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氣冷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中醫提醒氣喘病人的冬季保養
太陽中醫的蔡淑貞醫師提供給您面對中醫與中藥的正確觀念
主持人:威重 受訪者:蔡淑貞醫師
以下內容節錄至太陽電台FM89.9
冬天容易發病的疾病有哪些,應該注意哪些?
主持人威重:
這個冬天好冷,上週氣溫冷到8度,我冷到頭皮發麻。
而且冬天的時候,手腳冰冷的情況尤其是血液循環不好的人,會更嚴重。
蔡淑貞醫師:
頭皮發麻如果只是一種形容詞沒有關係,
如果你真的常常覺得頭皮麻麻的,表示身體的循環不好要去看醫生。
手腳冰冷,除了要看醫生,平時還要注重保暖。
比如說,上班時間如果是要坐很久的,可以用熱敷袋或暖暖包,睡覺的時候也是一樣。
威重:
像我們這樣坐辦公室,室內的溫度也還好,
但手腳會變冷是因為我們沒有在活動的關係嗎?
蔡醫師:
是的,那是因為坐了幾個小時都沒有動。
上班時可以放個溫水袋在辦公室,
還有要常起來走動一下比較好。
威重:
冬天天氣冷的時候,比較容易遇到什麼樣的疾病會發生呢?
蔡淑貞醫師:
一般都是慢性病,比如說原本就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
原來有氣喘,痛風的,這些病人都容易在這時候發病。
痛風是因為冬天吃得多,運動少,流汗少,也比較容易吃火鍋類,痛風就容易發作。
交通事故是因為天氣冷的時候穿戴比較笨重,手腳容易冰,不靈活,就容易跌倒。
很多人不覺得自己是慢性病,過度肥胖其實也是是慢性病。
冬天最主要就是血管會收縮,血壓會上升,循環會不好。
對老人來講,血液的供應不好的時候,可能就會誘發中風,心臟阻塞的問題。
威重:
如果這些慢性病跟天氣這麼直接相關,那我們應該怎樣安渡冬天?
蔡淑貞醫師:
所有的疾病都是「預防勝過治療」。
天氣冷了,這些慢性病人就應該更加小心。
該吃藥的藥按時吃藥,尤其是西藥,
一旦有吃降血壓降血糖的藥,一定要按照醫生的指示給你的量正常的吃。
不要自己當醫生,不能今天比較不舒服就多吃一顆,今天比較舒服就少吃一顆。
在冬天最好不要這樣做。
還有平常要常常測量血糖血壓。
冬天更要規律用藥與飲食節制
威重:
今年跨年的時候去日月潭,天氣好冷,睡前吃了一碗泡麵的牛肉麵
吃完,血壓飆好高,心臟一直跳,一整個晚上睡不著。
蔡淑貞醫師:
我剛剛說過怎樣降低冬天時的些意外,
第一就是要規律吃藥,第二就是要重視飲食。
不要吃太鹹、太油、太甜。
生活習慣跟飲食習慣造就體質,
很多人都會來看中醫說要調體質,
其實疾病都是生活習慣跟飲食習慣累積的。
一貫的方式生活一貫的方式吃東西,就造就你的體質。
中醫師會根據你的體質、陰陽氣血的偏差,來幫你做調整。
泡麵裡調味料的味精濃度高,就會造成神經興奮類似焦慮的狀態,
水份不夠的時候喉嚨會特別乾。
就像有人臨時要你上台講話,就會緊張,喉嚨乾講不出話來,
就是神經緊張引起的。
本來就胃不好,曾經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人,
要記得少吃糯米、米粉。
米粉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好消化,有的米粉為了保存、增加Q度,
增加了很多添加物,造成身體的負擔。
調味料也不要吃太多,因為調味料的鈉含量比較高,會增加血管的負擔。
威重:
冬天跟胃不好有什麼關係呢?胃不是在我們的身體裡面保護得好好的?
