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大空降影集膾炙人口,堪稱史上最受歡迎的軍事影片。但是其故事集中在506團一個連,又濃縮成只有十集,難免放棄許多值得一提的故事,或加以改編,稍微脫離史實。特別以本文補上漏網故事,和506團其他單位在歐戰的表現,以饗軍事迷。
手頭上的有關書籍超過三十本,花了近十年,再三閱讀,卻無法詳記。只能一本一本再從頭讀起,慢慢補上。因此本文將採隨時在各段落中填補方式進行,不會很快結束。
首先要將影集中,無暇交代的有關空降師官兵背景,介紹一下,再進入作戰時的漏網故事。挖到多少寫多少,讓讀者在重看影集時,有更清楚的概念。
為50元,三個月跳一次
傘兵有50元跳傘加給,每個傘兵每三個月都需要跳一次傘,才能幾續領這50元。而且在運輸途中,例如渡洋時即不計。這也就是影集中的尼克森上尉,為何去和第17空降師跳傘,卻落得要去為墜機士兵家屬寫慰問信的原因-保住他那一百元的軍官跳傘加給(在”E連的大兵”一書中,馬拉其仍認為軍官跳傘加給是50元)。
17空降師和英軍第6空降師,參與的這一空降德境作戰,名為”教科書作戰”。是盟軍在二戰中,單日對單一目標最大的空降作戰,超過16,000人。在荷蘭市場花園作戰雖然規模更大,但因運輸機數量短缺,首日只能投降下六成兵力,單日空降人數較少。
本來同屬空降師的滑翔兵,不能領50元加給,因為上級認為他們的風險較傘兵低。但在諾曼地空降後,發覺滑翔兵搭滑翔機進入戰場的傷亡率,反而高於跳傘進入的傘兵。因為滑翔機一失事,往往就損失十幾人,單獨傘降的傘兵,反而較安全(101師的327滑降步兵團,於D日因滑翔機不夠,由船運上岸。82師的325滑降步兵團,於次日才搭滑翔機進入戰場,因傷亡過重,一個月後即被調回英國整補)。從此滑翔兵也可領50元風險加給,而且也改穿高筒傘兵靴,不必再穿一般步兵的打綁腿短筒靴。但不知其認證標準,是否每三個月需滑降一次(註:一兵升任下士的加給為16元)。
事實上,D日搭滑翔機進入戰場造成的傷亡,大都為傘兵團的輜重單位,傘兵團的車輛和野砲都要靠滑翔機載運。但是讓上級單位醒悟到,百分之百靠滑翔機進入戰場的滑翔兵團,所擔的風險有多大。
軍中憲兵管不了傘兵
傘兵輪休至後方休憩區時,經常找其他兵種打架鬧事。最常惹禍上身的,為沒有資格,卻穿著傘兵靴的一般步兵。這是因為空降師在上火線前,都要將非作戰需要裝備收入內務袋,統一保管,待戰事結束再送上來。卻發現內務袋都被後勤部隊割破,除內衣褲外,所有財物,戰利品,甚至家鄉帶來的相框,都被劫掠一空。更差勁的是,在冰天雪地作戰需要的大衣,保暖鞋套,都不往前線送,而私自穿用。對這些後勤部隊積怨已久,看不順眼,就拳腳相向。終至讓軍中憲兵無法執法,只好由空降師派出自己的警衛,在所有空降師休憩區,和軍中憲兵共同巡邏。
蓋文將軍最愛M-1步槍
傘兵訓練嚴格,大部分都是神射手。在突出部解圍後,506團第一營A連,在一高地伏擊德軍。領頭德軍發覺中伏,紛紛舉手,示意在後的弟兄撤退,卻遭傘兵以M-1步槍,將所有舉出的手打掉。M-1步槍為傘兵的最愛,不但溫特斯捨軍官標準配槍M-1卡賓槍,一直使用M-1步槍。就連82空降師師長蓋文將軍,在前線時,也都揹著M-1步槍。
506團的唐納.布吉,在”超越萊茵”(Beyond the Rhine)書中,指出傘兵M-1步槍所裝填的多為穿甲彈。一個班十三人中,十個步槍手(其中一人為班長,可能使用衝鋒槍,另三個為機槍手)一齊扣扳機,十幾秒內陣放八十發穿甲彈,威力驚人。半自動M-1步槍射速快,槍口上揚較自動步槍容易控制。又不會像手動步槍,每填一發就要重新瞄準,壓制德軍手動毛瑟步槍,輕而易舉。
傘兵團和一般步兵,最大的不同,在於所有勤務兵種都是合格傘兵,並無由勤務學校調來的非戰鬥員。因為作戰時都得跳傘,獨力奮戰至集結區,包括文書,伙伕,烘培師和通訊兵。一般步兵單位,在防線遭敵突破,攻至指揮部時,召集抗敵的指揮部人員,戰力遠遜於第一線人員。但傘兵勤務人員還是傘兵,有人還很高興,終於輪到他對人開槍了!攻到指揮部的德軍,往往遭到痛擊時,才發覺自己高興的太早。
