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我常常說,科學只是看世界的其中一種看法。就跟宗教也只是一種價值觀而已。作者提醒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科學是現代的最大宗教」,因為很多人堅信科學所知的一切,且不容質疑。這已經到宗教等級的盲從。但是,不科學,不代表錯誤,只是現有的科學邏輯,還沒辦法解釋。特別是現在的科學與宗教,對於死後的世界各有對立的說法。 科學說,死就是死,是無的概念。 宗教通常描述了豐富的死後世界觀,但是不可查證。 我們大部分人,在兩者之間半信半疑。 田坂廣志則是想在兩者之間,找到新的假說。 因為是他看的科學極限,以及體驗到無法解釋的經驗。
🌟〖科學的3個極限&不可思議經驗〗
身為科學權威的他,提出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提出的根本性批判。
1.「要素還原主義」的極限:科學是不斷拆解到最小,但是科學的極限是拆解不到「意識」。
2.「物質消滅」的極限:E=MC2,物質最後消失會變成能量,認為真空沒有物質、沒有能量,但是在量子物理中,量子真空不只有能量,還是很強的能量。
3「無法說明」的極限:量子糾纏、自然常數、反射神經、意識…等等科學至今無法解釋的謎團。 以上是科學的部分,另外在神秘學上,作者也有過很重要的:心有靈犀、預知、預感、占卜應驗、共時性、既視感…等經驗。伽利略的「地動說」被宗教審判時,他說:「即使如此,地球還是在轉動啊。」 對於現在科學版的宗教審判,他試圖提出,科學與神學之間,對於死亡的新假說:零點場。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ᵕ̈
🌟〖零點場是什麼?〗
零點場也不全然是憑空想像的概念,我認為,這是作者由最先進的量子物理學所討論的理論,應用在未知領域的詮釋。零點場,是存在在「量子真空」中的一個場域,紀錄著所有的一切。 其實也像是神秘學的「阿卡西紀錄」、佛家的「阿賴耶識」、古印度的「虛空界」。 零點場,是以「全像片原理」,以「波」的形式紀錄這所有的一切,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也包含多重宇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就是世界(色)皆來自於真空。光即是波,所以《創世紀》的第一天也是先創了光。在這邊串連了科學與宗教。在應用上,他認為: 所謂的天才,其實很多都是開啟了能力,去接零點場的資訊,所謂的靈機一動。 運氣,也指示吸引力法則,讓你的自身往好的未來波動去靠近。 冥想、祈禱、儀式…等等方式,就是對連結「零點場」有幫助的技巧。
🌟〖本書的重點:死亡不存在〗
這邊就是老高沒有提到,但是是本書的書名,也是作者最想傳達的重點。作者認為,人死後意識會存在,只是回到了零點場。也就是,肉體的你死了,自我不在了,但是你的意識會存在,變成超我的意識。所以作者說,死亡不存在。死後的你會知道一切,因為你連結到了零點場。這就是為什麼瀕死體驗的人,得到了啟示,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且,死後的你是快樂的,因為你的痛苦大多來自於肉體與自我。所以,瀕死體驗的人也會說,那是個充滿幸福的地方、不想回來,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極樂世界、天堂。 最後,隨著你的超我意識回歸零點場,你會擴大你的意識,從超我的意識,擴大到人類意識,到人類共通的無意識(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到地球意識,回歸到宇宙意識。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零點場的宇宙意識,透過我們來體驗的一場體驗。這是作者透過零點場假說,希望連結「科學」與「宗教」的橋樑,帶大家用新的角度來看待死亡。 以上就是《死亡不存在》的重點「5件事」整理。
🌟〖結論與啟示〗
感謝推薦我給出版社的「宇宙閨蜜分多奇」團隊,因為我也屬於科學人(光電所、化學系),而且這一兩年對通靈人的世界也開始研究。這本書的觀念,跟我這一兩年來研究 「宗教」、「通靈」的觀念非常相近,以波的角度來看,你就知道所謂的通靈,就是有些人有「調頻」的能力,接到一些聽不到訊息(收音機)。 你也會知道,前世、今生、未來是一起發生的,而且彼此是可以連動改變的。 就跟《星際效應》的5維世界一樣,時間不是連續的,高維度的人來看,就像是在家看電影,只是要移動到哪一個時間軸的位置而已。而接通零點場的能力,也跟通靈能力一樣,每個人其實都有,只是自己被自己綁住了。 「通靈,就是通自己的靈魂。」 因為你就是零點場的其中一部分。 其實很多有名的科學家,研究到最後,都把答案往這邊靠攏。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或許佛經、聖經早就把答案寫出來在這邊等你們了,只是你們什麼時候才能看 透。
當科學人不把「不科學」當作宗教審判,當神學人不把「教條」作為道德審判,在了解自己、了解宇宙的路上,就會順遂很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