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思維下的失業潮
2009/09/03 09:24
瀏覽3,783
迴響2
推薦7
引用0
這次的八八災難,讓許多自認優越菁英的嘴臉漏了餡,也讓災民的哀傷情緒轉為憤怒,受災戶訴求是,「讓我住的地方安全無虞」,卻有人認為「只要大家不要住在山區就沒事」。
這是一個很弔詭的情況,跟職場一樣,常聽到專家都會要求求職者「進修,更勤勞,出乎意料的表現,不計較薪資、工時」,因為要突破職場低迷,唯有加強自己,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出線。現在的人才真的比過去差嗎?菜菜子也真的挺懷疑是不是貴股賤今心態的作祟。
如果高層的決策人員都認為失業者是因為不夠優秀、不夠認真、不夠勤奮,這種輸家活該該死的思維要是出現,該如何期待決策高層拯救失衡的職場?「非自願失業者」的增加,正好訴說了此次職場危機的痛。「懶散、能力不足」的人們容易受到失業威脅,在過去是合情合理的;然而今天是連「勤奮、有工作能力」的民眾都無法尋得好工作。失業率增加不是懶散、沒能力的人變多,而是大環境出現問題。如果執事者還將焦點鎖定「將失業者變得跟我一樣優秀」,這種高高在上的思維該如何拯救職場環境呢?
菜菜子的朋友告訴我不要那麼憤世嫉俗,會這樣高高在上的決策者不配稱作菁英。的確,不該一竿子打翻所有正在努力的人們,期待他們能將努力灌注在各種職業階層之中,解救這場職場浩劫。
迴響(2) :
- 2樓. Paul菩薩2022/03/06 16:09佛法有很多趨吉避凶求財富的方法,只是人們不會求,政府.災民都有錯
- 1樓.2009/12/19 11:05不需過度憤慨,因為那不一定是對你說的
受災戶訴求是,「讓我住的地方安全無虞」,卻有人認為「只要大家不要住在山區就沒事」。
----------------------------------------------------------------------------------------
88災前,我恰好去阿里山兜了一圈,過度開發的景象讓我吃驚,你有沒發現環境破壞的隱憂?有些人為了賺錢或生計,過度的使用這些山林,這些地方很多區域已經不安全了,是不合適居住!但願意遷的人有多少?即使平地有親人他們就能捨嗎?我覺得政府與居民都有責任。政府有多少能力做好完善規劃避免山區的災害?人是戰勝不了大自然的,大自然的反撲力量你也見到了!只是「只要大家不要住在山區就沒事」這句話說法太冷漠,我也不贊同。
失業裁員的原因很多,還關乎雇主的良心。當雇主賺錢少了虧了,他的預算必須縮減,若只需要10人,多了5人就只能被裁掉了,這時能力好壞就不是絕對的保障了,但是不可否認的...能力最強的那位被淘汰的機率是比較低,敬業的精神也是重要的考量。但是政府專家鼓勵大家積極培養能力及第二專長...我覺得很正向,你走出國際看看...競爭是很大的!你有越強的能力,就越有生存的空間。
的確有些人失業時,不願意屈就工資低的工作來暫時維持生活!所以才有這種「進修,更勤勞,出乎意料的表現,不計較薪資、工時」呼籲,世界上的人個性千百萬種,像妳一樣認真、能力夠,還要擔心工作不保的人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人工作很混,眼高手低的人也不少,這些人是需要人家點醒啊,這樣他被裁員的機會就降低了,你說是嗎?如果你不是那類需要被提醒的人,就不需過度憤慨了,因為那就不是對你說的。