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行程都在慕尼黑,我們參加導遊建議的自費行程~慕尼黑王宮導覽。慕尼黑王宮(Residenz München)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宮殿,建築群規模龐大,有上百個房間和10個庭院,為過去巴伐利亞君主的皇宮,大部分房間都非常華麗。
我們從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的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步行過來馬克斯·約瑟夫廣場Max-Joseph-Platz,廣場很大但稱不上漂亮,右邊是開幕於1818年科林斯柱式的 慕尼黑國家劇院Bayerisches Nationaltheater,左邊就是慕尼黑王宮的國王殿Königsbau。
歌劇院前矗立著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Maximilian - Joseph國王的雕像,由於國王拒絕描繪坐姿,這座雕像直到1835年才揭幕。
慕尼黑國家劇院也是巴伐利亞州立歌劇團、巴伐利亞州立交響樂團和巴伐利亞州立芭蕾舞團的主場演出場地,是希臘風格的建築;外形猶如神廟的國家歌劇院建於1653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以慕尼黑為基地,是德國以至全世界頂尖的歌劇表演團體之一。現在的歌劇院修建於1963年,是第三代劇院。
我們沒有從王宮西側的大門進入,而是從馬克斯·約瑟夫廣場 Max-Joseph-Platz 的王宮博物館大門。這個國王建築庭院(Königsbauhof 取代了花園,其東側是洛可可風格的綠色畫廊 Grüne Galerie 正面,由老弗朗索瓦·屈維利埃 François Cuvilliés於1731-33年間設計。這邊的建築由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西一世」委託建築師 萊奧.馮.克倫茨設計,於西元1835年完工。
王宮的入口就在這裡;進去之後,可以找到售票處、紀念品店,以及租借語音導覽機的櫃檯。
進入參觀前,所有大衣與包包都需要寄物保管,有免費衣帽間可暫放。慕尼黑王宮不能使用自拍棒、不能吃東西、不能推嬰兒車,以及拍照不能用閃光燈等規定。
經過的展廳是先祖畫廊Ancestral Gallery,超級金碧輝煌為洛可可風格,牆上是非常著名的德意志家族「維特爾斯巴赫」成員畫像,也是19世紀巴伐利亞王國的統治者。
於西元1726年,在查理七世擔任巴伐利亞選帝侯時下令修建這金光閃閃的先祖畫廊,長廊由法國設計師竭盡心力完成的創作,處處都有凡爾賽宮內部的風格,上百位巴伐利亞歷代的皇室成員以精緻畫工並鑲在鍍金畫框之中,將慕尼黑王宮的奢華感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導覽抄近路先帶來到王宮最令人驚艷的地方~雄偉壯觀的古物大廳(The Hall of Antiquities),因為附近有洗手間。
古物大廳Antiquarium是慕尼黑王宮代表性建築,建立於西元1358年,原本是阿爾伯特五世公爵Duke Albrecht V 用來擺放骨董雕像的大廳,被他的繼任者Duke Wilhelm V改建成宴會跟節慶大廳,總長約66公尺,是阿爾卑斯山以北規模最大、最豪華的文藝復興風格大廳,不管是雕像、地板或者天頂畫都很有看頭。除了以君王跟聖人作為主題,也有描繪巴伐利亞地區的風土民情的作品裝飾。
古物大廳Antiquarium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16世紀原本是展示古董的教堂;天花板上有著16幅精美的畫作,近看每一幅都不一樣,色彩協調鮮豔;兩旁陳列了巴伐利亞時代古物,樣樣都相當值得一看。
大廳天花板上畫了16幅作品,展示名人和美德的寓意,另外有102幅畫作描繪巴伐利亞地區的景色、主題有城市、市場與宮殿等,加上阿爾布雷希特公爵五世的雕塑藏品,打造出這座獨一無二的大廳。繁瑣精緻的壁畫呈現了巴伐利亞境內每個小鎮、每個村莊發生的故事與習俗,在這裡隨處找張椅子坐下靜靜欣賞每一幅畫作,相信眾多故事之中一定能找到能夠深深感動到你的一幕。
從入口處的壁爐到樓梯間精巧的擺飾,處處精美的古物大廳就是個會讓你不禁發出讚嘆的地方;這個超巨大的壁爐,上面這個聽說是王國的徽章。
感覺特別的裝飾物,不知代表何意義?
