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老年黃斑部病變知多少(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施智偉醫師專訪)
2011/08/17 14:35
瀏覽4,262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看不清楚親人臉孔,吃飯無法看到菜餚,眼中只有一團黑影…。這不是電視連續劇劇情,而是黃斑部病變患者每天上演的情景。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會造成視網膜中央出現黑影,影像扭曲變形,影響社交與日常生活,連夾菜都需依賴家人照顧,不少人因此心情憂鬱。

根據統計,國外 65 至 70 歲老年人口黃斑部病變的盛行率約 6% , 70 歲以上達 20% , 50 歲以上民眾是疾病的好發族群,國內的盛行率約 10% ,如果平時未做視網膜或眼底檢查,初期不易發現罹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施智偉表示,黃斑部病變是一種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基本上,黃斑部病變可分為「乾性」與「濕性」兩種,乾性約占九成,濕性約一成。「乾性」黃斑部病變的產生是因為視網膜代謝產物不斷堆積,破壞組織,患者的視力通常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濕性」黃斑部病變則可見到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血管本身結構較脆弱,容易造成血液和漿液的滲出,產生視網膜疤痕,造成視力衰退,甚至失明。

施智偉醫師說,早期治療黃斑部病變多以光動力雷射療法為主,患者視力可以穩定下來。目前而言,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治療效果不錯,這類藥物注射在眼球內能讓不正常的新生血管萎縮,避免出現視網膜疤痕組織。有國外研究發現,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後,九成病患視力穩定,其中三成的人視力還進步。不過,一旦延誤治療,造成新生血管出血、留下疤痕,此時就算用藥,治療效果仍有限,視力可能打折扣,無法回復原來水準。

黃斑部病變會造成中央視野缺損,施智偉醫師指出,有患者因看不清楚正中央影像,眼睛常被黑點或黑影遮住,家人的臉總是一團黑,視力嚴重惡化,家屬誤會對方故意不理睬,差點鬧家庭革命。此外,也有黃斑部病變患者透露,用餐面對滿桌菜餚,卻因視網膜黑影,不只看不見碗盤,夾菜都成問題,日常生活必須依賴家人或看護協助,部份患者差點罹患憂鬱症。

如何避免黃斑部病變上身?施智偉醫師建議,平時可補充抗氧化劑,如維他命 C 、 E 、鋅、銅等;花椰菜、菠菜與甘藍菜等深綠色蔬菜亦含葉黃素;魚油中 DHA 及 EPA 皆有助視力。另外,不抽菸、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能減少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他呼籲 50 歲以上民眾做視網膜檢測,追蹤眼睛疾病,確保清晰明亮視力。 【聯合線上企劃╱陳文娜撰文】

【施智偉醫師小檔案】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現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專任主治醫師

主治: 眼科

專長: 視網膜及玻璃體疾病、白內障、青光眼、學童視力保健、眼角膜結膜疾病

簡歷: 台大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眼科專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眼科視網膜及角膜研究員、台大醫院眼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會員、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會員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健康
自訂分類:全民健康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