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爾電針在中醫臨床的運用
蔡淑貞醫師
太陽中醫診所院長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常務監事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廣州中醫藥學大學碩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摘要
傅爾電針 ( 簡稱 EAV) 是用「電量」的觀念來說明中醫「氣」的觀念。是由德國傅爾醫師 (REINHOLD VOLL,1909-1989) 結合中醫針灸原理與電流回路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診斷與治療方法。更可貴的是他把穴位與解剖位置連結了!所以這個另類醫學其實涵蓋了「氣血」、「經絡」、「臟腑」的完整中醫觀念。本文所述內容,使用美製 (COMPUTRONIX Z41) 、經歷時間自 1996 至今。
COMPUTRONIX Z41
前言
中、西醫學的理論是不同的,治病的方法依據也不同;但是人體的結構自古以來是相同的。西方醫學的快速發展,讓人體透過各種精密昂貴的儀器而顯像在眼前,五臟六腑、筋、脈、肉、皮、骨再也隱藏不了,但是疾病仍是層出不窮、不曾減少過。透過傅爾電針的運用,可以得知氣血運行的狀況,以及與臟腑相對應位置,加以分析;對於許多難治疾病或慢性病,常可得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操作情況
注意事項:
1 、最好能停止服用各類藥物、尤其中草藥。
2 、病人身上不要有飾品、電子用品。
病案 < 甲 >
王 X 玲 :女性、年齡 40 歲、教職、未婚
初診日期 :2007.11.02
主訴
右膝關節活動疼痛、外側有一腫塊於 2006.11 手術,術後復發疼痛,醫院診斷為滑膜液肉瘤,為惡性腫瘤,建議做截肢手術。
中醫四診
面色黯淡無華、舌淡紅薄膩白苔、月經規律、量少,大便一日二至三行、稀軟。
初診測試圖
初診支點圖
處方
- 柴胡疏肝湯 4g 、香砂六君子湯 3g 、平胃散 3g 、神麯 1g 、麥芽 1g 、百合 1g 、刺五加 2g 3x30
- 龜鹿二仙膠 5g /1x30
複診
王 X 玲 :女性、年齡 40 歲、教職、未婚
複診日期 :2007.11.30
主訴
精神改善、膝關節痛減、頻尿、舌淡紅、薄潤白苔
處方 :同上
複診測試圖
持續治療
每月就診一次,第四次後停藥二周於 3/14 複測,圖右 SP ↓,面色稍淡黃但已見光澤,納可,大便一日二至三行,大便正常,舌淡紅白潤苔。
處方
- 柴胡疏肝湯 3g 、香砂六君子湯 3g 、左歸丸 2g 、神麯 1g 、內金 1g 、小茴 1g 、厚林 1g 3x30
- 龜鹿二仙膠 5g /1x30
建議
- 回西醫院複診
- 飲食習慣改變、放慢速度、多咀嚼
- 食物內容要多樣
複診
王 X 玲 :女性、年齡 40 歲、教職、未婚
複診日期 :2008.4.14
回診並告知醫院檢查正常
處方 :同上治療,持續一年,至今無恙。
病案 < 乙 >
林 X 毓 :女性、年齡 11 歲、學生
初診日期 :2010.03.22
主訴
腹痛、胃痛、嘔吐、不大便,約半年,西醫治療未改善,經某大醫院診斷結腸炎,手術切除 1/3 大腸。術後腹痛改善,仍常嘔吐、胃痛,時而大便難。
中醫四診
面色晦暗、體瘦神疲、口臭、舌淡嫩、舌苔厚膩。
初診測試圖
初診支點圖
處方
- 小柴胡湯 3g 、香砂六君子湯 3g 、酒炙大黃 0.5g 、神麯 1g 、人蔘 0.5g 、靈芝 0.5g 、山楂 0.5g 、神麯 0.5g 3x15
複診
林 X 毓 :女性、年齡 11 歲、學生
複診日期 :2010.04.06
主訴
腹痛、胃痛、嘔吐未再發生、仍口臭、大便一日一行。
經同處方減量服藥,治療四個月後轉一般門診持續治療,病人自動減藥續服三個月。
複診測試圖
診斷分析與用藥思考
- 病案甲
一. 細胞變性 (OR) 未見電位偏墜,故不用思考「瘤」與「癌」的問題。
二. 脾為後天之本,故先測試右 SP( 胰 ) 。
三. 選擇柴胡疏肝湯加平胃散、神麯、麥芽是因為見 LV( 肝 ) 、 NV( 神經系統 ) 、 SI( 小腸系統 ) 同時有偏墜、故以疏肝理氣,健脾消化濁為先。
四. 久病氣虛,營養吸收不良故見面色少華, LU( 肺 ) 、 CI( 循環 ) 、 AR( 關節 ) 諸經氣不足。選擇龜鹿二仙膠大補氣血。
五. 因病產生壓力,情緒低落,故選用百合、刺五加二味藥同時也能補肺氣。
六. 諸經氣 ( 血 ) 平衡,無偏墜現象,是每一次測試的目標,也是治療的方法。
素問經脈別論篇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精,精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 病案乙
一. 與病案甲同為右 SP( 胰 ) 偏墜,合併 GB( 膽 ) 、 LV( 肝 ) 、 LI( 大腸 ) ,經氣不足。
二. LV( 肝 ) 、 GB( 膽 ) 與脂肪消化相關,故可從 SP( 胰 ) 支點 4 ,找到偏墜。
三. 病人因膽汁分泌不足,或膽道不暢,脂肪消化不良,所以脹氣、納差。大便不暢故腹痛,便秘日久,結腸慢性發炎所以手術切除。
四. 術後病人健康狀況未見改善,必然有未臻完善之處,當追究病因從而治療,所以選用小柴胡湯,從膽經著手,佐以補脾肺之氣,通費消食。病人症狀快速改善。
診斷分析與用藥思考
一. 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營養物質,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肌肉組織 ( 肌腱 ) ,結締組織,黏膜組織,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質。
二. 脂肪是人體不可缺的物質,尤其是神經系統,與神經細胞的功能良好與否有關。
三. 食物進入人體後的生化過程極複雜,如何讓複雜的人體細胞 ( 組織 ) 得到複雜而足夠的營養才能不生病 ?
四. 營養不足 ( 完整 ) ,不能供應機體所需,日久則生病,病狀各自不同。
治病原因的探討
一. 以現在的物質環境而言,應當不是吃得不夠。
二. 有可能飲食內容偏差 ( 或偏食 ) 。
三. 食物在人體內的生化過程不完整。
四. 精神情志因素導致酶的分泌不足。
五. 飲食習慣與速度。
六. 遺傳基因偏差。
臨床疾病的相關性
- 與病案甲相似問題的臨床疾病
1 子宮頸病變
2 咽 ( 喉 )( 舌 ) 病變
3 肌肉、肌腱病變
4 痛風
5 消化性潰瘍
- 與病案乙相似問題的臨床疾病
1 肝硬化、脂肪肝
2 膽結石
3 乾癬 ( 銀屑 )
心得
一. 用最簡單的方法檢查。
二. 用最少的藥物調理。
三. 不讓病人因藥物或手術讓身體更糟。
四. 回歸中醫最基本「經絡」 「臟腑」理論治病。
五. 天人合一,整體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