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4德瑞遊記9~雨中遊海德堡
2025/04/03 08:00
瀏覽1,003
迴響0
推薦23
引用0

有個地方的景色讓詩人歌德讚嘆:「我把心遺留在了海德堡」;亦讓雨果深陷其中感嘆:「我來這個城市十天了,依然無法自拔」;馬克吐溫更是說是:「這是我到過最美的城市」;就是在讚嘆著海德堡的詩情畫意。屈指算一算,海德堡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在德國城市中,建城歷史之久,可名列前茅。河流、石橋、老城區與山上雄偉的城堡,勾勒出一幅讓古今名人都嚮往的海德堡美景,更是德國浪漫主義的象徵。

雖然shine曾在2008年來過海德堡,這次想來找回我遺落在海德堡的心,因此又參加德瑞團來重溫舊夢!

到達海德堡後先在纜車站附近仰望高高在上的城堡區全景

著名的海德堡城堡位於高出內卡河200公尺的王座山上,俯視海德堡老城。

很快就走到海德堡纜車Heidelberger Bergbahnen站,海德堡纜車是前往海德堡城堡及王座山山頂的人氣交通工具,共分為上下兩段。纜車共有三格停靠站,當然幾乎所有人的目標都是城堡站。

我們直接搭一站纜車到城堡站下車,搭乘纜車上或下古堡,是海德堡的獨特體驗;出站就直接開始逛海德堡城堡。

踏著石砌馬路,進入群樹環抱山腰的紅褐色古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沒有了圍牆的城門,它是伊麗莎白門。此廢墟中餘留的城門是1615年,佛烈德利希五世Friedrich V der Winterkönig為了慶祝伊麗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在一日內完工的禮物;因在一夜之間建造完成的拱門,所以又稱一夜門或是伊麗莎白門。

伊莉莎白門雖然城牆內外多已損毀,但城門依舊聳立, 傳說情侶若在城門前留影,則會締造美滿姻緣,所以又是愛情門。

趁導遊購票時,團員就在附近瞧瞧…….

在海德堡城堡可以找到許多浪漫主義的印記,比如那缺失了城牆的城門~伊麗莎白門,便成了海德堡人心中最受歡迎的婚紗取景地之一;城堡裡關於歌德的故事更是不少,尤其是他和比他小35歲的情婦,銀行家妻子瑪麗安娜··威廉姆的風流韻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已然殘毀的古堡,它不完整、不精緻、於斷壁中埋下歲月的故事,卻也已被時光撫慰,以缺憾之美打動人心,仍不失王者之風,亦成了海德堡的標誌之一。

穿過城門走過護城河來到中庭

城門上的雕飾雄壯威武

下方滿滿的綠草當然就是護城河囉!

眼前斷岩殘壁的小圓塔據說是當時的監獄

經過的房屋門上的雕塑感覺很特別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 Schloss是建於十三世紀的古城,座落於王座山Konigsstuhl Mt.山頂上,名勝古蹟非常多,城堡的年代背景約於十四世紀末由巴拉丁Palatinate伯爵所建造,古城有非常堅固的壁疊和已剝落的城牆,有多數的房間是開放給遊客參觀。

海德堡古堡Heidelberg Castle矗立於200公尺的王座山上,是一座紅褐色古城堡,是海德堡城的標誌,為選帝侯宮邸的遺址。城堡主要用紅褐色的內卡河砂岩築成,城堡內部結構複雜,包括防禦工事、居室和宮殿等。始建於13世紀,建築在歷經多次擴建、整修,完美融合哥德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外牆上斑駁、損毀的痕跡,彷彿訴說著數百年來的風風雨雨。

城堡中仍舊存留的最古老的建築魯普萊希特宮是選帝侯萊希特三世於1400年前後欽定建造的。在普法爾茨繼承權爭奪戰爭中,其附屬建築及塔樓於1693年被摧毀,因此這處廢墟成了整個時代德國羅曼蒂克的象徵。

