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病患滿意度vs病患就醫經驗的意義
2013/06/20 14:09
瀏覽3,40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對任何一家醫院而言,病患滿意度調查(Satisfaction Survey)經常被視為是反映服務品質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Outcome Indicator)。微笑

問卷內容的設計大致都是大同小異,主要目的是要請病患針對如住院、檢查、治療、醫院伙食等各種軟硬體提供意見,原則上可以用百分比呈現或以很好、好、普通、不好、很不好等方式作為評分工具。

在美國有專業的合作夥伴Press Ganey ,可以幫任何醫院量身訂作問卷並做調查。 有名的Johns Hopkins醫療體系據說也是找這家顧問公司合作(The Hopkins Press Ganey Survey)。 

格主經常懷疑上過全身麻醉的病人,從麻醉尚未完全醒來之前,一定有一段空白,或處於無法正確判斷是非或好壞的狀態,因此可能影響外科病人的作答結果,建議解讀者必需將此事實納入考量。

至少問卷內容如有提及手術全期的照護時,不能忘記開刀房是一個可以執行黑箱作業的獨力空間。
尷尬

各家醫院自行開發設計的問卷比較容易有盲點,難免有些公信力的問題。

日本有一民間團稱為「市民滿足學會」,曾經以網際網路調查過全國約3萬人,其中作答人數超過20人的醫院,共324家被被列入統計,除了依縣市等地方政府所在地做分類以外,另從對個別醫院的滿意度,做排行評比並分析為何滿意的原因。

但結果顯示被病人評低分的醫院,不見得在醫院評鑑機構的評價中,是表現不佳的醫院,可見醫院評鑑結果,與滿意度調查的排名沒有什麼相關性。Fox oh ya

這也代表沒有專業知識的病人可能太主觀或有偏見,與評鑑專家的見解想也知道必有出入。

所謂的病患就醫經驗(Patient Experience)的調查,在美國也通稱HCAHPS(Hospital Consumer Assessment of Healthcare Providers),則是使用與滿意度調查不同的評分工具,由AHRQ及負責健保的CMS,共同設計的全國共通的27個問題(Standardized Questions),是"蘋果比蘋果"的比較,回答的方向採"How often"、經常(Always)、 通常(Usually)、有時候(Sometimes)、或不曾(Never)發生或做到,因此比較有公信力。

任何人都可以在Hospital Compare的網站上看到全美各家醫院的調查結果。不僅如此,CMS已經實施中的論質計酬的給付獎懲制度(Hospital Value-Based Purchasing),就有針對出院病人的就醫經驗做調查評估,如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對病人的需求的應對包括疼痛問題的處理,對醫院環境的印象,關於出院後的注意事項,用藥的說明等等....其實也就是一種滿意度調查(Patients' Levels of Satisfaction)。

所以總而言之,以上兩者的概念與對營運的影響雖然不太一樣,但都是量測實際發生的問題,原則上可以當作是反映品質的一種管理指標,是無庸致疑的。

這些來自病人的回饋與聲音,即便是有它的限制(主觀的體驗),但在管理上還是有它的意義在。 Fox加油

客服的專家常說,不滿意的顧客當中,有13%的人會去告訴20人,而有不愉快的經驗者也會去告訴9或10個人,因此為了要能提供優質的醫療並成為Patient Friendly Hospital,醫院經營者有必要徹底瞭解它們的意義和重要性。掰掰(881、咕掰)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健康
自訂分類:病人安全文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