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 1450 公尺,寬 21.34 公尺。1925年改稱中央大街",後來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2009.2月)
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複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是大陸罕見的一條建築藝術長廊,也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之一。
街道花崗岩方石路面於1924年舖設,冬季的中央大街到處有冰雕放置在路中間,真是很有羅曼蒂克的異國氣氛。
羅曼蒂克的中央大街
大家都來這兒拍照~shine還偷拍下俄羅斯美女呢!
這棟建築物很有特色~卻發現KFC也在此登陸囉!
領隊請大家吃冰棒,在冰天雪地吃冰棒的經驗很難得,所以再冷也要拼囉!瞧大家吃得多開心呀!
哈爾濱繁華的街頭、一座座栩栩如生,玲瓏剔透的冰雕作品,為哈爾濱的冰天雪地增添魅力,為北國冰雪營造了詩情畫意。
這棟建築物似乎是中央大街的代表建築~ 因為shine 觀察很多朋友都有這張建築物呢!
通過中央大街的人行地下道~shine的冰棒還沒吃完呢!
栩栩如生,玲瓏剔透的冰雕作品
哈爾濱中央大街北端盡頭是象徵哈爾濱精神的防洪勝利紀念塔。
PS: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最有“洋味”的街道,沒有去過莫斯科、巴黎、羅馬、希臘的人,可以在這條街上領略這些城市建築的特色,街道花崗岩方石路面於1924年舖裝。
說是洋街,當然要有一段“洋的歷史”,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和城市建設,來自關內及鄰省的勞工大量涌入哈爾濱,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儘是荒涼低窪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這便是中央大街的雛形,於是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荒地拔給散居哈爾濱的中國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在狹窄的街道兩旁是陰溝,鋪上木板,鐵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著木橋,走在這條大街上的是騾馬駕馭的車子。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由於埠頭區的建立,這裡俄人的舖子也多了起來,牌匾多用俄文,他們經營雜貨修表等,所以雖稱“中國大街”但兩側多為歐式建築,商業也多為外國人經營猶如外國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中國大街鋪上了方石,頓時顯得華貴起來,當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道裏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也是頗有名氣的,在這條哈爾濱最時髦的街上,俄國的毛皮、英國的呢絨、法國的香水、德國的藥品、日本的棉布、美國的洋油、瑞士的鐘錶、瓜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國幹鮮果品均有出售,不亞於一個國際商品博覽會。
1928年7月,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現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路寬11米,人行道寬2至6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街道兩側商業,飲食服務網點近200家,形成了門類齊全,服務較為完備的商服中心,特別是近年來,各商家分分重新裝飾門面貼金鑲銀,張燈結綵,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麗堂皇,成為哈爾濱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業一條街。1997年,哈爾濱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為步行街,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請繼續賞玩 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shine的東北冰凍之旅 哈爾濱史達林公園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哈爾濱極樂寺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 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星海廣場百年城雕 大連星海廣場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