E連第三個專家級射手-溫特斯
讀過席福弟傳記的人,都知道他和泰勒上士兩人為連上僅有的專家級射手,結果這並非事實。
拉利.亞歷山大寫了一本書"最大哥大"(Biggest Brother) ,追蹤在大空降主角-溫特斯的個人事蹟。書中指出溫特斯於1941年8月25日珍珠港事件前,在賓州志願入伍,前往南卡羅拿納州陸軍克羅夫特(Croft)營地,接受十三周的基本教練時,溫特斯利用晚間和其他人外出狂歡的周末,勤練他的配槍-一次大戰留下的1903式春田手動步槍,成為該梯次少數專家級射手。
摧毀德軍105大砲之役,以所在之莊園命名,稱為布禮蔻大宅院 (Brecourt Manor House) 之役。
在此先節錄出此役精彩片段,全書精彩內容,有空再另文刊出。
….溫特斯以手勢命李高特的30機槍開火,其他人也加入。敵人機槍回應,壕溝中其他德軍用毛瑟步槍反擊。一頂德軍鋼盔突出在壕溝外,溫特斯舉M-1瞄準扣一下扳機,在鋼盔掉出視線稍後,找到地上一灘鮮血,人卻無蹤。
當溫特斯,羅林和葛尼爾衝向第一門砲陣地時,三個德軍跳出壕溝,跑向另一邊樹林防線。溫特斯大叫”幹掉他們!”,同時舉M-1開火,一槍打中一名德軍後腦,他立即像一個布娃娃委頓在地。羅林的湯姆遜陣放,作掉了第二個德軍。但葛尼爾開槍未中第三個德軍,溫特斯舉M-1擊中奔逃中的那名德軍。葛尼爾的二次湯姆遜陣放,又沒擊斃該德軍,在他呼號"救命!”聲中,馬拉其對他的頭打了致命一槍。
第四個德軍跳出壕溝跑向遠處樹籬,溫特斯再度瞄準開槍,德軍身體旋轉落地如遭重擊。從E連進入壕溝至此只耗時20秒,就攻下第一門砲。為了防止德軍從壕溝另一頭潛來,溫特斯低下身往前探查。發現一對槍手正在架設機槍,射出兩顆子彈,一顆擊中槍手屁股,一顆擊中助手肩膀,溫特斯未停留就離開。
德國標準機槍MG-42
準備攻第二門砲時,溫特斯看見三個德軍接近,小聲吩咐弟兄:"將射距調整到兩百碼"。羅林沉不住氣,在225碼處開火,只傷了一個德軍,卻全被逃之夭夭。拿下第二門砲相對輕鬆,砲手逃光,除了六名手舉過頭,一面走來一面用補習班美語說"不要弄死我"(No make me dead)的認命德軍。
攻第三門砲時,臨時自告奮勇來助陣的四人之一,A連一等兵霍爾陣亡,溫特斯回去求助。準備攻第四門砲時,史畢爾帶了三個F-連弟兄來請纓,卻遭一梃MP-40手提機槍將三人放倒,非死即傷。史畢爾單獨跳進砲陣,以湯姆遜衝鋒槍掃射,將受驚竄逃的德軍全擊斃。
MP40 手提機槍
四門砲全遭摧毀後,E連撤退時,溫特斯照例殿後。從壕溝中爬出時,發現那一對留在原地的受傷機槍手,又在架設機槍,一舉將它們全擊斃。臨走時,命馬拉其以迫砲轟炸大宅,馬拉其只剩一管單獨砲管,配件全無。用砲管瞄準,很精準的將15發炸彈投進大宅,震裂了所有窗戶,溫特斯大加讚賞。
第二營營長史炊爾中校(就是在卡雲坦之役,敵火平息時問,他是否可安全過街的營長,溫特斯不喜歡他,因他總要別人身先士卒,自己躲在後),命溫特斯回去肅清砲陣地德軍。參-2的好友尼克森帶了兩輛從猶他灘頭登陸的第四師薛曼戰車來助陣,加上三十名傘兵,回到布禮蔻大宅院。坦克單用30和50機槍對林線和大宅掃射,就"說服"殘餘的第90團第6炮陣德軍不再逗留。
506團團長辛克上校,因此役推薦溫特斯接受國會榮譽勳章。但師長泰勒少將認為101空降師一次只能授予一枚國會榮譽勳章,將其降為傑出服務十字獎章,國會榮譽勳章頒于寇爾上校。溫特斯於7月1日閱兵典禮,接受布萊德雷頒頒獎。
影集中,對溫特斯的為人,提出許多未解答的問題。這些答案,在此書中對他早年的生活描述,可看出端倪。例如他在受完基本教練後,因表現優異被留營,以二兵身分帶新兵。卻在一次兵器講解時,眼見一位年輕少尉,從兩支步槍中拿起新的M-1,對新兵說是1903式春田步槍,大為不滿,認為自己比這些菜鳥少尉更能勝任軍官職務。憤而報名加入預官班受訓,成為一位有為有守,凡事身先士卒有擔當的軍官。
預官班受訓,必須離開克羅夫特,前往喬治亞州本寧堡。室友春特不肯跟他同行,告訴他想加入新成立的傘兵。溫特斯說了令他自己後悔一生的一番話:”你發瘋了嗎?”
“傘兵?那是一個自殺單位,相信我,你不要扯上這個!”
