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白玉蟾真人全集 36
2018/02/18 22:59
瀏覽60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三)

 

 

 

武夷升堂

 

門人煙壺葉古熙等錄

 

    此一瓣香,混沌未判前萌芽,龍漢新元初枝葉。無陰陽地龍盤虎踞,得乾坤外雨灑風吹。昆侖山上蕊不花,華池水邊樹無影。濃煙非色,熏透太清頂門;瑞藹無聲,化入元始鼻孔。持起則妖魔膽碎,焚時則籟動風鳴。方知道釋迦親手栽培,孔子無心採取,全太極未分之氣,乃虛空不死之根。爇向爐中,恭為先聖先師,出言吐氣,上祝一人有慶,萬國咸寧,六府孔修,百揆時敘。遍天地皆是大羅聖境,盡山川同作玄都玉京。莫有學道真人,知常高士,疑團未剖,智鎖未開,凡聖同共一隻眼看,賢愚共開三十舌問。所謂是列三玄戈甲,布八極弓矛,見義若不為,夫何勇之有!

 

天谷問曰:大道本無名,因甚有鉛汞?

師答雲:顯無形之形者,大道之龍虎;露無名之名者,大道之鉛汞。

複問曰:五金之內,鉛中取銀;八石之中,砂中取汞。修煉內丹如何?

答雲:鉛中之銀砂中汞,身內之心陰內陽。

雪岩問曰:藥物有浮沉清濁,火候有抽添進退。運用在主賓,生旺在刑德。此理如何?

師答雲:終日采大藥,何處辨浮沉。終日行火候,誰人知進退?五行全處無生克,四象和時不主賓。

複問曰:前弦後弦,金數水數,二八十六,為一斤藥,何方採取?何地烹煉?

答雲:前弦金數,後弦水數,采得一斤烹一斤。

溪翁問曰:師指所授,本是大道。弟子所傳,又學金丹。未審大道與金丹,是同是別?

師答雲:渡河須是筏,到岸不須船。

複問曰:金丹之學,在乎藥物為先。藥物之用,在乎火候為要。何者為藥物?何者為火候?

師答雲:藥物陽內陰,火候陰內陽,會得陰陽旨,大藥一處詳。

孤庵問曰:真鉛真汞,真虎真龍,不知是何物?丁公黃婆,嬰兒姹女,不知作何用?

師答曰:會得本來三二一,不會依前一二三。

複問曰:鉛本屬北,何曰金鉛?汞本屬南,何曰木汞?

答曰: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練。

筱泉問曰:龍吟虎嘯,既非口鼻之間;夫唱婦隨,不在心腎之內。汞既非離,鉛既非坎,兌不為虎,震不為龍。正在迷途,願求丹訣。

師答雲:坎離謾想心和腎,震兌休尋肺與肝,了得陰陽兩個字,天然夫婦虎龍盤。

複問曰:唾涕精津氣血液,鍾離言是屬陰。涕唾精血腦氣神,王鼎汞為七返。未審此理如何解會?

答雲:鑿石方逢玉。

默庵問曰:金丹未成,如何是有龍虎?金丹已成,如何是無龍虎?

師答雲:始于有物無人識,及至無形有處知。

複問曰:滿堂渾是客,誰是主人翁。

答雲:一字兩字重,千聖擔不起。

煙壺問曰:金丹之道,在易則乾坤坎離,在天則鬥箕日月,在丹則龍虎水火,在藥則鉛銀砂汞,在人則夫婦男女,不過曰陰陽二字,愚已知之矣。所謂太極真土,此為何義?

師答雲:千峰勢到岳邊止,萬泒聲歸海上消。

紺雲問曰:夫欲煉金丹者,須洞曉陰陽,深明造化,方能追二氣于黃道,會三性于元宮,攢簇五行,合和四象。如何是金丹之旨?

師答雲:金者,天發殺機;丹者,虛中有象。

複問曰:大道本無物,如何可譬喻?

答曰:談河難濟渴。

複問曰:大道本一理,如何有分別?