海德堡城堡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擴建的,因此漫步於城堡廢墟中,你能看到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雖然已被摧毀,不再完整,不再精緻,卻已被歲月撫慰……

如今的古堡雖還未完全修繕,但並不影響世人對它的嚮往,馬克·吐溫就曾這樣表達過:殘破而不失王者之氣,如同暴風雨中的李爾王。

進入城堡庭院區後,馬上會被兩棟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所吸引;位於中央的腓特烈宅邸Friedrich Building建於1601年,為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四世(Frederick IV, Elector Palatine)的住所,正面壁面上刻有歷代帝王的精美雕像,家徽都被刻畫於上,象徵過往領導者的榮耀,是海德堡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腓特烈宮Friedrichsbau上頭有16位歷代選帝侯的塑像,最右下角的那位就是腓特烈本人,其中一位把頭轉過去的則為奧托·亨利,也就是建立一旁只剩下一面牆的奧托·亨利樓 Ottheinrichbau。選帝侯家族住在上方的兩層樓,而最上層的小閣樓則是留給僕人居住。

位於右側的歐特海里希宅邸Ottheinrich Building是城堡中最古老且最美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建築的立面以許多古老故事中的英雄及羅馬皇帝雕像所裝飾,用以代表其軍事及權力的象徵。

歐特海里希宅邸Ottheinrich Building十分雄偉,精美的雕刻裝飾彰顯了巴洛克時期風格;在1693年被法軍炮轟中毀損,並在1764年被雷擊後徹底燒毀。近代在修復一樓時加蓋了屋頂,並將原始立面上的雕像移至室內保存。如今一樓作為展覽室,而地下室則在1958年設有德意志醫藥博物館,國內展出了16-19世紀的藥品,據說是從人體脂肪提煉而來的。

從腓特烈宅邸左手邊進入可到達地下酒窖,著名的大酒桶Grosses Fass便位於此。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桶打造於1591年,酒桶高7公尺、寬8.5公尺,共可儲存221,726公升的紅酒,用以儲存城民們釀造的葡萄酒,旁邊還有一個小酒桶KleinesFass

大酒桶上方建有一個廣大舞台,旅客如今可以爬到上方感受這酒桶的巨大感;

但大酒桶很窄無法留影,所以設有複製酒桶供遊客拍照用。

酒神人偶是義大利的丑角佩克歐,因太多人排隊拍照就放棄啦!

城堡的地下室維持了百年來的樣貌,歷代城主為了保存紅酒而設置了超大型的酒窖,儘管目前已經失去原有的功能,但每一位參觀的遊客都會順著參觀路線慢慢走上一圈,或許就是到此一遊的意思吧! 一旁的酒吧餐廳場地似乎很不錯喔!

走出地窖,來到古堡前的謝菲爾陽台(Scheffel-Terrasse),往下眺望,海德堡下的舊城區盡收眼底,可惜細雨綿綿天候不佳……..

從這裡能俯瞰整個海德堡老城區街道,紅色的屋頂與橫跨內卡河Neckar的老橋Alte Brücke,若在藍天的襯托之下就是世界知名的海德堡美景。

海德堡以優雅的文學風貌得到許多遊客的喜愛,依偎在內卡耳河畔的典型老橋,井然有序的紅瓦屋頂,是許多文人筆下的浪漫城市,馬克吐溫及哥德都曾讚頌它的美麗。

在海德堡城堡俯瞰老城區絕對是登上海德堡城堡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在海德堡城堡俯瞰老城區絕對是登上海德堡城堡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不論天氣再怎麼不好,母女倆還是要努力拍些美拍喔!

腓特烈大樓Friedrich Building是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及巴洛克式建築樣式交織而成,建材為當地特產的紅色砂岩,所以外觀極具特色,從其正面陽台可眺望紅色屋頂群聚的古街道和內卡耳河的美景。海德堡古堡的斷垣殘壁雖不復原本的華麗雄偉外觀,反而更增加它的浪漫魅力!