大廳的設計非常典雅,我很喜歡馬賽克地板,窗旁兩側的畫就是描繪巴伐利亞地區的風情,原本的用途是收藏這些古典雕像也有一些瓷器收藏品。怎麼看都覺得很美,看的出來在昔日巴伐利亞君主統治下,曾有過那麼一段風光輝煌的歷史。
大廳兩側的牆面上有不少雕塑、半身雕像都是Duke Albrecht V的收藏;沒有太多奢華的金銀裝飾,但滿滿的壁畫也一樣有氣勢。
古物大廳是皇宮內現存最古老的房間,阿爾布雷希特五世Duke Albrecht V在1568 ~1571年為收藏古代雕塑而建造了這座大廳。"古物"一詞就是源自這些古董,大廳天花板的彩繪非常細膩值得細細品味。
天花板壁畫跟牆面雖然都很繁複,但不至華麗到張不開眼,米色、鵝黃溫潤的色調讓人感到舒適,可以靜靜好好的欣賞每一幅畫、每一座雕塑。兩旁甚至安排了座椅,參觀累了的旅客還能稍作休息。
來自台南的導覽姐很喜歡幫忙拍照,所以團員就難得一起合照留影啦!
再來經過黃色的紀念性樓梯,是通往國王殿Königsbau建築的正門,這個樓梯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擔任巴伐利亞公爵期間建造,後來他成為巴伐利亞選侯,被稱為是巴伐利亞最偉大的君主;這座樓梯在二戰期間遭到破壞,是21世紀才按照原樣重建的。
貝殼庭園Shell Grotto是在1580年代所建立的,按照參觀動線入場第一個就會經過這座貝殼庭園;貝殼洞穴建造概念據說來自希臘神廟,是用來供奉水神的,每一處細節都用真的貝殼全部以貝殼手工打造鑲嵌,所謂「洞穴」大概就是半戶外半室內的庭園吧?!
Grottenhof的主雕像風格有點詭異;我無法理解這種陰森之美……
貝殼洞穴庭園Shell Grotto就是由一堆貝殼堆疊而成的壁龕與裝置雕像,蠻特別的。這整面牆實在不怎麼討喜,每一尊半人半魚的神像看起來都有點可怕,不過真的很特別又少見就是。
貝殼洞穴庭園Shell Grotto 在戰爭後遭到破壞,聽說後來是由巴伐利亞某個小鎮的居民自主性拿貝殼來修復的。其實貝殼庭園於二次大戰時幾乎全毀,目前於皇宮中陳列的展示品修復於近代,卻早已無法得知原本最初的樣貌。
慕尼黑王宮Munich Residenz是德國佔地最廣的城市宮殿,開始興建於西元1385年,經歷長達400多年的不停擴建改建、變更使用用途,讓巴洛克、新古典、文藝復興等多種新的元素不斷不斷加入而逐漸擴展為擁有十個庭院、超過130個房間的巨大建築群。
慕尼黑王宮常被粗略區分王宮博物館(Residence Museum)、珍寶館(Treasury)、王宮劇院(屈維利埃劇院)(Cuvillies Theatre)三個部分,內部就像個超級大的迷宮,穿插其中極為考究、金碧輝煌的室內裝潢、取自歐洲各地的珍稀藝術品就是慕尼黑王宮最吸睛的項目。
穿越宴會大廳之後,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寢室、起居室、接待室等各種功能各異的房間參觀。
每個房間或許因為功能差異,因此設計風格都不太一樣,有接待室、會議室、房間、休息室等等等,房間裡可以看到許多古代的家具與畫像。
選帝侯為擁有參選羅馬帝國皇帝的人,有想像是帝國內分成幾個諸侯國,部分諸侯國的領導者有資格選皇帝,其中也包含巴伐利亞公爵。
這邊就是過去部分巴伐利亞選帝侯的住所,可以看到選帝侯的房間、私人櫥櫃,以及許多精美的掛毯可以欣賞。
房間樸素一點,有擺床的地方就是臥房(但說樸素其實也是滿豪華的啦。)
由於慕尼黑王宮歷史悠久,因此保存了16世紀到19世紀非常多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像是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歷史主義等等,各種功能的房間有上百個,老實說看到最後根本眼花撩亂,分不出來這個房間特色是什麼。
房間轉角都設有精美壁爐
王宮中有不少房間都以大型掛毯裝飾,精緻的傢俱與裝潢,讓參觀者得以了解維特爾斯巴赫王朝時王族的生活。
東帝國庭院翼的Treves房間建於西元1612~1616年間,以18世紀經常留在這裡的薩爾尼克的選帝侯和大主教克萊門斯溫塞斯勞命名,1945年以後,內部在1615年左右進行了輕微的改建,並將繪畫插入重建的天花板中,現在用來展示17世紀珍貴的掛毯和華麗傢俱。
不同顏色與不同程度的裝潢就代表居住者的地位
天頂壁畫也有人物像
到處都是巨大的刺繡畫或壁毯,壁毯令我實在讚嘆。
將繪畫插入重建的天花板中成天頂壁畫
慕尼黑王宮的建築群有十個庭院和博物館,共有130個展室,由於房間很多,參觀路線還分成長與短兩種。
巨大壁毯令人讚嘆
天頂壁畫有夠厲害
經過不少房間和展廳,門是一直線對齊,煞是好看!