答雲:畫餅不充饑。

複問曰:可謂是似玉在石未曾開,今日忽然光爍爍

答雲:清風與明月,凡聖盡沾恩。

持綱雲:大道無形,大丹無色。動中靜,靜中動,動靜如如;無內有,有內無,有無默默。會得則本無迷悟,不會則目有聖凡。所以魏伯陽之河土姹女,許旌陽之水上鐵舟,鍾離權之金液還丹,劉海蟾之玉華真水,如是則月圓月缺不離水,雲去雲來何礙天。

 

    結座雲:所以昔毗陵薛真人向禪宗了徹大事,然後被杏林真人穿卻鼻孔,所謂千虛不博一實。張紫陽雲:終日行,未嘗行;終日坐,未嘗坐。可謂憐兒不覺醜。今辰莫有向行坐中得見《悟真篇》麼?縱饒得見《悟真篇》,抑且不識張平叔。諸人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還知薛真人既是了達禪宗,如何又就金丹窠臼裡腦門著地?若識得破,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若識不破時。喚侍者一聲,侍者應:諾。師雲:早上吃粥了麼?侍者雲:吃粥了。師雲:好物不中飽人吃。

 

常州清醮升堂

 

祝香罷,師乃雲:雲從龍,風從虎,山鳴谷應,響合影隨,若是知音,何妨漏泄。

僧問:我昔釋迦文佛,曾為忍辱仙人,未審為仙,何似為佛?

答雲: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進雲:恁麼則《楞嚴經》雲十種仙人不得正覺。又作麼生?

答雲:紅輪光爍爍,爭奈覆盆何。

進雲:傅大士因甚卻道: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口爾。

答雲:有為皆是幻,無相乃為真。

進雲:四果仙人與五通仙人,是同是別?

答雲:一等是麫,由人造作。

進雲:必竟神仙何如般若?

答雲:真錀不換金。

進雲:且道老胡與老聃有何優劣?

答雲:必竟水須朝海去,到頭雲定覓山歸。

進雲:如是則一點水墨,兩處成龍。

答雲:鵝王擇乳,素非鴨類。

進雲:還許作家漢向這裡打破藩籬得麼?

答雲:蝦跳不出鬥。

僧禮拜。

道人問:欲知火候通玄處,須共神仙子細論。

答雲:潘閬倒騎驢。

進雲:君火臣火,民火野火,周天火,卯酉火,天罡火,必竟如何是大藥火候?

答雲:金烏西沉,玉兔東升。

進雲:聖人傳藥不傳火。

答雲:莫怪天機都漏泄,皆緣學者大迷蒙。

進雲:眾生未悟,如何指迷?

答雲:汝見無舌人解語麼?

進雲:如此則始於有作人皆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也。

答雲:恍惚裡相逢,杳冥中有變。

進雲:所謂是灰心行水火,定裡采真鉛耶?

答雲:白鹿能飛步,蒼龜解固形。

進雲:因是乃知藥中有火,火中有藥也。

答雲:吾友高姓?

道人不告,禮拜而去。

道士問:承聞金丹大藥三千六百門,養命數十家,且如大道無傳,必竟有個相似底麼?

答雲:是。

進雲:夾脊雙開之理如何?

答曰:頭垂背曲乎憐生。

進雲:默朝上帝如何?

答雲:用盡眼光存頂額,何曾夢見大還丹。

進雲:肘後飛金晶口爾?

答雲:休將螢火爇須彌。

進雲:兩曜聚明堂,又作麼生?

答雲:眉間有甚奇特處?何不回心照絳宮。

進雲:上至泥丸,下至尾閭,中有三田,妙在何處?

答雲:離種種邊,名為妙道。

進雲:還是存麼?

答雲:不。

進雲:漱咽按摩,想念存守,呼吸閉固,提挈勒縮,必竟如何?

答雲:笑倒南嶽萬年松。

進雲:如何即是?

答雲:屙屎吃飯有什麼難。

進雲:莫是真陰真陽謂之道麼?