腓特烈大樓外牆上的雕塑裝飾點綴的非常協調,門上的雕塑很特別。

謝菲爾陽台出入口通道雕飾也是非常精美

走出謝菲爾陽台,再來品嚐秋的旋律。

歐特海里希宅邸Ottheinrich Building前面這棵紅葉樹真是增添些許秋的氣息

海德堡城堡坐落在王座山上,由紅色砂石所建,雖已破敗但仍不失昔日風采,如王者般俯視著山腳下的海德堡老城和內卡河。城堡始建於13 世紀,在30年戰火以及爵位繼承戰爭的衝擊下,遭到破壞的城堡如今仍在修復中,戰火留下來的重創依舊清晰可見。

海德堡原本是選帝侯的城堡,整座城堡區有歷代選帝侯各自蓋的建築物,樣式融合了歌德、巴洛克和文藝復興。不過後來因為戰爭遭到損壞,經過修建,成了屹立在山丘上的堡壘。

參觀完走出城堡

走去纜車站沿途感受到濃濃的秋意

位於豪浦特街市集廣場的聖靈大教堂Heiliggeist Kirche建自1398年的哥德式教堂,區內有一塊古代帝后的陵墓。大教堂內部也有以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慘況為主題的彩繪玻璃。若登上塔頂,還可以將海德堡全市看得一清二楚,別有一番浪漫的古城風情。但是…..

聖靈大教堂旁邊是當年焚燒女巫與異教徒的市集廣場Marktplatz,廣場中央是大力士噴泉,周邊有市政廳Rathaus、穀物市場Kornmarket、魚市場Fishmarket

歐洲的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擁有集市廣場,多半是古老的市集延續下的傳統。海德堡的集市廣場是真正意義上的廣場,由鵝卵石鋪蓋而成,廣場中間有大力神海格立斯噴泉,廣場周圍是獨具風格的小店。

聖靈教堂起建時間是1398年,但它直到1544年才在高塔落成後宣布完工,屬於晚期哥德式建築。有趣的是海德堡聖靈教堂在以前同時屬於天主教及基督新教。1706年更建立了一道分隔牆,讓兩方教派不影響彼此做集會,直到1936年這道牆才被拆除,如今屬於基督新教。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church又稱為聖靈教堂Heiliggeistkirche是過去是統治海德堡的歷任選帝侯(能夠選舉皇帝的諸侯)埋葬之處。

尋找海德堡古橋時,我們沒走熱鬧大街,小巷道石子路感覺好幽靜。

海德堡是德國著名的大學城,位於斯圖加特與法蘭克福之間,屬於德國巴登-符騰邦(Baden-Württemberg),城市中有萊茵河支流的內卡河(Neckar)流經。聽說內卡河北岸住的都是富人,大多是海德堡大學的教授,看上去並不起眼的一套公寓售價都頗為驚人,千萬歐元也是常見。

海德堡老橋(Alte Brücke Heidelberg)全名卡爾-特奧多橋Karl-Theodor-Brücke,一座連結了舊城區與諾伊恩海姆Neuenheim的橋。這座橋在古時候也是多災多難,經歷過洪水、水災、風暴,橋被沖垮很多次,到1786年改建成石橋才安穩站在河上至今沒垮。

海德堡老橋是海德堡的第一座石橋

橋頭在市鎮端的雙塔門曾經是海德堡的圍牆所在地,並且設有地牢以關押犯人。

在老橋旁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尊拿著鏡子的猴子雕像。

名氣早已傳遍全世界海德堡猴子,手中的銅鏡早就已經被求財的遊客摸得發亮;其原本的寓意是提醒人們,不論你是住在城內或城外,沒有誰比誰優秀或高貴,希望在人們在過橋時能夠警覺這一點時常提醒自己。

在老橋上有兩座雕像,其中一座即為造橋的選帝侯卡爾特奧多(Kurfursten Karl-Theodor1733-1799)以及希臘神話中女神雅典娜(Pallas Athene);雕像基座的四面還刻有不同圖樣,象徵了歐洲大陸最重要的四條河流,包括萊茵河、莫澤河、多瑙河、伊薩爾河,都受到了Carl Theodor的統治。