每一室都掛著好多不同的壁毯,每一幅壁毯都栩栩如生,所呈現的情境也不大一樣。
王宮有Stone Rooms石頭房、Room of the Seasons四季房等特色房間,像石頭房就是使用大量大理石,或是仿大理石技術裝飾房間,而四季房則是他的天花板,擁有四季的天花板壁畫。
這應該是王的畫像吧!
巨大壁毯
房間通路也常有些雕像
抬頭仰望天花板也太豪華精緻喔!
皇帝大廳The Emperor’s Hall也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於17世紀建造,後來在19世紀初的選帝侯在位期間被改建,在二戰時期摧毀後,重建為他最初大廳的模樣,將錯覺式天頂壁畫發展到了一個非凡的程度。
人們自古以來就喜好裝飾天花板,經常用壁畫、鑲嵌畫、瓷磚和其他方式來裝飾。從古羅馬的龐貝浴場可見一般。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將他們對透視法的把握應用於天花板工程,並克服了將線性透視應用於圓頂凹面的問題,以消除建築界限,創造無限空間的錯覺。
皇帝大廳The Emperor’s Hall是當時官邸中最大、最重要的節日房間,也是具有最高禮儀地位的場所。用大理石打造的大廳,金光閃閃的天花板繪上王子美德的理念。而牆上的掛毯,是以古代聖經故事中,體現英雄美德的事蹟為主軸。這個精心設計的皇家大廳,通常是接待外賓或是重要節日使用的房間,而能被邀請到這邊的賓客,肯定來頭不小。
豪華的天花板及栩栩如生的大壁毯實在是嘆為觀止喔!
導覽講解介紹的內容返家後shine都歸還了,所以就請隨便看看啦。
到處都是精美藝術品
每個房間的風格都不太一樣,有的是裝飾性強烈的洛可可風格,有的優雅簡單。
壁毯有夠精緻,任取一角落,狗狗也是栩栩如生…..
皇宮內的風格雖稍有不同,但不變的是依然奢華。
要熟悉巴伐利亞地區的風土民情及歷史才能看懂壁毯的故事喔!
皇宮輕輕地訴說: 我的風格就是奢華…….
壁毯正訴說著巴伐利亞地區的風土民情故事
兩層宮廷教堂Court Chapel是Maximilian I於17世紀初興建的禮拜堂,約三層樓高,中間是聖母瑪利亞繪畫,左右兩側是王室成員包廂;使用目的就是給宮廷成員做禮拜,可以由各自的公寓進入這裡,供奉巴伐利亞王國的守護者~聖母瑪利亞。
很多皇宮裡面都有禮拜堂,都是只限王宮貴族使用的;此為17世紀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所建造的兩層宮廷教堂,主祭壇中央大型圖片展示了三位一體之下的瑪麗的榮耀。
另一間Rich Chapel則是國王的私人禮拜堂,華麗程度和剛剛開放給宮廷所有成員的禮拜堂截然不同,大量的金色浮雕搭配大量的彩色大理石裝飾,整個禮拜堂十分金碧輝煌。
洛可可風格的雕飾加上很像土耳其藍的底色,有夠驚豔的!