答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進雲:因甚順行逆行天莫測,或是或非人不識口爾。

答雲:一吟一醉一刀圭。

進雲:可謂人人有分,個個圓成。

答雲:莫把黃泥喚作金。

道士禮拜。

士人問:視之不見名曰希,聽之不聞名曰夷,希夷則不問,且道如何是仰之彌高?

答雲:百尺竿頭一布巾。

進雲:鑽之彌堅口爾?

答雲:分明題出酒家春。

進雲:瞻之在前又如何?

答雲:相逢不飲空歸去。

進雲:忽焉在後。

答雲:洞裡桃花也笑人。

進雲:念茲在茲也。

答雲:君子謹其獨,不可須臾離。

進雲:所謂是終日如愚。

答雲:甕裡不怕走了鱉。

士人禮拜。

 

    師乃舉拂子打一圓相雲:三問三不答,四問四不知,如今費唇舌,笑殺五須彌。

 

    師複雲:適來僧問四果仙人與五通仙今是同是別也?是奇特底問頭,只今諸人還知五通四果之理麼?五通魚入網,四果兔遊置,堪笑貪程者,還鄉不到家。通五通兮果四果,丙丁童子來求火,新婦騎驢前家牽,一似猢猻看水磨。卓錫一下,下座。

 

廬士升堂

 

師升座,乃雲:過去無釋迦,當來無彌勒。疑殺天下人,是賊方識賊。

道士出雲:見義若不為,夫何勇之有?

師曰:將謂化冷毛。

士禮拜。師曰:若果有疑,不須更問。

士雲:如何是太上第一義?

師曰:急急如律令。

士雲:疑殺天下人。

師曰:為有五湖無範蠡,致將幾杖賜吳王。

士雲:《清靜經》既雲大道無形,因甚生育天地?

師曰:一夜月生海,幾家人倚樓。

士雲:大道無情,因甚卻運行日月?

師曰:雲來山裹帽,風起樹搖頭。

士雲:既是,何道無名卻又長養萬物?此理如何?

師曰:無風荷葉動,決是有魚行。

士雲:天如何傾於西北?

師曰:女媧皺卻手。

士雲:地何故陷於東南?

師曰:大為不知源。

士雲:魚以水為命,因甚死在水裡?

師曰:到頭霜用夜,經寓人前塗縍。

師曰:不信但觀潮進退。

士雲:死之徒十有三口爾?

師曰:何如更看月盈虧。

士雲: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口爾?

師曰:六隻骰子滿盤紅。

士雲: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又且如何?

師曰:朝廷有道青春好。

士雲:帝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師曰:太湖三萬六千頃。

士禮拜。士退。

師乃雲:問到海變桑田,答到衣磨劫石。何曾夢見太上道,終教笑殺成音王。且道如何則是?咄!無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

師複舉雲:五通問佛,佛有六通,因甚吾有五通?佛雲:那一通你問我。

師卻雲:大小釋迦被五通仙人輕輕捺,真得口眼喎斜。敢問諸人,那裡是釋迦老子敗闕處?

師有頌曰:釋迦文佛五通仙,鼻孔依然沒半邊。昨夜四更山吐月,泥牛吼動四禪天。

師示眾雲:從生至死,只是者個條條倩你剝落,各要灑灑而歸,做得主,把得定,牢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常光現前,壁立萬仞。孤逈逈,峭巍巍,圓陀陀,光爍爍,臨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苦能恁麼,方說得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所以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無苦寂滅道,無作上任滅。且道作麼生道?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上堂雲:諸多學徒,聽予宣演,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向不放長,得在來日也。

上堂雲:拈起便會,不會便休,何故如此?良久,雲: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

上堂雲:天下無難事,都來心不專。既是無難,卻又專心作麼?若不專心,一期不易,此意如何?大蟲看水磨。

上堂雲:無手人欲行拳時如何?孝子喪父母時如何?餓狗見熱油鐺時如何?有人知得下落,不妨同過吃茶。

上堂雲:一去無消息,憐伊也恨伊。聲聲聞杜宇,謾道不如歸。

上堂雲:虛空有血,混沌有骨,爛泥裡有刺,還會麼?泥滑滑,泥滑滑。

上堂雲:聞時富貴,見後貧窮,便道貧窮應未得,一家六口日春風。

上堂雲:昨日失便宜,達麼缺卻當門齒。今日得便宜,趙州東壁掛葫蘆。吽!吽!