1942年2月,春特前往阿拉巴馬州加入步兵後,溫特斯於同月16日報名,開始著手參加競爭激烈的預官班受訓手續。候選人中只有溫特斯是二兵,其他都是士官。
溫特斯順利通過考試,於三月十日晉升下士,讓守財奴的他最高興的是加薪50%。同時讓他選擇,可至肯塔基州若克斯堡預官班受訓,結業後加入裝甲部隊。溫特斯不願重頭學當裝甲兵,寧可留在步兵,於4月6日前往本寧堡。
在本寧堡時,溫特斯第一次接觸到傘兵。覺得這些消瘦,彪悍,嚴謹,訓練精良的士兵正是他心目中戰士應有楷模,要上戰場就應和這些人同行。何況傘兵少尉月給高達$268,是一筆財富。
1942年7月2日星期四,第三學生訓練團第一連下士溫特斯,從陸軍退伍,重新以少尉入伍,被派回克羅夫特營擔任新兵教官。
溫特斯在當教官時,和學員打成一片,因為他非西點正科班出身,幾星期前自己也才是二兵。這種兄弟般的強烈擬聚力,讓其中四人,在溫特斯於8月下旬,終於奉派至塔可亞營506傘降步兵團報到後,也隨後加入空降師。
這種強烈的擬聚力跟隨溫特斯一生,終究成就了日後的”Band of Brothers!”
空降師才是真正的步兵
影集中,101空降師搭乘了軍用卡車,趕往巴士東迎戰德軍。但實際上,軍用卡車只夠運送一個團,他們搭乘的大部份是由拖車頭拖的無遮蓋運牛車,牆高四呎,總共達380部之多,真的是餐風沐雪赴戰。
空降師是真正的步兵,作戰時的交通工具,只有少量由滑翔機運來的幾部吉普車。空降師需要交通工具趕往戰場時,其他部隊都樂意供應車輛。但一到德國開始潰敗,盟軍進入德境,所有部隊爭先恐後搶戰功時,就再也不樂善佈施,借出任何裝備。空降師被逼搜括德軍遺留的裝備,甚至使用燒木材的車輛,動力不夠,不但龜速,遇到陡坡還得跳下車來推。
至於在影集後段,見到空降師搭乘的水陸兩棲"鴨子”(DUKW,暱稱DUCK),則為史實。這是因為德軍斷後路,炸斷了大部分橋樑,使用"鴨子”是為了渡河作戰。
空降師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實是飛機。原來在歐洲戰場的計畫,是每次完成作戰,就搭船回英國基地整補,等下次空降。這一點可以在影集中,諾曼第空降後,空降師回英國基地,去拿回送洗衣物證明。但卻在市場花園作戰,被蒙哥馬利硬留下兩個多月破壞掉,從此未再回英國基地整補。
索伯負責速食傘兵
而英國基地對空降師而言,甚為重要。空降師在英國,成立了一個臨時傘訓中心(就是索伯被調去主持的學校),為了因戰損嚴重,來不及由美國調來所需的合格補充兵,在英國急就章,補充兵跳完五次傘就成傘兵。從同為菁英部隊的遊騎兵營,自願調來的捷克翁墨(Jack Wormer)中士,在一天之內就跳了三次傘,成了速食傘兵(跳傘已是目前的美國遊騎兵必備專長)。
翁墨來自29步兵師,內建29臨時遊騎兵營。該營於1942年12月,在原有遊騎兵營被調走後成立,由英國第四突擊隊訓練。於1943年10月解散,成員歸建該師原有單位。翁墨等人不願留在一般步兵師,自願調至同為菁英部隊的空降師。在師長百般刁難下,如願加入506團團部爆破排,三個分隊中最惡名昭彰的”十三髒鬼”(The Filthy Thirteen)分隊一員。李馬文主演的電影”The Dirty Dozen”(中文片名似乎為決死突擊隊),就是影射”十三髒鬼”。打完市場花園作戰後,原有隊員就只剩翁墨一人。
"十三髒鬼"出名,是因美軍星條報刊出,他們在諾曼第空降前,將頭髮剔成莫霍克印地安人雞冠髮,並互相在臉上塗印地安人出草的油彩。至於髒鬼的惡名,是因成員在英國時老是惹麻煩,且一星期只洗一次澡,刮一次鬍子,而且從不洗制服。
星條報所刊十三髒鬼名照
翁墨選擇團部爆破排,是為了要和先加入的遊騎兵營班長一起。雖然如願,但卻不在同分隊。
遊騎兵所受英國突擊隊訓練,要求高於空降師。例如教官對方向感的訓練,就讓翁墨在諾曼地空降.落地後,前往找尋自己單位時,將一群迷路的其他單位傘兵帶到正確路徑。
好大一隻噴水龍
在英國,1944年3月23日,第二營和團部單位,為邱吉爾和艾森豪等高官,做了一次示範跳傘。翁墨落地後,懶得跑去集合,摸魚躲進一收割後堆高的乾草中。
在乾草堆中摸魚的翁墨,喘息未定,忽見一部吉普車,載著邱吉爾,艾森豪和師長泰勒少將,對他而來。車停住後,邱吉爾下車,直接走到乾草堆前。正當翁墨以為自己要遭殃了,只見邱吉爾解開褲檔,掏出噴水龍。毫不客氣對乾草堆噴水,尿液從乾草間,滴在翁墨靴上。受驚的翁墨,仍能記下邱吉爾有一隻未割包皮的大龍,足證他非猶太人。
仗他們打 茶我喝