跨越內卡河兩岸的古橋,作為老城的交通要道,承擔起了重要作用,站在橋上欣賞雨中內卡河的夜景(其實也才4點多而已)

橋的南端為橋門,15世紀遺留的兩座28米高的圓塔是老橋最古老的部分,橋門最早是用作收取「過橋費」,橋頭堡由兩座圓塔組成,塔下的城門原是老城的入口。

1977年老海德堡俱樂部請格諾特·倫普夫設計猴子的銅雕,頭部是空的,左手拿著一面鏡子。1979年塑像安裝在老橋橋頭,塔樓的旁邊。猴子右手不再觸摸腚部,而擺了個魔鬼之角的姿勢,以防邪眼。據說遊客觸摸魔鬼之角會返回海德堡,觸摸鏡子會發財,而觸摸猴子旁邊的老鼠遊客會養很多孩子。團員說要塞進銅猴中空的頭裡面合照,透過猴子的雙眼看世界會帶來好運或看見自己的未來,所以shine也來玩一下,但感覺人太矮拍起來並不是很好看喔!

老橋旁邊有一座猴子銅像,摸猴子銅像的傳說有好幾個版本:據說摸銅鏡會帶來財富或健康,摸手指會再返海德堡,摸旁邊的小老鼠會多子多孫,遊客把頭塞進猴子裡頭透過猴子的雙眼看世界會帶來好運或看見自己的未來!

老橋旁小老鼠銅像shine來第二次還是沒拍攝到,還好K導有看到。

橋頭銅猴的雕塑,銅猴的手裡拿著一面鏡子,身邊還圍著兩隻老鼠。

老橋有著九個拱門,內卡河的左岸建有堅實的入口通到橋上,橋頭有兩座圓塔,護衛著此城的入口。此城門當時是為了抵禦法軍,曾被當作城牆之用,塔裡原來是陰暗的牢房;走過老橋到內卡河的另一岸就是另一個重要的景點「哲學家之道」,相傳過去海德堡的哲學家及學者必到此一遊。

「我把心兒遺留在海德堡」,原來只是德國上個世紀的一首流行歌曲,後來被浪漫成歌德的詩作。美好的就一直美好下去吧,像我們,真的把心兒遺留在海德堡啦!

其實橋頭離大街很近,由內卡河河岸邊慢慢走向舊城區最繁榮的Hauptstraße街道,橋頭直通大街。

在市集廣場與聖靈大教堂相對的是騎士之家Hauz Zum Ritter 騎士之家又稱聖喬治騎士之屋Hauz Zum Ritter St. Georg,年齡比古橋老一倍,始建於1592年的文藝復興後期,算起來也有四百年的歷史,是海德堡內經1693年法國人因王位繼承權所引發的戰爭期間極少數未被破壞的漂亮建築,原為民宅,後改建為大飯店。

飯店外牆刻繪有騎士的胸像,歷經四百年,看起來依然栩栩如生。路易14的那次毀城中,老城中只有騎士之家完整地存活下來,現在這裡是一家酒店。而二戰期間,海德堡幸運地躲過了空襲,重新構架的老城毫髮無損。

飯店招牌是亮閃閃的騎士

在海德堡的老城區,有一家赫赫有名的巧克力店,台灣知名的音樂人和女作家鄭華娟曾經寫過一本書《海德堡之吻》,但shine這次沒經過喔! 舊城區最繁榮的Hauptstraße街道什麼都買得到。

集合後跟著導遊沿著內卡河畔漫行,教堂建築物總是讓我覺得很吸睛神聖。

雨中海德堡古橋(Alte Brucke)夜景還不錯看喔!

古老的舊橋、巴洛克式的建築和莊嚴的古堡俯視著城區,使得海德堡成為德國最具知名度、最吸引遊客的地方。哈哈! 我又把心遺留在這裡……..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