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目前幾種主流意識科學理論,到意識進化三部曲(下)----每日頭條
2025/09/20 19:22
瀏覽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7-09-19 由 探索貓 發表于科學
零點場(Zero-Point-Field)理論認同詹姆斯關於意識不可組合的觀點,認為意識主體不可分,且認為所有意識主體為同一意識主體,為同一個零點場,即不同人的「屏幕」本質上是同一塊「屏幕」,只是投射的內容或體驗的內容不同而已。
中國復旦大學學者李劍鋒則提出了意識粒子理論,也認為意識主體不可分,認為意識主體是一個內在自由度極大的基本粒子(顯然他認為邏輯比常識重要)。該理論同時呼籲大家應該重視全同粒子法則在意識形成過程中的作用,認為兩個系統(粒子)物理上全同,那麼它們本質上就為同一個意識主體,故一個意識主體將同時體驗到世界上所有與它全同的系統或粒子。該理論認為你大腦里存在大量與你的意識主體粒子全同的小系統,你的意識主體可通過不斷與它們交換從而獲得對外面世界的體驗。
探索貓意識猜想三部曲
前面介紹了當今主流意識科學理論,我之前有寫過我的猜想的很多內容,我認為意識是一種信息,這種信息(自旋的集合)來自量子塌縮。按照進化來分類,量子意識進化可以分成三部曲:
1、意識產生的起源也就是意識的根源,是某種特殊的高分子物質,有可能就是複製酶(replicase),這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分子。有充足的理由表明,現代人RNA中的複製酶可能類似於地球生命伊始就開始存在的複製酶。RNA複製酶不僅可以受到光量子的影響,還可以同時影響光量子(自旋方向),這就是意識的起源。俄羅斯量子生物學家普普寧和格瑞爾菲曾經做了一個實驗,發現DNA可以影響光量子,也就是說DNA不僅可以接受光量子,還可以影響光量子,這就是DNA具有了「意識」,即具有量子力學上的意識特徵,是雙向的互為影響才能稱之為意識。
複製酶既可以受光量子感應,也可以影響光量子自旋信息,這一雙向性特徵,可能是意識具有物理熵減特性的原因之一,意識具有熵減能力,不僅僅具有驅動實體影響的外部物理熵減特性,還具有同類意識信息的集合組成的信息熵的減少。即生命的「麥克斯韋妖」。最原始的意識,也可以說就是意識的最基本的原理,總結一句話就是在亞宏觀結構上的物質具有了對微觀量子的雙向性的感應能力。
這種直接感應到的意識我稱之為I類意識,也就是無條件反射意識;而貓狗經過訓練可以看到它們具有條件反射意識,我稱之為II類意識;像人不僅僅具有上述兩種意識,其實還具有了在此之上的意識固化基礎上的系統化和工具化,這種,我稱之為III類意識。
人類的意識包含了以上三種形態的全部,而III類意識是人類區別其他動植物的關鍵。人類智力的基礎是產生意識信息的量子比特存儲能力,以及建立在存儲能力之上的量子(比特)糾纏網絡,這個糾纏網絡具有腦全息特徵,這是腦全息理論起作用的深層次機制。III類意識是思維處理的能力,包括邏輯鏈條、記憶整合等。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意識,是我這個三部曲中的第III類意識,我寧願相信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的意識不可分,並不相信意識浮現,因為目前他通過嚴密的論證認為物質的現象屬性無法組合,還沒有人能從邏輯上找出他的漏洞。
我這個猜想接近前面所說的零點場(Zero-Point-Field)理論,即認為宇宙時空(這個時空是由量子糾纏網絡構建的,當然這也是目前熱門的猜想)就是那塊巨大的「屏幕」,每個人的第III類意識都是這個巨大屏幕的「子屏幕」。宇宙的糾纏時空網絡和人的第III類意識,即智力量子糾纏網絡具有相似性,這個糾纏網絡具有無標度性,或許人類意識量子糾纏網絡就是宇宙時空網絡的部分和局部。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