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社群,文字版的IG(Threads),分享一個新名詞「 情緒租房 」,也就是說跟父母同住免費,不必付房租,省錢又方便,讓你每月可以省下不少錢,可以旅行,購物,社交.....。
好奇心驅使下,我上網搜尋一下,年輕孩子們的新興現象,意外發現了這樣的觀念,同樣盛行於很多地區,不只台北。
出生在Z世代(1997-2012年間,前後左右),出於大環境下,經濟考量,選擇住家裡,「 世界上並不存在免租 」,他們以不同方式「 支付 」了這筆費用,就是情緒房租,和家人相處的摩擦和家人的過多意見,這些情緒,比金錢成本更沈重,所以他們並不存在房租 免費。很多人付了幾年情緒房租後領悟,家人之間更需要彼此的距離美。
情緒租房,是目前時代下,很常見的狀況,跟父母同住,表面上,看似不用付房租,但實際上,精神層面要支付不少「隱形成本」,孩子覺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忙,但不時也得要處理父母的擔憂,焦慮,各種各樣生活磨擦,微不足道的小事,日積月累,因為寄人籬下,就必須忍耐配合,身心的壓力也隨之遽增,這中間自由代價,精神代價,這是一種隱形成本,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情緒房租」,房租 免費,就當作繳房租,因為這種精神勞動,被視作是一種房租。
現代人,壽命增加,網友分享,有時候父母很需要孩子的陪伴,不少夫妻退休,相處時間變長,又少了子女居中潤滑,反而開始起衝突,分房睡,不說話。現在父母,年紀越大,越需要時間陪伴,假設小孩一成年,立馬獨立自主自足,很多父母從此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父母想要照顧孩子,繼續照顧孫子,發揮作用,也有了精神寄托(原來現在很多年輕人想法不一樣,其實也有在幫父母找事忙)。
總之,用情緒房租來去支付「 情緒租房 」,有省錢和陪伴退休父母,享受親情的好處,省下的租金,能讓你有更寛裕的資金,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或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父母可能會有很多的「關心」與「建議」,常常會讓你壓力山大,父母年紀大了,既然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年老無聊的歲月,老人家又可愛孩子,照顧孫子,彼此找到一個,讓兩邊都感到舒適和幸福的生活方式,就算是情緒租房,兩方都可以接受和尊重,用Z世代的想法,為自己的人生奮鬥,好好活著,每天都要幸福。
只要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一起生活,彼此的生活品質方式可以接受,我們也認識了Z世代的不一様,自己生活做的好,過得好,就是幸福。
冬天也要出門曬曬太陽:

- 5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2024/12/28 14:19讚讚的!
讚讚的也是有好好的!
- 4樓.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4/12/27 14:16其實這些都是一種學習.當然彼此都要有意願.每個人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否則很容易親人變仇人.
父母希望孩子在身邊陪伴,就近互相照顧,情緒價值,世代差異相當顯著,大部分,年輕世代,覺得得有經濟能力,就不用賠上精神情緒。
父母也要彼此學習照顧自己,放手,放心也是老後需要學習的功課。
路兒 於 2024/12/28 01:08回覆 - 3樓. 阿丙0.62024/12/26 17:04
有趣的話題,關於【情緒租屋】。
很好的文章,過好【就是幸福】。
有些觀點說成年之後,一直賴在家是啃老,年輕人告訴我們,這樣是情緒 租房。
有一天我們終將明白,父母和孩子,也都是階段性的陪伴,所有放不下的牽腸掛肚,歲月都將輕描淡寫。
人生活著活著就老了,自己一定要好好的。
路兒 於 2024/12/26 23:40回覆 - 2樓. sallychen2024/12/26 12:24有感
*
我兒女也都在工作了,而且早出晚歸。
朋友說,既然能自己賺錢,就該讓他們搬出去住,
學習獨立。我心想,那偌大的房間,空著做啥呢?
既然,他們尚未有成婚打算,與父母住何妨?
彼此照顧,又省下房租費,不是挺好?
我見過鄰居,家境不錯,卻早早讓兒女搬出去住,
自己再請外勞照顧。然後,經常串門子,吐訴各種心聲。
呵呵 ~ 我若有心事,都找兒女聊,也是婚姻潤滑劑。
*我有朋友,住台北,女兒婆家在南部,婚後女兒女婿,住進娘家,努力工作存錢,回家媽媽巳經煑好晚餐,幫忙備好第二天的午餐,後來有了孩子,娘家爸媽又再幫忙帶孫女,大家一起努力幸福生活著!我朋友覺得可以幫忙自己的女兒,女婿,很開心! 路兒 於 2024/12/26 12:35回覆 - 1樓. 妳妳2024/12/26 08:38
路兒早安
呵呵
只要不會引發婆媳問題
情緒租房勉強算是件好事^^
台北租房子花費很大,情緒租房,對喜歡照顧孩子的父母,可以發揮母愛,父愛,對孩子來說省錢又方便,其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上下兩代幸福就好。 路兒 於 2024/12/26 10:04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