蔡淑貞醫師:
很多有胃潰瘍病史的人,在天氣冷的時候,很有可能有胃出血。
因為胃有潰瘍的人,胃的血管比較脆弱。
但是胃出血的人,百分之八九十並不一定胃痛。
所以要再這裡提供一個觀念,
你每天都要上廁所,然後要觀察大號的顏色、形狀。
所有人聽到這都想笑,
一般的顏色要淡黃色或棕色,
如果糞便是偏黑色,就是出血了,一定要去看醫生。
天未亮出門運動未必好,多動一動適應環境溫度
威重:
很多老年人在天未亮就起來出門運動,
早晨特別冷,出門運動是不是對身體不大好?
蔡淑貞醫師:
很多人會說,天亮以後就很多人出門,要趕在天亮前人少的時候出去運動。
但是在我的理解,早上太陽沒有出來,
樹葉還沒行光合作用,所以還是沒有氧氣啊?
應該是等天已經有一點微亮,葉子開始光合作用,這樣空氣才好。
威重:
像我們過去都知道登山要一大早,空氣最新鮮。
可是你知道芬多精要在溫度二十五度以上才會開始釋放。
蔡淑貞醫師:
精油要有一定的溫度才會釋放出來,
所以最適合享受森林浴的時間是接近中午,溫度比較高的時候。
早上起來不要急著出門,可以先作一點家事,
在戶內適應一下溫度,先動一動。
睡覺也不要馬上起床,先在床沿坐一下,拍拍臉頰跟膝蓋,
敲一下大腿外側,就是膽經,氣血會比較順暢。
稍為停留一下,然後再起床。
起床以後,大概二十分鐘以後再準備出門,會比較好。
早上運動也可以,但要先讓身體慢慢適應溫度,而且是慢慢適應的。
要活動一下,當身體的「氣」循環比較好的時候,才能夠適應。
冬天容易誘發氣喘,要注意哪些?
威重:
中醫的理論說,身體要像四季的運作「秋收冬藏」,
那冬天不就都盡量不要運動,把氣藏在身體裡嗎?
蔡淑貞醫師:
你這樣講好像也對,但是「秋收冬藏」並不是說把氣藏著不要動。
而是說人身體的氣會往身體的深處藏,保存,
藏著氣是供應你使用,足夠的氣讓身體比較溫暖,不是叫你冬天不要動。
威重:
冬天為什麼比較容易誘發氣喘?
蔡淑貞醫師:
氣喘就是呼器吸氣之間出了問題,吸不到氣,
吸氣太多,呼氣太少。
簡單的說,冬天的活動量比較小一點,呼吸變得比較淺。
像很多流行性感冒,加上工作的壓力加上情緒的問題,就很容易誘發氣喘。
臨床上很多氣喘病人都長期噴藥。
其實我都勸這些病人盡量可以就不要噴藥,
但我也了解,他很怕發病,所以只要一覺得不大一樣,就會趕快噴藥,
如果你有勇氣,希望自己身體能夠健康的話,
其實你要嘗試著少噴藥。
氣喘其實是吸氣跟呼氣不能協調,
如果可以的話,之前講過的憋氣或是用塑膠袋,這還是被動的方式
更好的是,當你覺得你氣喘要發作的時候,要保持鎮定,
好好的,大大的吸一口氣,稍微閉一下氣,然後再慢慢的吐完。
而且,許多的飲食是會誘發疾病的。
氣喘病人到了冬天要盡量避免吃太多油膩或涼性的食物。
大白菜跟蘿蔔就是涼性的,但不是說這種東西不好,是你的體質不適合。
要知道你的體質適不適合,就要問你的中醫師,西醫的醫師是沒有寒熱之分的。
有的體質寒的病人來吃了兩三回藥以後,寒的現象就可以改善了,所以體質不是絕對的。
氣喘的人,大白菜、蘿蔔、橘子都要少吃。
所有柑橘類除了桔子是熱的以外其他都是的寒性的。
蔡淑貞醫師:
常常有病人覺得他來醫院等了好久但是才看一下下,
看病的時候我是很有把握,只是沒有給病人足夠的衛教時間感覺比較抱歉,
所以希望利用這樣的時間,
在節目中讓大家對中醫有更深的認識,對中藥有正確的觀念。
威重:
冬天真的是要從飲食好好的保健。
注意溫度的變化,不要讓自己一下子馬上進入完全不同溫度的環境,
要讓自己的身體慢慢的適應,
還有要持續的運動,保健自己的身體,過一個安全的冬天。
本節目每星期六下午三點~四點準時開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