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的時候,南方有一種頭會落下來的奇特民族,他們的頭能離開身軀自行飛走。這種民族的部落內會舉行一種祭祀活動,叫做【蟲落】,所以這部落的名字也就取名叫【蟲落】。
(好像中國的[無敵鐵金剛組合]…… )
到了三國時期,吳國、吳大帝孫權時,將軍朱桓得到一個婢女,這婢女每天夜裡睡覺後,她的頭就會用她的耳朵當作翅膀飛走,有時候從狗洞中進出,或者從天窗中進出。當快要天亮時,她的頭再飛回來。
因為常常有東西在半夜進出,與她同房的婢女們便感到很奇怪,就在夜裡點了燈去查看那婢女,只見她有身體沒有頭,初見時大家都嚇了一跳,膽子大的人就用手摸了摸她的身體,只覺得比普通人的體溫稍微冷一些,探查她的呼吸只覺得微弱到快要斷了氣的樣子,於是有人就用被子把她的身體蓋住了。
到了拂曉時,婢女的頭飛回來了,可是因為被子遮住了身體,頭就不能安上去了,婢女的頭焦急得試了兩三次都不成而掉在地上,那頭便十分愁苦的發出嘆息聲,而此時她呼吸開始變得很急促,那樣子就好像快要死了的樣子。於是旁人就將被子拿掉,婢女的頭見狀又飛了起來,順利的安到了脖子上,過了一會兒她的呼吸就恢復平穩了。
朱桓知道後,以為這婢女是個大妖怪,嚇得不敢再收留她,就打發她回家了。後來和同僚們聊起這事,才知道當時南征的將軍們,往往也會得到這種人。詳細地去了解她們這個民族的情況,才知道這「半夜落頭拂曉歸」的現象是她們的天性。
又曾經有人用銅盤去蓋住那飛走了頭的脖子,當頭回來時,因為不能接回脖子上,那個蟲落人就死了。
改編自 搜神記 卷十二 落頭民
原文:
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吳時,將軍朱桓得一婢,每夜臥後,頭輒飛去,或從狗竇,或從天窗中出入,以耳為翼。將曉復還。
數數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視,唯有身無頭,其體微冷,氣息裁屬。乃蒙之以被。
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兩三度墮地,噫咤甚愁,體氣甚急,狀若將死。乃去被,頭復起,傅頸。有頃和平。
桓以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詳之,乃知天性也。時南征大將,亦往往得之。
又嘗有覆以銅盤者,頭不得進,遂死。
孔氏《志怪》.落民
南方落民,其頭能飛。其俗所祠,名曰『蟲落』,因號落民。
《酉陽雜俎四》引《于氏志怪》,案「于氏」疑是「孔氏」之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