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人向西天心長安(上)
2025/08/27 14:23
瀏覽341
迴響1
推薦9
引用0

上集

一、古都西安

這是一趟結合古都與古蹟的學術之旅,我們一行高中師生二十多人從臺灣經香港飛到了西安,展開為期七天的美好旅程。
  西安,是個遙遠的城市,不只是地理上的遙遠,她更是距今1100年前唐朝以前最重要的古都,沒有之一。從西周到唐代,共有13個朝代定都現在的西安,雖然她的輝煌在炫麗的大唐後嘎然而止,但也因此留在了最美的時刻。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秦朝,國都就在咸陽,也就是現在西安市北邊的咸陽市。此行西安,不為別的,就衝著護衛秦始皇的兵馬俑而來。
  一下飛機就發現這座機場很新、很大,原來是今年2月剛啟用的第5航廈。哇!我們最忙碌的桃機也才蓋到T3而且歷經8年還沒蓋好(預計2027才能試營運),西安咸陽機場只花了4年就蓋好了T5,而且施工時又挖出不少古物,T5完工時同時蓋好了展示博物館,這種效率和品質實在讓我們自嘆弗如。

二、專業

這次很幸運,地陪是非常專業的李導,中文系本科畢業,擔任導遊應該超過30年了。李導信手拈來就是典故、歷史、遺跡,才從機場到飯店,就已為我們上了一堂歷史課了。遊覽車才駛出機場,李導就開始滔滔不絕的介紹這座13朝古都,既有漢代的五陵塬,又有唐代皇帝陵;既有成語「涇渭分明」,又有山南水北的地名「咸陽」,文化知識量已經快大到無法消化了。尤其是對在「去中化」教育環境長大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他們已不知道漢朝有哪幾個皇帝了,更不用說要聽懂「大邑商、小邦周」這些先秦史的專有名詞了。讚嘆李導的同時,心裡也有著小小感慨,不懂中國歷史其實也無妨,但若忘了自己文化的根,肯定是很糟的事。李導不僅讓我們整趟旅程一切順暢,更讓我們入寶山滿載而歸,真的是物超所值。

三、師生同行

上次寧波行,學校就我和加真同行。這次一口氣來了十位,每餐都直接綁定在一桌,不必煩惱和誰同桌。我跟佐哥開玩笑說,這次成長5倍,下次就直接包一輛遊覽車了。旅程餐飲還是小困擾,每餐在滿桌葷食面前,只能吃上一蛋、一菜,實在有些刻苦,也讓餐廳難為了。同學們每每到了休息區或店家,還得幫我找素食泡麵,實在也太感謝大家了XD。如果一桌以上就有提供素食,我們一家人為基本班底,湊一桌應無問題;再加一桌葷食,明年就以兩桌為目標。話說西安素食實在不多,食物也鮮見標示「素食」,臺灣在尊重多元飲食人口方面做的確實,素食還是家鄉好。
  不過說到素食,回程上機前有個小插曲。途經一家麵店時意外發現有素食麵,於是決定享用在西安的最後一餐。點餐時換算一下價格,這碗份量不少的麵居然不到台幣50元,實在太不可思議了!首先能在機場看到素食麵已屬難得,以這種品項在桃機應不低於100元,竟然會出現這麼友善的價格,讓我們臨別時對西安又多了一份好感。
  這次也感謝有好友四伯同行,除了一路上可以分享心得外,他主動召集學生於飯店進行「學術研討」,不僅深化此行所見所聞,也拉近師生間距離。尤其像幾位高三應屆畢業生暑假後就展開全新的大學生活,還能坐下來的時間就剩這幾天。特別是最後一晚,師生幾人玩著遊戲、吃著零食、喝著小酒(我沒有),其樂融融、甚是美好。

