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節,喜愛大自然、清風、綠野的舒心,總禁不住山的呼喚不安於室。
倘若友朋邀約聚會,立馬一口答應:好ㄚ!去哪個步道走走ㄚ!要吃飯!哈!可能沒空。
套句時尚話:如果我不在郊野,就是走往郊野的路上。
日前,臺南友人北上小住,「臺南」ㄟ!是個文化底蘊深厚,我非常喜歡的地方。
但,春天也是季風轉換時節,北部的天氣轉變很快,為了不怠慢遠來的文化友人,慎重規劃了幾條交通便利、特色景觀的步道,如「大溪、大里桃源谷步道」、「九份、金瓜石黃金山城」、「陽明山風擎步道」、「坪林金瓜寮魚蕨步道」、「木柵貓空銀河洞越嶺步道」、「烏來信賢步道及內洞森林步道」、「東眼山步道」,只要天氣別太惡劣,總能輕鬆安全的走走。
一陣春如炎夏的短暫數日之末,我們出發走台北大縱走第三段的「陽明山風擎步道」,風櫃嘴登山口到擎天崗大草原,計約6.4公里路程,依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分類屬「健腳級」,約需3小時。
頂山、石梯嶺步道是一條典型的稜脊線,因係昔日大屯山與七星山火山熔岩覆蓋所形成,故其山型不明顯且較為平緩。
風櫃嘴登山口海拔597公尺、頂山海拔768公尺、石梯嶺海拔865公尺、磺嘴山登山口海拔760公尺、金包里大路城門海拔756公尺、擎天崗嶺頭喦土地公廟海拔763公尺,一路落差均不大,除了路程稍長,但因步道品質維護得非常好,日常有運動者,應是老少咸宜的肉腳路線。
「陽明山風擎步道」除了開始前550公尺緩坡,以後步道幾乎沒有太大落差,沿途穿越陽明山少有清幽的柳杉林地、闊葉次生林及遼闊草原等變化明顯的林相景觀外,還有多處視野良好的眺望點,可觀賞瑪鋉溪溪谷與山巒層層交錯的優美景致。
最高點的石梯嶺,更是眺望陽明山群峰的極佳據點。
時間充裕,我們享受春日藍天白雲,天氣和煦,風暖鶯嬌,像逛大街散漫的走在山徑上,突然眼前不遠處步道旁嫩綠草生地、矢竹林,冒出一株鮮豔嬌紅的花,走近一瞧,葉面散生褐色毛茸,小枝也密被金黃色腺毛,是臺灣特有種的「金毛杜鵑」或稱(磚紅杜鵑)。
這花在陽明山公園隨處可見,但出現在這一片翠綠矮林山徑上,格外顯目引人注視,而後沿途忽遠忽近陸續出現,一樹的火紅燦爛身影,一度讓我以為走在合歡山的步道上。
近午,才走到「頂山」前的斜坡大草原,發覺晴空萬里的午間溫度應該近30℃!脫得上身只穿吊嘎,陽光有點咬人,本來預計在浪漫大草原享用午餐,看來吃完餐,人也烤熟了。
只好忍飢耐餓奮力往上越過大草原,上到「頂山」三角點,難有躲避陽光之處,只得繼續往前,還好這段步道平緩,好走到似乎無須用力,很快找到一處矮灌林間步道旁就地〝放飯〞。
這時節走在「陽明山風擎步道」上,除了「金毛杜鵑」,石梯嶺附近的「台北菫菜」、一路還有「佛氏通泉草」、禁不住偷嚐如野草梅,味酸澀,黑紫色果實的薔薇科「薄瓣懸鉤子」或稱(虎婆刺)、枝端密集成聚白色傘花序小花的「紅子莢蒾」、總狀花序淡綠翅果,落滿一地的「大屯尖葉槭」、鮮紅色嫩葉無花果的「牛奶榕」、總狀花序落的一地白花,安息香科的「烏皮九芎」、常見老中輕幼齊聚一堂可愛的「雙扇蕨」和針刺粉紫色頭狀花序的「南國薊」,這中低海拔的生態豐富得簡直可以開一堂植物課。
到「擎天崗大草原」才2點,雖然走了5個小時,但,大家狀況都很好,這樣就下山也早了點,雖然天空起了灰雲,我們加碼1.6公里走「冷擎步道」到冷水坑,約需1小時。
為了看一眼「擎天崗大草原」的主角「牛」,又多走一段環形步道,但發現多了許多隻「小牛」,整個草原洋溢著新生命的氣息,讓些微疲憊的身心,雀躍得有如打了一劑興奮劑。
台北大縱走第三段,陽明山風櫃嘴到小油坑遊客中心,步道全程約13公里。在「擎天崗大草原」望著早已被雲霧繚繞,飄渺的山頂,這最後1,107公尺的「七星東峰」及1,120公尺台北最高峰「七星主峰」,我們只能向山致敬,下回再來補走。
我們混得很兇,今日全程才走8公里,已經約計花了6個多小時,更完整體驗了北部山區春天的多變。
如今不再尋覓濃烈刺激的名山峻嶺,只是喜歡倘佯漫步在山徑上,享受淡淡日常生活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