1944年9月,在荷蘭市場花園作戰,翁墨和班上兩人,來到艾恩霍文北方的501團防線邊緣Veghel鎮外一棟建築。見到兩三百碼外,右方遠處有一輛德軍坦克,和兩三百碼外左方遠處一輛英軍坦克對峙,雙方都無動作。暫配給101師的501團一位軍官,看到他們,命三人拿火箭筒跟他沿樹林包抄,去對付德軍坦克。帶班的班長編個理由溜掉,留下翁墨和班兵喬瑟夫兩人,由喬瑟夫攜帶火箭筒一起出擊。
三人走出不到20碼,德軍坦克主砲開火。翁墨和軍官一起跳進一個溝裡,翁墨發覺自己正壓在一個頭被炮彈削掉頭的傘兵屍體上,自己的眼就望著不停冒血的斷頸。此時仍不停傳來坦克砲聲,就是不解為何英軍坦克一炮未發,毫無動靜,作壁上觀。
後來才知德軍坦克一直在觀察進出Veghel的美軍,見到人就將大砲當狙擊槍,對單兵開火。在溝裡聽到的砲聲,是針對攜帶火箭筒奔跑的喬瑟夫而發,因為火箭筒是坦克的剋星。後來見到路上一攤肉泥,憑手槍槍套,才認出就是被炮彈直接擊中的喬瑟夫。
德軍坦克可能燃料用罄,棄車而去。翁墨走近去,看到地上留下的炮彈殼有二十幾個。再去英軍坦克處一探究竟,發覺英軍都在坦克外地上,進行他們死也不改的習慣-享用下午茶,當下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英軍使艾恩霍文陷入火海
影集中,E連於9月19日進入艾恩霍文,受到荷蘭人熱烈歡迎,急急離去。隨後進入的英軍裝甲縱隊,載滿彈藥補給的卡車,保險桿前後相連留在鎮上。到了晚上,在上空巡邏的噴火式和P-38戰鬥機離去,德軍轟炸機來到,投下燒夷彈,引爆卡車上彈藥,引起大火將艾恩霍文夷成平地。英軍此一蠢舉,讓傘兵大嘆匪夷所思。
突出部之役開打,抵達巴士東的101空降師,團部連和第一營12月19日奉派至諾維爾時,已炮火連天。眼見雙方坦克部隊,你一炮我一炮互轟,交火猛烈。傘兵加入戰鬥,激戰兩天,擊退德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沒有一個德軍突破美軍防線。
到了21日,德軍七個師已完全將美軍團團包圍,切斷補給。雲層低垂,大霧瀰漫中,美軍飛機無法空投,也無法支援作戰。德軍雖然佔據所有高地,砲口指向美軍陣地,但大霧中根本看不到目標。而19日下午,包括101空降師的11,000人,共有22,000美軍,已完成在巴士東地區的佈署。巴士東地區的比利時人,分為法裔和德裔。講德語的泰半對美軍懷敵意,自認為德國人,甚至親納粹,讓美軍深具戒心。
21日,506團團部連和第一營,奉命前往佛依,支援第十裝甲師B戰鬥指揮部的400人特遣隊。指揮官Desobry少校得知空降師沒有交通工具,靠步行而來,趕快派車接來營長LaPrade中校,共商大計。
在發現101空降師裝備嚴重不足後,裝甲師派出卡車,沿道路兩旁成單行縱隊,滿載械彈。傘兵對車上大叫需要的裝備,要槍給槍,要彈給彈,總共運補了三次。根據”浴血狂潮”一書所述,此時傘兵已要求給予在早期未使用的白朗寧自動步槍。而出征巴士東前,剛至101空降師報到的補充兵,訓練時使用的是掃把,代替步槍。
特遣隊於14:00,發動對山脊上的德軍發動攻擊。B戰鬥指揮部的掩護砲擊一停,Desobry對傘兵的表現嘆為觀止。只見傘兵並不作集結動作,而是散開直接作50米衝鋒。幾乎進入自己砲兵最後陣轟的彈幕之中,一再仆倒,再起身衝,裝甲師的坦克趕快跟上。
身披白布的德軍,在雪地中很難辨認。但是在首波攻勢中,大部份遭擊斃,未死的也泰半被擊傷,裝甲擲彈兵在空地直接跳下戰車逃命。德軍第二裝甲師損失大量坦克,傘兵也傷亡慘重,只奪下500碼地。整個雪地上屍橫遍野,德軍總算領教了美國傘兵的厲害。
傘兵營長枉死
很不幸,美軍面對的並非預測的一個營,而是整個第二裝甲師。而且正巧德軍也選14:00發起攻擊,彈幕消散時,從山脊上衝下。雙方鑿戰至16:00,美軍只得退守諾維爾。正在指揮所商討時,一位維修官駕著坦克改裝的回收車來報告,違反規定,直接將坦克停在指揮所前。引來德軍炮擊,沒擊中坦克,而擊中指揮所。Desobry受傷後送,傘兵指揮官LaPrade營長陣亡。
載著半盲Desobry的吉普車,靠近佛依時,遭遇德軍巡邏隊。德軍看到他的慘狀,竟然放行,讓他能回去報告德軍已在美軍防線後方。
耶誕夜被德軍猛烈炮擊炸斷腿,後送的E連葛尼爾和喬托依,還算幸運的。十三髒鬼在散兵坑中,目睹載著五,六個受傷傘兵的救護車,被潛入防線的德軍伏擊。德軍擊斃駕駛和所有傷兵後,以皮管吸取車上汽油帶走,可見他們缺油孔急。無能為力的十三髒鬼,眼睜睜看著德軍暴行,怒火中燒,發誓報仇。
派普不滿美軍使用長身湯姆
