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一位麻醫的佛緣
2025/08/16 22:40
瀏覽713
迴響2
推薦48
引用0

他的筆名叫〈主動脈〉,曾擔任過花蓮慈濟醫院〔麻醉及疼痛科〕醫師。

目前在全國最偏遠的地方,當派遣麻醫,平日過著念佛、念法、念僧的生活。

【若入世,就為病人擺渡;若出世,就為眾生擺渡】。

同時還管理〈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粉專,經營〈風眠會館〉民宿。

他曾在書裡,這麼描述自己:「我開敞篷車上下班。下過鄉,寫過兩本書,

開過民宿,我甚至跟幾個朋友一起買了一艘帆船...。但這些經歷豐富不了

我的人生;能讓我得到完全滿足的,唯有佛法和不斷的修行。

朋友問他,怎麼不積極求表現升遷,而過著〔拜佛茹素〕的生活?

他說:「因為,我知道〔名與利〕這中間所蘊含的危險。」

很多人不懂,為何他要過著像苦行僧一樣的生活?

主動脈醫師說:「就好像《沙門果經》所講的,眾生只看到修練的苦,

無法看到修練之後所帶來的〔寂靜喜樂〕。佛法,如人飲水,只有真正經歷

的人才能理解:為什麼〔守戒最終通向自由〕、〔禪坐最後獲得輕安〕?

為什麼幾口素飯、一部經典、一個蒲團、幾句彌陀,如此簡單,

生命就能得到滿足?因為你已〔消融〕了各種欲望,以少為安,為止。

而〔止〕,就是一種心靜、自在、快樂。

當有人問他,修佛之後,看到手術台上等待麻醉開刀的病人,會不會心生

不忍,而下不了手?他回答:我更有信心和力量,把病人的不安、恐懼、

及各種責任扛下。通常我會輕聲說:『你放心!你睡著的時候,我都在。』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這是精神不受力嗎?
下一則: 聖人不受第二支箭
迴響(2) :
2樓. 阿丙0.6
2025/08/17 18:15

謝謝分享一位麻醫的佛緣

科學、哲學與宗教三合體



聰明、清醒之人,比較符合科學、哲學與宗教的【體質】。

所以,主動脈醫師,在這點上的【貼近】,是無庸置疑!

我想,他就是與生俱來,這方面的【慧根和悟性】吧!

【世人都怕孤獨、短缺不足;世人都愛人間歡愉和掌聲】。

能看淡這些,何其不易啊!尤其,擁有專業技術的醫生。

不過,人各有命,這就是他前世的福報,再接續下去!


sallychen2025/08/17 18:58回覆
1樓. 膠管人
2025/08/17 16:49
主動脈醫師

想了解「主動脈」這個醫生,一定要看他的訪談紀錄影片。

聽完這位醫師的說法,不管男女都會喜歡上這位真正在人間修行的善人。


主動脈醫師原本想放棄醫生的職位,到寺廟出家,但是被寺廟住持勸退:「修行不一定要出世,當醫生入世服務人群,也是一種修行。」


主動脈醫師他有一個讓人非常羨慕的醫生職業,居然會有出家的念頭,這有點像赫塞寫的「流浪者之歌」,主角悉達多放棄貴族的奢華享受,離家追求覺悟,過著苦行僧的流浪生活。



沒錯!我就是看了〈鄧惠雯〉訪談他的視頻,才更認識他,
而後去買了他的書來看。很景仰主動脈醫師的淡泊胸懷!

我覺得,這或許與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有關,父親務農,
自己也幫忙種過香蕉,對土地,天生有一份親切和熱愛。

從談話中便可看出,他是個頭腦清楚的人,對外界事物的
觀察和感受,特別細膩清晰,也很快會做出判斷及結論。

大抵來說,他悟性高!比多數人明白,這世間是怎麼回事。
他了解自己的個性,知道自己要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

他不被名位、物欲所誘,嚮往靈性的生活,追求簡單平靜,
他喜歡投入大自然,感受那無邊無垠的自由呼吸與快樂。

這境界,確實非時下一般醫師企及,難怪大家會甚感驚奇!
能在靜心修佛之餘,又從醫救人,那自是更高的生命價值。

綜觀歷史,一些科學家或醫師,在專業領域之外,都投入了
藝術和宗教領域。這就印證了人類最終的心靈皈依,仍舊是
精神內裡。能安頓好身心,就不致徬徨無依,終日外求。

這與〈赫塞〉的《悉達多》書中情節,的確也有幾分相似。
都是嚮往一種【永恆的平靜與真正的心靈悅樂】。

《悉達多》這書名,就是〈赫塞〉早期作品《流浪者之歌》。

sallychen2025/08/17 18:44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