上堂雲:苦。便下坐。

上堂雲:雨兒似織,絲絲知是從何出?江水滔滔流向滄溟,又作麼?良久,雲:你且道眉高幾尺,眼闊幾丈。

上堂雲:更嫌何處不風流。便下座。

 

平江鶴會升堂

 

    祝香問答罷。

 

    師乃雲:問話且止。問亦無窮,答亦無盡。一問一答,複有何益?縱有懸河之辯,曾何擬議其玄微;使皆飛屑之辭,亦莫髣髴其要妙。諸人還知麼?混沌未判之初,氣象何殊今日。父母未生以前,一生參學事畢。粵自兩周之季,始自三教之興。孔氏則四端五常,釋氏則三乘四諦,老氏則三洞四輔。若夫孔氏之教,惟一字之誠而已。釋氏之教,惟一字之定而已。老氏則清靜而已。所謂是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其在孔氏者,豈不見雲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終日如愚,三月不違仁,善養吾浩然之氣,念茲在茲,則其庶乎屢空也。必矣!夫為道學者,如何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其在釋氏者,豈不見雲二六時中,常光現前,壁立萬仞,如雞抱卵,常使暖氣不絕,綿綿密密,無令間斷。則所謂臨崖撒手,便肯承當。絕後再甦,欺君不得也。必矣!夫為禪學者,如何臨濟入門便喝,有理不在高聲。德山入門便棒,打草只要蛇驚。其在老氏者,豈不見雲洞曉陰陽,深達造化,追二氣于黃道,會三性于元宮,攅簇五行,合和四象,龍吟虎嘯,夫唱婦隨,玉鼎湯煎,金爐火熾,節候既周,脫胎神化。功成名遂,身外有身也。必矣!夫為仙學者,如何牽將白虎歸家養,產個明珠似月圓。必竟三教是同是別?不知說個何年事?直至而今笑不休。

 

    師複雲:日月如梭,光陰如箭,柳線牽將春色去,荷錢買得夏風來。隋朝開櫻筍之廚,釋氏結蠟人之制。十洲三島,盡雲筒月築之流;四海五湖,俱雨笠煙蓑之客。無限塵中,散聖幾多;物外高仙,凡聖同居。隱顯莫測,敘謝不錄。

 

    結座雲:皇宋嘉定十四年,秀葽紀月清和天。湖山已還武林債,風月複結姑蘇緣。姑蘇其月十有四,四眾共結純陽會。純陽真人此日生,漂灘舊有仙遊記。我聞唐代呂純陽,師是鍾離字雲房。親傳金液還丹訣,得道之時游荊襄。世人還識純陽否?鶴頸龜腮身弊垢。或時磨鏡市中行,或時賣墨街頭走。或稱姓田或姓回,江口京口歸去來。曾擔兩甕過廬阜,複吹雙笛行天臺。青帽紅袍長爛飲,袖有青蛇威凜凜。洪都度得西山施,霅川度得東林沈。朝游百粵暮三吳,形神聚散俄有無。茶中傳授郭上灶,酒裡點化何仙姑。或衣白襴或紙襖,一劍橫空幾番倒。大笑歸從投子山,片言勘破黃龍老。太平寺裡舊題詩,三入岳陽知不知。黃昏武夷拂衣去,午夜君山玩月歸。醉倒狂歌歌則舞,一局棋殘幾今古。清風明月黃鶴樓,白蘋紅蓼湓江浦。當年飲罷一刀圭,誰信無中養就兒。空存畢法十八訣,未肯輕輕說與伊。舊曾三舉嗟不第,自言父是呂諫議。囊中瑞約無藥銀,天外徜佯乘劍氣。先生劍法無人傳,千變萬化常忽然。天將間生生靈異,四月純陽卦屬乾。取將坎畫歸離腹,化作純乾陽氣足。故能禦氣化飛龍,所至度人留異躅。平江此會異諸方,獨是今年複異常。往歲會時常肸蠁,雲端仙鶴日翱翔。茲命野人升此座,未免從頭為說破。要須會得純陽心,始堪學得純陽道。道可道,如何學?撮土為香未是真,知音自有張天覺。