天花板內另有個凹洞天地,也能布置得美倫美奐。
藍色的教堂Rich Chapel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公爵和他妻子的私人祈禱室,裡面的青藍與大量鍍金,有別於其他區域,感覺特別高級,非常有東方異國情調,這裡也有擺放聖人的遺骸。
牆面的裝飾是頂級大理石搭配金粉浮雕重現杜勒描繪聖母瑪利亞的繪畫
中間經過不少房間和展廳,終於來到Royal Palace – Apartments of the king and queen 國王和皇后的住處。
Rich Rooms是德語區洛可可式宮廷風的代表,姑且不論房間內的收藏品,光是房間本身就是件藝術。
華麗的桌腳上擺放名貴的瓷花瓶
最後來到國王的寶座啦! 接見外賓的地方都會搭上華蓋。
以前的國王就坐在這邊,接見各方遠道而來過來的客人。這些寶座比想像中的簡單一些,倒是天花板、牆壁、燈飾裝飾繁複。
作為節日聚會、慶祝活動的綠色畫廊The Green Gallery,共有70多幅用燙金畫框裝起來的畫作,某種程度上也是權力的展示。
綠色畫廊The Green Gallery以前君主會在這邊舉辦私人宴會,有點類似凡爾賽宮跟熊布朗宮的鏡廳。
綠色畫廊因其牆面採用綠色絲綢錦緞覆蓋而得名,它不僅是一間舞廳,還是一間繪畫和鏡子畫廊。
因為實在太奢華,導覽又幫團員拍大合照啦!
綠色畫廊外觀為兩層樓高,其七個拱形窗戶面朝國王樓的庭院,是屈維利埃的傑作。
美到爆的綠色畫廊The Green Gallery
接著又是一系列國王的房間,每間都是富麗堂皇,集所有珍貴寶物於一室。
Rich Rooms可能因為這邊真的太豪華了,所以才被稱為Rich(富麗堂皇或華麗的意思)。
超級華麗的桌腳
到處金光閃閃真是睜不開眼睛啦!
連鏡子都要這麼奢華,花到都不知道要看哪裡!
臥室也華麗成這樣,那個床的圍欄真的太誇張。
據說以前歐洲皇室的起居是大部分都是公共場所,沒什麼隱私可言,親密的臣子還會來早覲、晚覲,鋪張奢華除了是帝后的愛好之外,也是地位的象徵呢!
這座奢華套房屬於當時的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由建築師FrançoisCuvilliés在1730年~1733年間設計和佈置,當套房在1944年遭受嚴重破壞後,重建時大多數灰泥工作、壁掛和鑲板都是在原始裝飾的基礎上修復重建,因此目前的房間看起來與第一次創建時一樣。
來到皇室起居室絕對會再聽到無數讚嘆聲,如此金光閃閃,奢華到眼睛都不知道該往哪邊看喔!
這邊房間用紅色和金色裝飾,就有超級華麗的fu,牆壁上有非常多小幅畫作,看起來超像照片牆的。
慕尼黑皇宮奢華到無法形容
離開王宮前,最後又經過金碧輝煌的 先祖畫廊Ancestral Gallery,放了一百多幅Wittelsbach家族祖先的畫像,畫框都是鍍金的雕花的。
裡面有小間展廳,有玻璃櫃陳列典雅的瓷器,Porcelain Cabinet也是洛可可風格,也算是某種炫富吧!
慕尼黑王宮是1508年至1918年間巴伐利亞公爵、國王的住所,二戰後遭受嚴重的破壞,於1945年才重建。聽說在歐洲的王宮中,慕尼黑王宮算是比較簡約不奢華的,不過逛完,還是覺得金碧輝煌啊。
慕尼黑王宮Munich Residenz是德國佔地最廣的城市宮殿,最初的建築建於西元1385年,用途作為堡壘使用,到了巴伐利亞公爵威廉四世,開始建造王宮;落成700年來一直都是歷任巴伐利亞君王、公爵主要居所。這裡不僅收藏種類繁多的皇家藝術品,室內設計更是豪華無比。光看這些鍍金雕刻都要眼花了…..
這裡還能找到歷屆皇室家族收藏的寶物,都用玻璃櫃展示著,也隨時有人在旁看著。
樸實外觀與不高的知名度,讓慕尼黑王宮常常會被排除在行程規畫之外,但古物大廳、先祖畫廊、皇室起居室這三個地方絕對會讓你改觀發出讚嘆。雖然安排2小時,但導覽看到台灣朋友太開心介紹閒聊,所以王宮花園與珍寶館根本不夠時間參觀。
展廳映入眼簾的就是金碧輝煌的洛可可裝飾,繁複的金屬線條裝飾搭配王室成員的畫像的Ancestral Gallery,是Karl Albrecht於1726年成為選帝侯之後命令宮廷建築師Joseph Effner設計的,怪不得頗有法國王室的風格。慕尼黑王宮是個金碧輝煌城市宮殿,充斥著滿滿的巴伐利亞舊時榮光;樸實外觀與不高的知名度,讓慕尼黑王宮常常會被排除在行程規畫之外,但古物大廳、先祖畫廊、皇室起居室這三個地方絕對會讓你改觀發出讚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