突出部之役擔任先鋒,德軍黨衛軍第一裝甲師四支特遣隊中,實力最強,擔任矛頭,配備全師數目最多重達七十噸,正面裝甲厚達七吋的虎王坦克,派普特遣隊(坦克大決戰影片中,最後在坦克中被燒死的德軍指揮官,就是影射派普上校,但派普本人存活至戰後受審)。
影片中,特遣隊去奪取美軍燃料堆集場,慘遭火攻潰敗。事實上,特遣隊雖然在路上,確曾奪下小型燃料堆集場。但因主要目標為,盡快攻至安特衛普,完全不知有一大型堆集場,離行軍路徑只有幾哩之遙。場中燃料足夠全隊幾個月使用,白白錯過,落得棄車徒步突圍。
到了耶誕夜當天,困在拉格壘茲的派普知道自己已難回天。特遣隊燃料用盡,已到了強弩之末。德軍總算見識到美軍砲兵的威力,其中單一讓德軍最吃足苦頭的武器,是一門坦克營找來的155mm”長身湯姆”自走加農砲。該砲發射時,18空降軍團司令李奇威中將背著愛槍1903春田步槍,正好至陣地旁城堡指揮部視察,震耳砲聲讓他不得不提高聲浪繼續開會。(根據”號角響起”一書,這門自走加農砲實際上為740坦克營營長魯伯爾借來的,於22日開始發炮,在旁的105mm榴彈砲陣才是找到的。派普最倒楣的是,戰爭部在21日才批准艾森豪所請,可以在歐洲戰區使用VT近接引信炮彈,近接引信是專為對付日本自殺飛機的秘密武器,原本禁止在其它戰區使用。這種引信接地前就會在空中引爆,對在壕坑中的人員殺傷力驚人)。
這門砲的射程,遠到讓特遣隊沒有一門砲可以打到其藏身之處,威力又是當時在戰場上少有(美軍在歐洲戰場,另有俗稱”兩四洞”的240mm榴彈砲,但射程23.1公里,稍遜長身湯姆的23.7公里,砲口初速更少了499呎/秒)算派普倒楣。長身湯姆本來是拖曳砲,在二戰最後一年,才裝在加大的M4A3薛曼坦克底盤,成為長身湯姆自走加農砲,只來得及生產311門,運到前線不久,才會閒置到被坦克營官兵臨時找到,痛下殺手。
長身湯姆自走加農砲
派普甚至對戰俘中最高階的麥孔少校發牢騷,不滿美軍使用長身湯姆的方式。
派普特遣隊的4,000人,至此只剩800。決定除留下30步兵師的麥孔少校外,釋放所有戰俘,連同受傷德軍留給美軍,並炸毀所有車輛,徒步突圍走回德國。
“坦克大決戰”誤導世人
101空降師本身就有四個砲兵營,三個營配備75山砲,一個團部砲兵營十八門砲,則已換裝105輕榴炮。幸好被101師攔下助陣的,總共有四個軍團轄下155野戰砲兵營,包括755野戰砲兵營和完整黑人969野戰砲兵營和1/3殘部的333黑人野戰砲兵營,都是直屬軍團(Corps),配備155mm榴彈砲的重砲營。由於155榴彈砲係用履帶車拖曳,可承載大量補給,這些黑人砲兵在巴士東的生活品質,和空降師相比,有如天地之別。在戰事較沉寂時,前往串門子的傘兵,發覺黑人住處,不但有遮蓋,溫暖而且食物充足,熱情招待他們,不覺讚嘆有如皇室待遇。
M114A1 155mm榴彈砲
969野戰砲兵營的黑人砲兵,最著名的是他們編了一首歌操砲。跟著歌詞取砲彈,填彈,關砲栓,拉火繩發砲,卸彈殼,再取砲彈。動作確實,效率高又精準無比,真正是守軍的守護天使。
五十年前造成大轟動的電影“坦克大決戰”(筆者時為復興高中生,翹課去看,順便多買兩張票,準備客串黃牛。不料被翹班的學校老師活逮,被逼將票以原價賣他)胡湊亂編,遭軍事家大加韃伐,稱之為對突出部之役參戰雙方最大侮辱。
電影中,火車載著亨利.方達飾演的上校緊急要求支援的兩門火砲,遭在隧道口等候的德軍坦克,一炮轟掉,有違常識。載重的貨運列車,在急駛中剎車,至少需要一哩才能煞停,何況是未剎車的狀況。即使炮彈威力真能轟掉火車頭,列車的動能,絕對足以讓首當其衝的坦克粉身碎骨,那個戰車長敢為此蠢舉。
事實上,軍史家指出,當時美軍在巴士東地區集結的火砲數量,超乎尋常之多。除了這些重砲,協防巴士東另有28步兵師殘部轄下109野戰砲兵營大部分火砲,第九裝甲師一個坦克營,第十裝甲師B戰鬥指揮部的第二十一坦克營(可用坦克總共有40部,此營和B戰鬥指揮部因此役,各獲一總統褒獎令),一個M-7型105自走砲營(420裝甲野戰砲營)和一個M-18驅逐砲車營(由第九軍直接派來的第705驅逐砲車營,有如天賜的完整帶來36輛M-18驅逐砲車,76mm長管高速砲對付德軍豹式坦克綽綽有餘,其高速穿甲彈以亦可擊穿虎式坦克裝甲)。加上101空降師獲得授權,可以徵用任何通過巴士東的後撤裝備和人員,包括被擊潰的687野戰砲兵營殘部三門火砲,所擁有砲兵營高達十一個,共有火砲130門,美軍缺的是彈藥,不是砲。