 

東樓小參

 

門人紫璚子趙收夫錄

 

    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內外,一般風光。內物轉移,終有老死。元和默運,可得長生。是故形以心為君。心者,神之舍,心寧則神靈,心荒則神狂。虛其心而正氣凝,淡其心則陽和集。血氣不撓,自然流通;志意無為,萬緣自息。心悲則陰氣凝,心喜則陽氣散;念起則神奔,念住則神逸。夫人之一身,其心之神,發於目而能視,視久則心神離,不在乎貪而喪心也。腎之精發於耳而能聽,聽久則腎精枯,不在乎淫而敗腎也。肝之魂發於鼻而能嗅,嗅久則肝魂散,不在乎嗔而損肝也。膽之魄發於口而能言,言久則膽魄死,不在乎躁而暴膽也。至道之要,至靜以凝其神,精思以徹其感,齋戒以應其真,慈惠以成其功,卑柔以存其誠。心無雜念,意不外走。心常歸一,意自如如,一心恬然,四大清適。心不在耳,孰為之聲?心不在目,孰為之色?心不在鼻,孰為之香?心不在口,孰為之言?氣聚則飽,神和則暖。所以道心者,氣之主;氣者,形之根。形是氣之宅,神者形之具。神即性也,氣即命也。心靜則氣正,正則全;氣全則神和,和則凝;神凝則萬寶結矣!施肩吾曰:氣住則神住,神住則形住。必也忘其情而全其性也。性全則形自全,氣亦全,道必全也。道全而神則旺,氣則靈,形可超,性可徹也。返覆流通,與道為一。上自天谷,下及陰端,二景相逢,打成一塊。如是久久,渾無間斷,變化在我,與道合真。或者謂心動則神疲,心靜則神昏,一動一靜則不得,無動無靜亦不得,則必竟如何?嬌如西子離金闕,美似楊妃下玉樓,日日與君花下醉,更嫌何處不風流。

 

 

    真師示梠以頌曰:三家村裡黃三嬸,三更轉身失卻枕。打著阿家鼻孔頭,明日起來尋蠣鋟。咄!春人飲春酒,春棒打春牛。

 

    梠問曰:此莫是歸根覆命底道理麼?師雲: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梠又問曰:此理如何?師雲:鐵鏝頭上杏花紅。梠問:未審還有些契合也無?師雲:昨日街頭,兩個賣柴漢被人打折當門齒。你因甚替他叫屈?梠雲:咦!只是恁地。師雲:你試道看。梠卻頌曰:鐵饅頭上杏花紅,四面玲瓏處處通。踏著稱錘硬似鐵,新羅只在海門東。

 

冬至小參

 

