正,才能達到正式文本或公開出版的標準。對學生而言,機器翻譯還能協助理解生詞和句法,轉換為母語後能加快閱讀速度,而且機器譯文可作為參考,也能與自己的譯法比較,反思如何表達更為貼切,是有別於傳統的學習方法。可見機器翻譯譯後編輯技能的重要性,學校課程也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然而目前相關教學實徵研究有限,且缺乏系統性教材,而這正是本書編寫的初衷。 

筆者長期致力於翻譯教學研究,並與臺師大翻譯所博士生共同編寫一系列翻譯教科書,自2013年起陸續推出不同主題,迄今已出版供學生學習的《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中英筆譯:翻譯技巧與文體應用》、《英中新聞筆譯:編譯實務技巧與應用》,以及供教師進修的《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等。這些書長期以來分別再刷多版,頗受翻譯課程師生的歡迎。而自AI機器翻譯興起後,筆者愈發感到有必要編寫一本專門介紹機器譯後編輯的教材,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觀念和技巧,並使整個翻譯教學書系更加完整。

於是按照往例,我們召集了一個堅強的寫作團隊,除筆者外,還有臺師大翻譯所助理教授林俊宏,以及博士生江奕安、陳於勤、管雅凡,每位成員皆具豐富的翻譯與教學經驗。我們選用當前最受歡迎且免費的三種工具:Google Translate, DeepL, ChatGPT,翻譯各類文本作為真實的譯例[1],並定期討論翻譯策略及偏誤修正方法,再分章撰寫並統整成書。此外,書稿完成後,筆者特邀業界專家王任平先生審閱並提供寶貴意見,謹此致謝。 

這本《AI輔助英中筆譯:機器翻譯後編技巧》旨在幫助讀者在機器所產出的英進中譯文上,學習譯後編修技巧,並提供大量實例講解與練習。全書分為三大章: 

第一章機器翻譯概述:說明機器翻譯的相關觀念,包括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 MT)與電腦輔助翻譯(Computer-Assisted/Aided Translation, CAT)的區別、機器翻譯的發展及對譯者的意義、機器翻譯後編類型及其優缺點、如何學習機器翻譯等議題,以及本書使用的三種工具Google Translate, DeepL, ChatGPT的特點與操作方式,讓讀者對機器翻譯具有基本知識和正確概念。

第二章機器翻譯後編技巧:是本書的核心,內容涵蓋機器翻譯後編的各種技巧如音譯、直譯、意譯、形譯、順譯、逆譯、增譯、減譯、詞類轉換、正反表達、被動語態、代換、分句、合句、重組、歸化、異化等。每種技巧的講解流程還分為三個小節:

1. 「暖身譯題」:以簡單的翻譯練習作為暖身活動,刺激讀者思考使用此後編技巧的場景和特點。

2. 「實例解譯」:說明該後編技巧的定義,並以書籍、新聞媒體和線上文章的實際文句為例,詳細解析如何編輯機器所產出的譯文。

3.「譯起來挑戰」:應用上述所學的後編技巧,練習編輯機器譯文,並附上參考譯文和重點說明供讀者自我挑戰學習。 

第三章文體篇章翻譯:擴大翻譯的單位,從文本類型與功能出發,介紹文件、財經、科技三類常用機器翻譯的文體及其後編方法。每種文體還分成四個小節,分別為「文本特色」、「翻譯原則」、「實例解析」和「譯起來挑戰」,幫助讀者在各種文類情境具體應用後編技巧。 

此外,全書各章節還附上補充資訊的「譯路同行」專欄,介紹一些應用翻譯科技工具的主題,包括ChatGPT輔助中譯英練習和口譯學習、電腦輔助翻譯工具Termsoup、機器口譯等。以期擴大同學翻譯科技的視野,對於有興趣的議題可再自行深入探索。

翻譯科技的快速發展已然改變譯者的養成方式。學生在校期間若能熟練各種翻譯技術工具,將可順利與職場工作銜接。然而翻譯工具雖然重要,但翻譯技巧、雙語能力、領域知識與跨文化理解仍是學生翻譯能力的核心。因此本書範例中經常對機器譯文進行較大幅度的編修,旨在展示筆譯方法與修辭技巧的多種可能性,這是一種教科書式的訓練思維。但在實際譯後編輯工作中,只要能達到翻譯目的,譯者通常會盡量保留機器譯文,減少不必要的修改以提升工作效率,這才是機器翻譯的價值所在。總而言之,本書理念是透過學習機器翻譯譯後編輯的過程,訓練雙語轉換技巧以及對於知識和文化的敏感度,有助同學了解機器譯文的偏誤傾向與修正策略。而本書的譯後編輯建議和練習題目,也可讓教師在教學時有所依循,協助學生利用機器提升翻譯效率和品質。最後,也衷心期望本書能協助新世代譯者抱持開放心態擁抱科技,積極迎向AI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1] 因使用機器翻譯工具的版本和時間的差異,本書使用的譯例可能會與讀者操作機器所得的譯文不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語言
自訂分類:線上學習資源
下一則: 參加台北星光馬拉松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