耶誕節一到,援兵抵達後,巴士東的砲兵營增加到十八個,將近200門砲。而在外圍的火砲更是可觀,在艾森邦山脊和曼黑集結的火砲達150門,還包括第七軍團直轄一個震撼力十足的M115八吋榴(203mm)砲兵營,740砲兵營是支援106步兵師得七個軍團野砲營之一。在106步兵師潰敗,740野砲營撤退時,丟下總共八門此砲,後由馳援的第七裝甲師收回,在巴士東重築陣地。在這些支援火砲猛烈轟擊下,84步兵師三個連,不但擋住了面對的德軍116裝甲師和元首禁衛旅的攻勢。美軍砲兵標定德軍裝甲縱隊後,以近接引信,所有火砲發動同時彈著炮擊,打得德軍抱頭鼠竄,單是在一處地雷場,就棄置了十七部坦克。
M-7型105自走砲
M115八吋榴
憲兵逮捕布萊德雷
偽裝成美軍的特遣隊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因許多擄獲美軍裝備的單位,不肯交出這些裝備,例如吉普車,寧可留著自己享用。特遣隊被逼四人共乘一部吉普車。而裝備充足的美軍一般部隊,通常一部吉普車只乘坐兩人。美軍只要看到四人共乘一部吉普車,就命令下車檢查。翻開美軍制服,看到裡面的德軍制服,立予逮捕。
偽裝的德軍,在美軍制服內穿著德軍制服,是因參謀單位告訴他們,根據日內瓦公約,只要在美軍制服內穿著自己制服,就不算間諜。害他們因此露餡,偵訊完當場推出槍決。
德軍偽裝成美軍滲入防線的消息,造成杯弓蛇影。在後方的憲兵,不分青紅皂白,對攔下的車中乘員,管他官階多高,一律嚴加刁難。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布萊德雷將軍被攔下,憲兵要他答出依利諾州的首都。布萊德雷正確答以春田市,但憲兵堅持是芝加哥,將布萊德雷逮捕拘留。布萊德雷事後說,該憲兵明明知道他是誰,卻故意藉機耍官威過過癮。
.
101空降師,於1945年1月17日撤出巴士東時,17空降師步行前來換防。對在路旁休息的101師開玩笑,說若不對他們客氣一點,就不換防。其實當時101師,已由在最後幾天一起並肩作戰的11裝甲師換下。17空降師換防的對象,為11裝甲師,並非101師。
換防時,運輸部隊不肯將車輛直接開到駐防處,101空降師官兵只得徒步至駐車處。唯一車輛,為506團第一營在諾維爾據為己有,著名的”傘兵坦克”-配備76高速砲的薛曼,負責載行動困難的傷兵。
506團第一營A連,於1月17日撤出巴士東,已數日未進食,奉命進入一修道院休息。次日早上,在一有圍牆的廣場休息時,見到一運輸連正排隊等用餐。前往商量討食時,遭炊事班長拒絕,且稱他們為乞丐。
憤怒的傘兵們,在炊事帳外,準備在用餐者全數離去後,丟進手榴彈。卻見到一傘兵從廣場另一頭走來,邊走邊從滿盛煎餅,香腸,培根,糖漿,奶油的餐盤享用美食。得知這些美食,係由被隔離在廣場另一頭的黑人部隊招待。A連官兵走近時,黑人士兵如奉口令,黑臉上一起展現笑容,露出白牙,熱情招呼。叫傘兵直接插隊,不用排,要多少拿多少。告訴他們,知道傘兵們已數日未進食,自己部隊一餐不吃也沒關係。黑人砲兵把傘兵當英雄,對他們的事蹟充滿好奇,問個不停。
由於軍中嚴令,一般部隊必須與黑人部隊隔離,傘兵們端著滿溢的餐盤,走回廣場另一頭進食。傘兵們慢條斯理用完餐,肚滿意足,打消丟手榴彈的念頭。但準備在肥豬炊事班長落單時圍堵,打斷至少一隻手或一條腿。肥豬留意到傘兵們打量的眼神,小心不落單,也不單獨進建築內,讓兇手無機可乘,逃過一劫。
某頻道在第八集中,將馬拉其分別譯為中士和班長。而當時馬拉其臂章已掛上士三折一槓,且為代排長職。其實,翻譯者若注意到其臂章,就不會犯此錯誤。許多翻譯者一聽到sergeant,就譯成中士,是因不了解美軍士兵習慣對中士以上至連士官長,五個階級都稱sergeant。營士官長以上,就必須以全銜Sergeant Major稱之。Sarge雖為sergeant之暱稱,但一般只用在稱呼自己班長。國軍也不會直呼中士或上士官銜,而習慣通稱為班長,士官長才應稱官銜”士官長”。遇到影片中稱呼sergeant,就應看清臂章,才決定如何翻譯。
德軍在突出部之役確定失敗後,為轉移盟軍注意力,減輕撤退中的德軍壓力,在南方亞爾薩斯發動”北風作戰”。101空降師來不及舔突出部的傷口,改配給第七軍。於1945年1月19日,斥候部隊先行,次日全師啟程,前往阻擋,1月20日抵達法境亞爾薩斯地區。由於預期德軍在這個地區的攻勢一直未發生,101空降師往東移動25哩,至更靠近德境的哈根瑙一帶。
傘兵裝死
唐納 布吉所屬的506團第一營A連,1月22日在威克閃小鎮待命時,新連長甘迺迪中尉,要部屬自行找地休息。布吉的班在鎮廣場,從一個櫥窗見到裡面排列的棺材,以為是理想寢具,各自選了一具躺進,卻發現上下窄縮拘束,非常不舒服。大家決定照躺不誤,閉上眼睛,嚇嚇連長。甘迺迪走進來,下巴掉下,大吃一驚,拔出手槍。原來該地德裔居民對盟軍極不友善,經常躲在暗處放冷槍。甘迺迪以為德國游擊隊突擊了隊員,將屍體陳列示威。傘兵們見連長中計大樂,哄然大笑,結束一場鬧劇。