    身中一寶,隱在丹田。輕如密霧,淡似飛煙。上至泥丸,下及湧泉。乍聚乍散,或方或圓。大如日輪,五色霞鮮。表裡瑩徹,左右迴旋。其硬如鐵,其軟如綿。其急如電,其緊如弦。重逾一斤,飛遍三千。遇陰入地,逢陽升天。金翁采汞,姹女擒鉛。依時運用,就內烹煎。冬至之後,夏至之前。金鼎湯沸,玉爐火然。龍吟東嶽,虎嘯西川。黃婆無為,丁公默然。身中夫婦,雲雨交懼。天乙生水,在乎清源。離巳坎戊,以土為先。土中有火,妙在心傳。如龍養珠,波涵玉淵。如雞抱卵,暖氣綿綿。磁石吸鐵,自然通連。花蒂含實,核中氣全。禾花結穗,露蕊團圓。陰陽造化,萬物無偏。人與萬物,初無媸妍。守得其法,天地齊年。不守之守,如一物存。回風混合,碧草芊芊。其中變化,萬聖千賢。始由乎坎,終至乎乾。卯酉沐浴,進退抽添。有文有武,可陶可甄。聖胎既就,一鏃三關。卻使河車,運水登山。三屍六賊,膽碎心寒。銀盂盛雪,一色同觀。鷗入蘆花,月照昆侖。玉壺涵冰,即成大還。烏飛兔走,造物清閒。金液煉形,玄關精根。玉符保神,絳官丹元。晝運靈旗,騏驥加鞭。夜孕火芝,一朵金蓮。一聲雷電,人在頂門。青霄萬里,蟾光一輪。移爐換鼎,以子生孫。得道屍解,陸地神仙。功圓行滿,身登紫雲。以神合道,道合玄元。凝虛煉靜,高超四禪。跳出混沌,法身無邊。只此真機,何千萬篇。一言簡易,十月精虔。但觀奎婁,莫守幽燕。夜月飯蛇,秋露飲蟬。晝夜二六,十二周天。但將此語,凝神精研。

 

西林入室

 

    有一明珠光爍爍,照破三千大千國。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岩壑。亦名九轉大還丹,謂之長生不死藥。步步華嚴妙宮殿,重重彌勒寶樓閣。牆壁瓦礫相渾融,水鳥樹林共寥廓。缺唇石女駕土牛,跛腳木人騎紙鶴。三業三毒雲去來,六根六塵月綽約。所以然者本體空,誰言何似當初莫。此珠價大實難酬,不許巧錐妄穿鑿。若要秘密大總持,只於寂滅中摸索。幾多衲子聽蟄雷,幾個道人藏尺蠖。茫茫盡向珠外求,不知先天那一著。那一著,何須重注腳,注腳也不惡。好呵,兄弟,杜宇聲隨曉雨啼,海棠夜聽東風落。

 

西林架造鐘樓普說

 

青霞紫霧鎖寒松,萬丈銀潢瀉碧峰。

寺在藤蘿最深處,人居水石妙光中。

瓊樓畫棟翔金鳳,寶殿瑤階砌玉龍。

誰識開山舊面目,一丘煙雨暮衙蜂。

 

    西林禪寺,垂今五百餘年,惠老開山,到此四十三代,前聖後聖,彼時此時。

 

    普庵長老,冰霜面目,風月心胸。若孤嶼九皋之春鶴,如寒江一影之秋鴻。真個是末庵之孫,吞盡栗棘蓬,真個是草堂之子,坐斷大魔宮。比來西林寺,一息十七冬,千指聚會萬廢興,崇紀綱,整蕭有古人風。規模洪遠,立開山功,爭奈百尺夜蜃,千丈朝虹,蟻枵蟲蠹,而久欲頹弊,雨淩風震,而誰可帡幪?緣此鐘,萬斤鐵與銅;緣此閣,千章杉與松。銅鐵可以磨歲月,杉松尚有三屍蟲。屋角插天空影月,簷鈴落地不聲風。既破不將茅草蓋,要成隻在剎那中了庵慈行,如庵法瑩。舉頭捉明月,開口吞虛空,向這里弄精彩,展機鋒,把一團通紅熱鐵,爛嚼吞卻,直得須彌倒卓,海水逆流,觀音彈指,龍女槌胸。普庵不敢埋沒,令玉蟾為他顯這神通,說這禪葛藤,說些道葛鬥。南泉貓兒跳,趙州狗子走,天皇沐馬嘶,石霜角虎吼,雪峰毒蛇唱山歌,溈山水牯打筋斗。喝閑言剩語,不當夜飯,必竟如何行瑩。二大師逢人不得錯舉,可將金銀琉璃,璖瑪瑙真珠等寶,滿載而歸,卻來了這末後句。末後句,還會麼?撥動如來向上關,擎天大手有何難。他時平地抬頭看,聲撼半天風雨寒。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道藏丹經
上一則: 白玉蟾真人全集 37
下一則: 白玉蟾真人全集 35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