四、學術參訪

此行名義上的重要行程是到西北大學和西航一中參訪,讓我們在吃喝玩樂中得以增加一些學術養分。去年參訪寧波鎮海中學時,發現校園裡有一座孔廟已經夠誇張,這次西北大學更不可思議,校園裡竟有一座考古博物館!但對西安人來說其實很稀鬆平常,因為西安的大學裡經常挖出古墓,因此被戲稱是「古墓派大學」,因此把挖出的古物陳列出來,同時蓋個博物館也就合情合理了。
  此次參訪西北大學就以博物館為主,雖然有一整個下午,但仍只能走馬看花、匆匆瀏覽。博物館分成校史館、地球館、生物館及歷史館等四大場館,皆安排學生進行導覽,解說非常專業,完全不輸專業人士。西北大學的校史十分精彩,創校時間在民國成立前的1902年,展出的畢業證書是民國2年(1913)製發,應該是更名為「西北大學」後的第一屆畢業生。抗戰時為了躲避戰火遷至漢中,與北大等校更名為西北聯大,與在昆明的西南聯大分庭抗禮,成為抗戰時最重要的兩所高校。地球館展出生命起源,以及在陝西發現的古生物,如距今兩萬多年的古棱齒象,以及白堊紀的山東巨型龍等。生物館中則有動、植物、中藥材,以及俗稱秦嶺四寶的朱䴉、羚牛、秦嶺大貓熊、川金絲猴。最珍貴的應該是距今已有5.2億年被喻為「天下第一魚」的「昆明魚」,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動物,珍稀程度不言可喻。歷史館裡藏有仰韶時期的陶甕棺,以及不可免俗必有的青銅器、玉器、漢代陶俑,還有十分罕見的唐青花瓷碗,這些都是博物館的珍藏品。校方還特別安排兩場由博士主講的學術演講,一場是川金絲猴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猴臉辨識技術」;另一場是談「開放包容的盛世:唐朝」,從大明宮到皇城格局,再到唐朝人、日本遣唐留學生橘逸勢,以及不幸隕命於此的井真成墓誌石碑。內容豐富而精彩,無奈博物館行程太過精實,經過一下午的參觀後,同行者多數已「自動關機」,甚為可惜。四伯和我還發現場館中的古今地圖印製錯誤之處,可見我們看得多認真,也算我們對西北大學的小小貢獻。

西航一中則是截然不同的風貌,一下車就看到幾位學生代表頂著烈日依序介紹校園,口條清晰、不卑不亢,果然是千裡選一的優秀代表。進到歡迎會場,學校更安排好幾個學生表演節目,有身形曼妙的舞蹈,有琴聲優揚的國樂演奏,更有機器狗的「舞狗表演」精彩逗趣,以及學生手操的皮影戲,十分豐富精彩。迎賓節目後還有多項實際參與的體驗活動:有漆畫、無人機、篆刻等等,完全展現出他們職校彈性課程的多樣化,令人欣羨。離開前,幾位學生把握機會和西航一中的學生交換微信,也為兩岸學生交流留下美好回憶。

五、學習

每次來大陸都看得到進步,除了硬體建設早已一日千里外,其他也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一坐上遊覽車,就聽到此起彼落的蜂鳴聲,原來是為了讓所有乘客的行車安全,只要一坐定就必須扣上安全帶才能解除警告蜂鳴聲。再者,李導說遊覽車只要行駛四小時,主管機關會結合GPS和行車記錄器會強制車輛熄火20分鐘,這也是為了不讓駕駛過勞的規定。這些其實只是小小的設計和規範,重點在如何落實、願不願意落實。況且號稱「民主」的政府理應更重視人民生命安全,甚至我們也曾多次發生遊覽車行車事故,監理單位雖製訂了許多規章,至今卻仍無法強制乘客繫安全帶,臺灣的官僚心態令人不敢苟同!
  我們第二天上山祭祀黃帝陵之前,在車上李導就發給每人一個藍芽耳機。因為景區遊人如織,為了避免喧嘩同時還能清楚講解,許多旅行團都配備一對多的藍芽耳機。這樣確實好處多多,不僅能清楚聆聽又不必擠到最前方,同時景點也不再有此起彼落的擴音器聲音,這才是進步的導覽方式,我們也應該跟進才是。

再來是四通八達的西安地鐵。地鐵或捷運肯定是現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設,它不僅能大幅縮短城鎮間的往返時間,在人口密集區,更能有效緩解擁塞的交通,不論對當地居民或外來旅客都是非常便捷的大眾運輸。雖然我們只搭乘兩站,但已清楚感受到地鐵的便利性。車行期間,學生反應車速比起臺北捷運來得快,一開始還沒意識到快的原因為何,後來才發現西安地鐵網涵蓋的面積比起臺北市要大多了,自然站距變大、車速更快。原來光是西安市的土地面積就將近是臺灣的30%大,臺北市自然無法相提並論。但能從規劃後35年蓋上10條路線,這個效率著實令我吃驚。全臺灣各縣市的捷運總數大概也只有10條,而西安在遍地是古墓的困難條件下,卻能快速發展起來,令人羨慕。

當然,金窩銀窩還是不比自己的狗窩,路上的電瓶車和外送小哥也實在讓我無法恭維,但當別人在進步時,我們也應見賢思齊。長安大街步行區的成功規劃、對古城牆的保護與重視等都讓我們看到一座古都的新生以及城市的活力,我也希望居住的臺灣能有更好的建設,有讓人期待的未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旅人札記
上一則: 人向西天心長安(下)
下一則: 解鎖武嶺
迴響(1) :
1樓. 箹妹紙tg是nini9595
2025/09/01 00:39
人妻外送茶Gleezy是 tw1234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