101空降師在移動時,為了不讓德軍知道空降師已出現在他們防線,都將臂章縫上布片蓋住。在威克閃的42步兵師,剛從本土抵達,以為這些剛出現的部隊,是比他們更菜鳥的單位。還熱心教嘯鷹們如何對付德軍,要他們不要怕。101空降師的官兵和步兵師保持距離,不相往來,以防這些菜鳥不幸被俘時,走漏風聲。
德軍在這個地區的具規模行動,只有在1月1-2日渡默德河時,突破42步兵師一個連的陣地,擄走一整個排。但42步兵師奮戰,擋住攻勢,漸漸成為一個善戰單位,直至終戰。
二月初時,布吉發覺自己被”志願”,帶一小組人員渡河,刺探敵情,標出敵方重武器所在。而當他徵求班兵志願加入時,卻沒人回應。只有兩人熱心加入,一個是他的好友,另一人屬情報部門,竟然是原德軍傘兵。因反納粹,和同伴偷渡到英國,再前往美國在本寧堡受訓,加入101空降師,成為美軍傘兵。明知被德軍逮到,死路一條,卻毫無所懼,表現優異,戰後成為美國公民。
艾森豪在頒予101空降師第二張總統褒揚令時,告訴101空降師官兵,他們是”征服者”。這一段話從未以文字外流披露,101空降師官兵將之解釋為:”被征服者的人跟財產都是戰利品,隨你們處置”,而展開大肆搜刮。所以在影集中見到包括溫特斯在內,看到尬意的好東西,毫不客氣的佔為己有。而史畢爾將搜刮到的銀器立刻寄回家,就是學到教訓,怕被後勤部隊再度將空降師的戰利品,變成自己的戰利品。
影集中,101空降師在往希特勒的鷹巢時,在山路上受阻,辛克上校咒罵說不要讓法軍第二裝甲師奪得先籌,這一段避開一段不光彩的史實。艾森豪下令,讓101空降師506團享有第一個進入鷹巢所在Berchtesgaden榮耀的部隊。陸軍第三步兵師師長歐丹尼爾少將(John W. O’Daniel)卻私心為用,為了讓自己的部隊成為第一個進入鷹巢的部隊,公然抗命,設立路障,讓迂迴從後山試圖進入的506團第二營無法進入。506團緊急向師部報告,等到整個狀況澄清,撤掉路障,讓傘兵往鷹巢前進時,歐丹尼爾已經在Berchtesgaden接受凱瑟霖元帥代表投降。第三步兵師戰績傲人,二戰美陸軍所獲頒國會榮譽勳章,有四分之一由這個師贏得。
第三步兵師隊徽
"十三髒鬼"最後的任務
德國投降,歐戰結束的第二天,”十三髒鬼"奉命在"鷹巢附近巡邏,找出仍負偶頑抗,不肯投降的死硬單位。意外打了一場,可能是101空降師在二戰的最後一仗。
駐守在柏特斯加登的506團,接到情資,仍有小部隊德軍在伏擊美軍,爆破排奉命,前往圍繞的阿爾卑斯山區巡邏,找出藏匿的德軍。"十三髒鬼"在沿著峭壁的小徑前進時,突然遭四聯裝20mm加農砲砲車轟擊,動彈不得,接著迫擊炮彈也炸下來。因為視線受阻,無法用攜帶的60迫砲還擊,需要人員攀爬坡度達70-90度峭壁,到山頂目視觀察找出敵陣。
傘兵精於往下跳,而非往上爬,巡邏隊員無人自告奮勇擔綱。只有遊騎兵出身的翁墨,習於由海岸上攀爬峭壁攻敵,只好自告奮勇擔當重任,由另一位志願的士官同行。但他只爬了五碼高就困住,寸步難爬,翁墨艱辛往上,一路放下鋼盔和湯姆遜衝鋒槍,只帶了一支45手槍,兩顆手榴彈和一支戰壕刀,心驚膽戰爬到制高點,幸好上面空無一人。
翁墨用雙筒望遠鏡,一下就找到位於兩百碼外山腳下的德軍陣地,就在傘兵行進路徑盡頭,丁字路口。翁墨用手語,將德軍陣地方位傳給猶困在山腳的士官,再傳給排長。第一發迫炮彈飛越德陣上方,落地在三十碼外,修正後的第二發正中陣地。翁墨要求"效力射",四發炮彈將德陣炸翻天,十二個德軍剩下四個逃竄走人,進入樹林中,不知去向。
"十三髒鬼"用炸藥炸毀了20mm砲車,並破壞了迫擊砲。留下八具二戰最衰的屍體,完成"十三髒鬼"最後的單位任務。
20mm加農砲砲車
二戰授勳比率最高的部隊
一般人以為在二戰後,電影事業蓬勃發展,拍了許多二戰故事,情節取材早就用完。其實許多二戰時的英雄故事,在1990年以後,才真正披露出來,在此之前好萊塢拍的,多為根據正式公佈的事跡,加上劇作家想像編出的情節。真正第一線參戰官兵的遭遇,卻因這些人的戰後創傷症候群嚴重,而幾十年來拒絕面對,許多人連跟家人都不願提及。特別是地面戰鬥人員,在受到表揚的英雄事蹟背後,都是目睹同袍接二連三傷亡的血淚體驗。
其中連盟軍最高指揮部二戰終戰前,也不知的戰功,發生在1944年12月16日,突出部之役第一天。防守蘭澤拉茲山脊(Lanzerath Ridge) ,屬於美軍無實戰經驗的99步兵師394團偵搜排的兩個班,共十八人加上四個前進砲兵觀測員,和一個德軍傘兵營500人,在攝氏零下一度至零下七度嚴寒中,鑿戰10小時。擋住擔任德軍第六裝甲軍矛頭的第一黨衛裝甲師推進路線,達20小時,造成德軍死傷92人。
最後除陣亡一個前進砲兵觀測員外,十八人中受傷十四,全部被俘。五個月後,戰事結束獲釋,所有官兵急急趕回家團圓,渾然不知自己建下突出部之役最輝煌大功。一直到1965年,事蹟才傳出,經過無數遊說,書信陳請和國會聽證,才在1981年10月6日授勳全部成員。偵搜排共獲授42枚勳章,使該排成為美國二戰授勳比率最高的部隊。除了偵搜排的四枚傑出服務十字勳章,四個前進砲兵觀測員,也各獲頒一枚僅次於國會榮譽勳章的傑出服務十字勳章。卡特總統特別於1979年12月14日,簽署一條專為該排設立的法條,免除授勳的時效限制。
排長柏克中尉,在終戰前在戰俘營中,一直自責失職。不知他最大的功勞,是德軍裝甲縱隊在傍晚俘獲他們後,以為大批美軍裝甲部隊躲在樹林中,等著要突擊,而停頓不敢前進。等到派普特遣隊在午夜抵達後,才確定樹林裡空空如也,白白喪失十小時軍機,總共被擋下將近一天。讓馳援的101空降師,得以順利及時進駐巴士東,力挽狂瀾,讓希特勒的錦囊妙計付諸流水。
1993年發表的Band of Brothers,可能就是最重要的觸媒,書中的E連存活官兵,幾乎都跟進出書,詳述自己的歷程。許多老兵紛紛破冰,講出自己的故事。
翁墨所著 "Fighting with the Filthy Thirteen",就是在2012年才出版。"十三髒鬼"的電影和迷你影集,在同年稍早才開始規劃。而第一本關於”十三髒鬼”的書,"the Filthy Thirteen",也遲至2004年才出版。李馬文主演,影射"十三髒鬼"的電影"the Dirty Dozen",卻是1967年就發表,其內容跟真正事跡,根本八竿子都打不著。
D日的聲音
1997年6月,翁墨的女兒去機場,接翁墨來重聚的老戰友夫婦,帶了其父的兵籍號碼牌,用掛在上面的D日玩具蟋蟀按了一聲"克利克!"。老戰友聽到這一支來自D日的熟悉聲音,雖然沒有帶自己的玩具蟋蟀,不能以兩聲"克利克"回應,但立刻和翁墨的女兒會合
二戰存活老兵,沒有九十歲也相去不遠矣!在過去二十年才爆出來的事蹟,就是老兵完全沉寂前的最後高潮。科技改變了戰爭型態,此後再也不會有相似的戰事了!這一場波及全球五大洲七大洋,戰火直接奪走六千萬條生命的大戰,在幾十年後就是一部史詩。
也許二十年後的軍事迷,在看了這一代留下來的戰爭影片,對這場戰爭印象最深刻,能代表二戰獨特音聲的是,劃破長空的螺旋槳引擎聲,和諾曼第夜色中的一聲"克利克!"和回應的兩聲"克利克!"。
D日的玩具蟋蟀
權充禮兵 大兵向陣亡德軍致敬
時在突出部烽火連天時的耶誕夜,美軍在馬美地的防地苦中作樂唱"平安夜"。歌聲中兩名德軍在荒蕪的雪地爬行,他們是奉命偷偷來搬回三天前在一場徒勞無功的攻勢中喪生的弟兄。
他們靜悄悄的爬進遍佈雪堆的戰場,試著抬起第一個陣亡弟兄。但他的屍體凍結在雪地上, 兩人拔出戰壕刀將屍體挖起,抬到藏在小丘後的吉普車上。再回來挖起一具又一具的屍體抬走,越來越接近美軍的防地。
野地一片靜悄悄,壟罩在聖夜的安息中,兩人卻生怕突然爆出的炮火亮光暴露了他們的行蹤。正當他們抬起一具屍體,開始後送時,突然聽到一陣碎裂聲-有人踏雪向它們走來。驚嚇之餘,兩人僵在當地緊靠屍體不敢動。
聲音越來越近,幾個黑影突然出現。兩人一下瞪在幾張驚訝的美軍大兵臉上,兩人靜靜的站著等槍響。美軍巡邏隊轉身繼續前進,好像盡責的居家者,只是半夜來查看大門是否有鎖好。
兩人突然對剛走開的美軍,升起一股兄弟之情。兩人將自己同袍抬到吉普車上,往另一頭的利格努維爾防線駛去。就在他們離去時,一枚美軍槍榴彈無害的射向夜空,這是來自一個禮兵的致敬。
文章結尾 本文未完
506團團徽
"Fighting with the Filthy thirteen"可在以下網址購得:
http://www.amazon.com/Fighting-Filthy-Thirteen-WomerRanger-Paratrooper/dp/1612001009/ref=sr_1_fkmr0_1?s=books&ie=UTF8&qid=1450109167&sr=1-1-fkmr0&keywords=%E2%80%9DFighting+with+the+Filthy+thirteen%E2%80%9D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